伯牙子期的故事原文翻译及出处

2023-11-18 15:49

1个回答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接下来分享伯牙子期的故事原文翻译及出处。

伯牙子期的故事原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子期的故事翻译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出处

伯牙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列子·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天地至理,万物奥妙,以飨博物君子。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冗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汤与夏革的对话,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并且难能可贵地表达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观;再通过大禹和夏革的两段言论,说明自然界的生息变幻以及人世间的寿夭祸福都是无所待而成,无所待而灭,即使博学多识的圣人也未必能够通晓其中的规律与奥秘。

相关问答
俞伯牙和伯牙是同一个人吗?
2个回答2022-07-13 07:22
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
你不杀伯牙,伯牙却是因你而死
1个回答2022-09-26 14:37
就是因为你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倒至他的死
伯牙鼓琴的伯牙简介
1个回答2024-03-11 12:47
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所以将妻故再娶称“续弦”。 伯牙善鼓琴,他的妻子很赞赏他的琴技,常让俞伯牙弹给她听。后来伯牙的妻子得了重病,伯牙请医熬药精心地侍奉,可总不见效。伯牙常为此焦急忧虑,便无心...
全文
子期和伯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7:16
故事: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全文
伯牙与子期
1个回答2023-08-14 18:53
伯牙绝弦只因再无子琪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11:52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
全文
子期和伯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5 07:12
故事: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全文
伯牙子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2 16:03
高山流水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
全文
伯牙子期成知音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14:21
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颂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故亡,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 能体会到他谈奏的意境,所...
全文
关于伯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04:56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