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国演义》的流传

2023-11-18 22:21

1个回答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过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
三国故事流传既有那麼长的历史,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但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从评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活跃、最有生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全书内容大半是不同於正史的附会和传说,象司马仲相断狱的因果报应故事,张飞殴打常侍段圭、杀定州太守,以及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情节都很离奇。而且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可知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相关问答
我去年看过一部小说,内容是讲述一个小女孩从小学到大学经历的生活、爱情。记得里面讲述她小学里是个问题
1个回答2024-02-08 23:08
你好旧时光 八月长安的 或者是 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简述《童年》讲述的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1-26 11:56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镇唯生生不息...
全文
简述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作用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3-10 08:30
1、讲述活动具备一定的凭借物: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儿童准备的或儿童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境等。教师通过提供讲述活动的凭借物,给儿童划定讲述的中心内容,使他们的讲述语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在...
全文
简述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作用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3-19 19:39
讲述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分析画面,把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用完整连贯性的语句进行表达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讲述活动的作用有以下方面: 1、培养幼儿感知、理...
全文
有人只喜欢文字表述 不喜欢口述的是什么心理
1个回答2024-03-10 07:10
首先你很孤僻,就算不孤僻你也非常内向,对人交流有受伤害或者不好的回忆和经历。但是你仍然希望与别人交流,只不过害怕自己说不好或者自己嘴笨说别人不喜欢的,也找不到共同的语言,所以下意识的希望用你自己...
全文
描述 表述 论述 叙述 陈述 阐述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06-29 15:30
论述,阐述: 都是更深层次的带说话人强烈主观观点的说明方式,论述又强调论点和论据方面的内容,阐述强调的是内容的一种深度,像挖一口深井。 描述:要求内容翔实,具体,可加入主观意识,也可不加入主观意识。 ...
全文
论述一下“述而不作”
1个回答2024-02-07 19:05
此语出自《论语·述而》,全文是:“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翻译过来就是:“综合阐述前人的学说,却不故意创立新说;相信古人而且喜爱古人的学说,我私自把自己与老彭并列。”这里只说“述...
全文
简述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特点
1个回答2024-02-09 12:41
讲述活动一定是强调教师是有命题的,有一定凭借物的,包括图片 比如说渣世:“看图讲述,让幼儿看着图,来讲一下,这个图上发生了什么,都有什么人物,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有实物、比如说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