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孩子遭殃,懂得这个定律就能解决问题

2023-11-18 17:34

1个回答

吃晚饭的时候,5岁的小宝坐在椅子上,不是玩就是发呆,就是不肯吃饭。

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妈妈一直都在劝小宝:“不吃饭宝宝会营养不良,会长不高,乖乖吃饭好不好?”

可最后全家都吃完了,小宝依然一口饭都没有吃。

这时奶奶忍不住了,哄着小宝说,“吃完饭奶奶给你买玩具好不好?” 这招特别有效,小宝眼睛一亮,拿起饭碗准备开始吃饭。

“吃饭哪有这么多事,不吃就不吃,别惯着他!”在一旁的爸爸忍不住了,夺过孩子手中的碗。

小宝被爸爸的举动吓着了,哇的一声哭了。

这个场景你有没有很熟悉?很多家庭都遇到过孩子不吃饭等类似的孩子教养问题。

面对同一个问题,家庭成员们却有不同的态度,这就掉进了“手表定律”的坑。

手表定律的字面意思是:

这个定律来源于一则寓言故事:

正是拥有了多块手表,让猛可变得无所适从了。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其引申的含义是:

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孩子的表现也常常会不一致,今天爸爸在的时候乖乖吃饭,明天妈妈在的时候调皮捣蛋。

类似这样的家长态度不一的情况还有很多。

妈妈认为不能打骂孩子,爸爸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妈妈觉得让孩子上补习班很有必要,爸爸觉得这完全是浪费钱;爸爸希望孩子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妈妈希望孩子从小就面对现实……

同一件事情,面对家长两种不同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01 易形成“两面派”

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很强,他们能够看懂大人的脸色,读懂大人的脾气和态度。

父母态度不一致时,为了适应环境,孩子很可能会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得不一样。妈妈宠的时候什么都敢做,爸爸严的时候又变得特别老实,这样下去孩子很可能会变成“两面派”。

曾经的热播剧《虎妈猫爸》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虎妈对孩子要求严格,猫爸只希望孩子开心就好,在妈妈严格的时候爸爸却与孩子一起糊弄甚至欺骗妈妈,导致孩子当着妈妈是一套,背着妈妈又是一套,家庭教育问题重重。

02 阻碍是非观形成

孩子小的时候并没有是非观念,父母的语言和行动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是非观念的重要途径。

父母态度不一致时,孩子并不能够分清楚对错,好像父母各有各的道理,这就会让孩子不知所措,阻碍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小哪吒,从小母亲娇惯父亲严厉,父母爱他村民恨他,也因为此小哪吒最初并没有分清是非,在村子里闯了很多祸,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还好最后,父母的爱感化了他,让他真正明辨了是非,懂得了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控,最终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03 影响心理健康

儿童在家里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家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父母态度不一致时,常常会发生争吵,这就容易使得整个家庭的气氛变得紧张,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恐惧的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就像电视剧《虎妈猫爸》里的小茜茜,因为父母经常吵架等原因患上了抑郁症。后来妈妈跟孩子道歉,告诉她妈妈再也不跟爸爸吵架了,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孩子才渐渐好起来。

所以说古代的严父慈母、现代的虎妈猫爸都是不科学的教养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态度要统一,要形成合力,否则就像两块时间不一样的手表,只会给人带来困惑。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不同的意见,如何规避教养态度不一致的问题呢?不妨把待解决的问题摆在纸面上,全家人一起来商讨解决方案。

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正面管教》这本书中提到的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这个方法就能很好地帮助解决问题。

可以用这样的流程开家庭会议:

01 记录问题:把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写在会议议程上

在家里准备一张记录会议议程的纸,放在醒目的地方,比如用一块磁铁把纸贴在冰箱上,供所有家庭成员记录本周待共同解决的问题。就孩子不吃饭的问题,可以这样记录:到饭点小宝不吃饭怎么办?

在会议开始之前,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进行记录,若问题太多,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多次会议来解决。

在会议结束之后,可以把这张纸保存在家庭会议册里,这也是家庭共同的回忆。

02 定主持人:召集大家开会并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

在会议开始之前定好活动主持人,负责召集大家开会、监督大家逐一发言、记录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和最后的解决方案等。

主持人的工作由每个家庭成员轮流来承担。同时,主持人还可以把记录会议内容等一部分工作分派给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完成。

03 一一致谢:会议从每人向每名家庭成员致谢开始

家庭成员之间若常常意见不一致,可能致谢这一环节会很难进行,这时需要先一起讨论出能够致谢的事情有哪些。若父母平时看到了一些好的事情,也要提醒自己和孩子记在心里。

主持人要先带头向每名家庭成员致谢,接着主持人邀请剩下的家庭成员一一来说出自己对他人的感激。这个过程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大家更加友善,并能缓解之前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冲突。

