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优美散文

2023-11-19 06:59

1个回答

  林清玄是当代台湾新生代散文作家。下面是美文网我精心为您整理的林清玄的优美散文,希望您喜欢!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一:感谢困难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在街上问人:“请问您可不可以给我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一些痛苦?”

  所有的人都拒绝我,我着急地恳求别人:“那么,我雇用您,每小时五百元,请您给我一些折磨!”

  那些陌生人摇摇头,沉默地离开,我因找不到愿意折磨我的人而惊醒。

  我坐在床上发呆,是呀!困难,折磨,痛苦是多么珍贵!如果一切平顺,谁会静下来沉思,谁会生起智慧,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超越自我、登上高峰呢?

  如果没有困难,谁又会谦卑地跪下来祈祷?谁又能相信有无边的宇宙?谁又能寄情于来生呢?

  我深深地感谢着困难、挫折与痛苦。

  也深深地感恩那些曾经折磨过我的人,他们是多么慈悲呀!我并未花钱聘雇他们,他们却以宝贵的时间来考验我、提升我,为了增长我的智慧。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二:万物的心

  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花满树的地方,我都会在内心起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恩这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繁华。

  我常觉得,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我们眼见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缤纷,这都是非常不易的,要有好风水,好福报,受到美好心灵的照护,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我们才能体会禅师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真意——每一株瞩子里都宝藏佛的法身,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呀!

  这我们所眼见的万象,看起来如此澄美幽静,其实有着非常努力的内在世界,每一株植物的根都忙着从地里吸收养料与水分,茎忙着输送与流通,叶子在行光合作用,整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大口地呼吸——其实,树是非常忙的,这种欣欣向荣正是禅宗所说的“森罗万象许峥嵘”的意思。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平静的树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思之心,何况是翩翩的彩蝶、凌空的飞鸟,以及那些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林清玄的优美散文三:苦瓜变甜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相关问答
求《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3 15:08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2008-04-21 21:01 “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理智只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才是人生的全部。 生命中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 ...
全文
林清玄的散文集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4-03 11:55
在云上 感性的蝴蝶
林清玄写过哪些散文
1个回答2024-03-01 10:09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
全文
林清玄的散文
1个回答2023-05-14 14:10
有段时间很喜欢
林清玄有什么散文
1个回答2023-04-07 23:40
桃花心木 小学课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
1个回答2024-02-22 09:36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如下: 1、《菩提十书》 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
全文
林清玄的散文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4:34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
全文
林清玄散文《风铃》全文
1个回答2024-02-02 01:41
《风铃》 我有一个风铃,是朋友从欧洲带回来送我的,风铃由五条钢管组成,外形没有什么 特殊,特殊的是,垂直挂在风铃下的木片,薄而宽阔,大约有两个手掌宽。 由于那用来感知风的木片巨大,因此风铃对风非...
全文
林清玄散文光之触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8 12:42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
全文
林清玄的写人叙事的散文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28 04:26
1、《海上的消息》 由林清玄遇到一位渔民后所写的,写一位老人正在收听海上的消息,因为老人的儿孙正在远方的海上捕鱼,内心牵挂着孩子稿腊。 2、《浴着光埋敬碧辉的母亲》 以其独特的方式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