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犬少儿寓言故事

2023-11-19 14:00

1个回答
  初夏之夜,天气异样闷热。直到深夜,人们才开始沉沉入睡。

  这时,一只家犬凄厉地嚎叫起来,那如泣如诉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主人赶紧起床,披衣开门。家犬立即闯进门来,一口咬住主人衣袖,使劲往外拽。

  主人警觉起来。这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历来又是地震多发地带。主人闻到井水冒出浓烈的臭气,看到天边频频闪光,种种奇异的现象和家犬的`反常行为告诉他灾难即将来临。他赶紧牵着爱犬大声疾呼:“地震啰,快醒醒啊——”家犬也一路厉声地嚎啕起来。

  沉睡的人们醒来了,纷纷走出房门。正在这时,天旋地转,一排排房屋垮塌了,所幸没有村民伤亡。

  人们感激救命的犬,把它当作神灵一样供奉在寺庙中。免去“神犬”看家护院的重任,每天大鱼大肉伺候,还有许多人向它敬香跪拜。“神犬”从来不曾享受过如此待遇,真让它感到受宠若惊、措手不及。

  渐渐地,“神犬”过惯了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可偏偏人们忙于重建家园,慢慢淡忘了它。入冬以来,虔诚来敬香跪拜的人越来越少了。“神犬”耐不住寂寞,为了唤起人们的记忆,“神犬”再次凄厉地嚎叫起来。人们以为又要地震了,纷纷逃到野外。可一直等到天亮,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连三夜如此重复,人们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都以为这“神犬”疯了。于是有人特制了一根铁链将它锁住,再用网袋将它的嘴巴也罩住了。

  终于有一天,地壳岩层碰撞移位,新的地震即将来临。“神犬”已经明明白白地感觉到了,这次地震肯定比上次要厉害得多。神犬想报警,可身子不得自由,声音又被网罩困住了。它用尽全力挣扎,却始终没有成功。当所有村民还沉醉在梦乡之中时,灾难终于发生了。整个村庄在特大地震中沉没了,所有村人遭难,无一幸免,当然也包括那条曾经立过大功的“神犬”。

  “神犬”临终时想:都是虚荣心惹的祸,要是我能耐得住寂寞,不仅又有了立功的机会,而且也不用赔上这条狗命了!

  人们临终时想:要是多一分宽容就好了。如果给犯错的“神犬”留一点余地,其实就是为自己多留一条生路啊!
相关问答
哮天犬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5-18 01:49
哮天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二郎神身边神兽/法宝,辅助他狩猎冲锋,斩妖除魔,原型为白色短毛细犬,最早出现于宋代画家以“二郎搜山降妖”为题画的《搜山图》中,画有白犬追捕妖怪情节的描绘,元代《新编连相搜神广...
全文
家中有恶犬,寓意是什么?
3个回答2023-10-18 11:31
这个寓意就是家里的狗特别的凶,不要随意进入,也不要轻易靠近,恶基笑犬容易伤人,我有事可以拨打电话,或者等家里的主人出来,你再跟随主人一起搏脊含进入野纤。
猎犬及其伙伴寓言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0 12:54
谁要给坏人东西谁一定会后悔,要向他们讨回借给他们的东西那就必须诉诸武力,要控告,要斗争,只要让他们在你那里占上一寸,他们马上就会进占一尺。
一个好猎者与一只不好的猎犬的故事,是什么寓意?
1个回答2023-11-04 23:07
原文: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bai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
全文
艾子邻人卖犬的寓意
1个回答2023-12-05 18:28
艾子邻人卖犬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不应基于自己的利益去欺骗他人。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犬牙交错是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12 06:16
叶公好龙守株待兔、万马奔腾、气冲斗牛、杀鸡吓猴.杯弓蛇影.猪狗不如
义犬救主是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08 13:51
义犬救主译文故事华隆喜欢射猎,喂养了一只狗,外号叫的尾,每次他去打猎它都跟随自己。后来有一次,华隆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全身。于是狗将蛇咬死。但华隆浑身僵硬的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在他周围心神不...
全文
鸡犬升天的故事 鸡犬升天的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3-12-06 09:43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道教的书籍,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   有一天,八公来到刘...
全文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3-12-02 09:57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
全文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是一则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1 01:18
【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