04 解决问题:形成全体家庭成员都同意的解决方案

致谢完成后,全体家庭成员就可以一起讨论会议议程上的问题了。针对孩子不吃饭的问题,父母可能会说在家里建立积分卡规则,不吃完饭就扣除积分卡,孩子可能会觉得不合理……

会议过程中,主持人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就同一个问题发表了看法或提出了建议。最重要的一点是: 家庭会议得出的解决方案必须经过全体家庭成员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就不吃饭这个问题,有个小朋友曾提出过这样的方案:在吃饭之前爸爸妈妈可以摇铃铛,要是摇了3次还不过来,就一周不买零食吃。后来父母同意了这个方案,执行之后,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都有好好吃饭。

05 家庭活动:以每个人都喜爱的家庭活动结束会议

家庭活动可以是全家人一起玩游戏、吃零食、做手工、阅读等等,它是家庭会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被忽视。若是不知道有什么家庭活动,可以全家一起花时间来计划并实施。

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会让大家更期待开家庭会议,期待和家人在一起的特别时光。

通过开家庭会议,不仅能够加强家人之间的合作和亲密感,还能够强化家庭的价值观。统一的价值观能够有效地规避孩子成为“两面派”,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心理也会更加健康。

此外,家庭会议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父母因教养方式不一致而带来的争吵,能够让家长:

教养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各占50%的责任,而是每一个人都是100%的责任,只有父母的标准统一,才能让孩子懂道理明是非,才能让整个家庭的氛围更轻松愉快。

当然通过家庭会议制定出来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只有是否适合你家庭的标准。很可能会出现刚开始解决方案很有效,过了一周就效果不好的情况。

这是不是代表家庭会议无效了?当然不是。拿孩子吃饭这件事来说,以前可能每天都要催促孩子吃饭,现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都只需摇一下铃铛孩子就乖乖过来了,效果其实很明显。

那一周之后,孩子还是不好好吃饭怎么办?继续开家庭会议,一起再继续想办法来解决。教育孩子常常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家长们持续不断地努力。

教育孩子需要统一的标准,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人生中的很多苦恼其实都来自于太多的标准,也就是拥有很多不同的“手表”,它们让事情变得复杂,让人无所适从。这时,试着想办法减少自己手中的“手表”,让情况变得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人生也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乐。

相关问答
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决定周边人对孩子的态度,对此你怎么看?
1个回答2024-06-13 19:18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周边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这个没有直接逻辑关系吧!毕竟别人,特别是一些外人,是我们不可以掌控,并且也不能改变的。但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决定了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也决定了亲子...
全文
遭殃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4:19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释义:殃:使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呢?
1个回答2024-02-01 23:47
首先,管和教都是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管和教有不同的重点,但在实际中需要结合起来。 在教育孩子中,管的作用主要是指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要监督孩子的行为,确保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保持安全和健...
全文
遭殃的殃怎么组词
2个回答2023-04-15 22:00
殃怎么组词 : 遭殃、 祸殃、 灾殃、 逢殃、 触殃、 余殃、 贾殃、 殃僇、 愆殃、 殃罚、 贼殃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几种类型
1个回答2024-03-15 09:36
父母对小宝的态度是多样化的。有的家庭对小宝比较放纵,有的要求比较严格,有的则怕这怕那不敢管。  家教,既然是教育就应有目的。在平日里,有好多东西不用刻意教,通过母子、兄弟之间的接触自然就学会了。所...
全文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1个回答2024-03-10 00:02
大人物之间争斗,殃及小人物
什么到什么来了可遭了殃他在把他怎么样了他是哪儿活泼可爱?
1个回答2024-03-20 13:04
太在乎别人的赞美,会变得骄傲;太在意别人的批评,会觉得懊恼,对你或对事都不好。
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如何,真的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吗?
2个回答2022-12-01 08:23
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有一些人对父母很孝顺,他成功了,有一些人对父母很恶劣,但是他依旧成功了。
决定婚姻温度的是不是男人对待女方父母的态度?
4个回答2023-02-14 20:17
确实如此,婚姻关系中如果男人对待女方的父母的态度比较好的话,说明夫妻两个人的关系是比较不错的,而且也是会非常融洽的。
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
3个回答2022-09-14 18:20
对待父母,我们要懂得感恩,要体量他们,毕竟他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无私的把一切给我们,天底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即使有时候他们很苛刻。但我们要懂得这是为我们好。不要耍小性子。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