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历史背景?

2023-11-19 08:09

3个回答
火烧圆明园是发生在1860年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其背景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然而,这些并未满足他们的野心,他们继续扩大在华利益,不断对清朝发起侵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由于清政府的反抗,京西皇家三山五园遭受了严重破坏。其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并非仅局限于圆明园,而是波及到了京西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以及海淀镇,造成了一片废墟。
此事件被视为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文化的极度摧残,也是对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破坏。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依约定于第二年双方换约,完成条约签订的最后手续。1859年英法特使带着舰队来到天津大沽口,要求驶进大沽口进京。除非占领,换约特使带着全副武装的舰队进入一个主权国家。

这在欧美国家从无先例。清政府当时并不了解这一点,但还是拒绝了英法特使的要求,指示他们可以由陆路进京。这既完全符合“国际法”,也遵守了换约的承诺。但英法公使拒绝了清政府的合理安排,决定强行进入大沽口。

在突破大沽口设立的栅栏以后,清军开炮给予驱逐。大沽口之战,英法联军受到重创,于是在1860年重整旗鼓,增调援军,攻破大沽口,再由天津北上进攻北京。由此可见,1860年的战争,完全是由英法特使违反“国际法”挑起来的。

在有些西方历史著作中,甚至把它称为“第三次鸦片战争”。因为1858年的天津条约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满足了英法两国的要求,只是由于英法特使为满足其不合理的换约要求而发动的一场新的战争。没有这个要求。

就没有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的八里桥之战和火烧圆明园的事情,也没有清政府虐待和杀死夏巴礼及其卫队的事情。一步错,步步错。英法特权不遵守他们自己的“国际法”,蛮不讲理,引起了昧于世界大势的清政府的过激而愚蠢的行为。

这个因果关系,读者不难判断。我们首先应该谴责的是谁,读者应该也不难判断。巴夏礼“出使”的具体要求,那就是英法联军开进京城,互换天津条约,再订立北京条约。我们不难想象,在清朝的专制体制下。

联军进城逼迫皇帝换约、订约,这样的“城下之盟”是对“九五”之尊的皇帝莫大的羞辱和冒犯。我们今天可以批评其许多愚昧的行为,但对受到无礼羞辱、冒犯的皇帝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他的臣僚会如何处置。

任何稍有历史感的读者,不至于毫无一点理解,对巴夏礼等施以不同的惩处,只是他们体制内的“正常”举动。中国虽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古训,但并没有给予敌国使臣辱侮君主的权力。但清政府并没有走到砍了巴夏礼脑袋这一步。

而只是将他一行扣留,因为他们以为巴夏礼不仅是使节,而且是窜犯京师的主脑,希望通过扣留他而逼退英法联军,清政府的求和行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巴夏礼一行有英国33人、法国13人,除英国7人逃出外。

余均在1860年9月18日被扣留,到10月8日释放。根据清方记载,9月18日,巴夏礼与怡亲王等在通州谈判之时,张家湾之战爆发,巴夏礼一行在撤离途中被僧格林沁的部队抓获,在谈判破裂、战事地带发现敌方人员。

军事主官决定逮捕,这个临时处置可以质疑,但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这些人是在交战地区被俘,可以作为俘虏。21日,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再次击溃僧格林沁部队,打开了通向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此后由恭亲王亲自出面与英法谈判。

他提出的双方撤军停战,再行谈判,达成协议后再释放巴夏礼等。英法特使拒绝,称除非释放俘虏,否则继续进军。这样,到10月5日,英法联军补给了弹药之后,继续前进。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

便进行了大肆抢掠。《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作者马士引用英法士兵的记载写道:“这些宫殿在第一天就被法国军队和一小支英国骑兵掠夺一空;‘这种掠夺行为继续了几天之久,而我们的(英国的)官员们。

大多数都获得了很多东西……’”。在8日巴夏礼释放回来之前,英法特使根本不知道被俘人员的境况,但对圆明园的抢劫已经持续了三天!在押解途中,巴夏礼等一行的确受到了押解士兵一些虐待,这类虐俘行为直接20世纪“文明国家”的国际战争中依然常见。

何况是19世纪中叶呢?巴夏礼等九名官员被关押在刑部,据刑部官员奏称,因他们是“夷酋要犯,饬令官人严加防范,并令提牢厅早晚饮食,均令其适意,不可稍加凌辱。”巴夏礼自己也说,他每天能吃到两顿米饭或面条。

同时配有少量的肉和蔬菜。另外,还有一些糕饼、馒头及少量的茶和烟。巴夏礼等九人于8日释放时,因英法随行士兵关押在其他地方,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士兵的情况。到10月12日,关押在其他州县监狱的士兵送到英法兵营时,英法联军已在圆明园抢劫了整整一个星期了。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政府内部腐败,国力减弱,西方列强乘机入侵中国。英国和法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向中国发动进攻。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占领了北京西北部的圆明园。在圆明园内,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珍宝和文物。为了获取这些财富,英国和法国联军开始洗劫圆明园。
洗劫过程中,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极大的破坏。他们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得这座华丽的皇家园林遭到了严重的损毁。据史料记载,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圆明园的建筑、园林和文物受到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它不仅揭示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国力的衰落,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耻辱。
相关问答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1个回答2023-11-19 06:40
1、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
全文
《那年花开月正圆》历史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10 13:50
  在《甄嬛传》和《芈月传》之后,我们心目中的娘娘孙俪饰演了《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女主角周莹。孙俪所塑造的角色——周莹。据说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这个人的存在,甚至在那个年代被称为护国夫人。据说还是慈...
全文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1个回答2023-11-27 03:33
圆明园,长春圆,绮春圆并称圆明三圆
第五人格介绍 烧脑的剧情背景
1个回答2024-02-02 03:37
1、20世纪欧洲,有一对年轻的艺术家夫妇在某偏远的山区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一座占地面积巨大的庄园。因为历代主人有不祥传闻,这座庄园的名声很差。但是这对夫妻对迷信和流言置若罔闻。玩家扮演的主角便是这对夫妇...
全文
水浒传历史背景 水浒传历史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7 06:47
  《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因为政治的黑暗和官僚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虽然宋江起义失败了,但是一百零八好汉的事迹一直...
全文
圆梦巨人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4:06
好莱坞奇幻电影《圆梦巨人》在内地上映,众所周知这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今年的一大力作,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这部影片背后还有一位更为传奇的人物。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儿童文...
全文
魔戒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1 23:51
中古时代吧!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
1个回答2024-02-01 21:25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三国至晋武帝司马炎重新统一这段历史为故事背景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
全文
推荐好看的穿越小说,带有历史背景的,谢谢!
1个回答2023-05-08 14:31
独步天下,秀丽江山
国王的演讲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里面的故事真的发生么
1个回答2024-02-16 08:28
  回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历史,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故事。为迎娶曾有婚史的辛普森夫人,爱德华八世不惜退位,仅执政325天。退位后,他成为温莎公爵,与辛普森夫...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