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拜师95后,面人世家迎新面孔,这是文化传播?

2023-11-21 09:34

4个回答
可以说是的,不管是哪国人,只要喜欢中国文化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毕竟文化是多元开放的,外国人的拜师更能刺激国人也喜欢中国文化。
这算是一种中国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正是因为外国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会到中国来留学,并且拜师学习。
这是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是中华文化得到复兴和受到世界关注的一大体现。

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都知道捏面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代表的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精神物质的传承,然而这些传统手艺却因为现代的发展需求而逐渐被人忘记消失,许多师傅都找不到传承之人,因为这门艺术收入并不高,有时候连糊口都成了问题,而这些手艺师傅大多都是年老之人,一旦逝去就很有可能导致这门艺术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中。

 而这几年,传统手工艺术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些媒体和网络也在网上掀起了寻找传统手工艺术的热潮,但是尽管这样,捏面人等一些手工艺术,却因为大家的消费观念还是不能发展起来,虽然这些传统手工艺术都被手艺人做得美轮美奂,小巧而又精细,但是很多人都认为中看不中用,而且保质期比较短,价格对于一些平常人来说又比较昂贵,像捏面人的话比较起其他手工艺术来说,存放保质期要长很多,但是一副好的面人造型和传神功底要非常强,没个几年的手艺是捏不出来的,而且花费的时间也会很多,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来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类似的塑胶娃娃也不愿意多花时间来等待这样一个泥人的日子。

因此有了以上消费观念,很多人都不愿意掏腰包买这样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而没有人愿意消费,自然这些传统手工艺术也就无法传承和传播。

外国留学生拜师学艺,不仅是传播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为我们的文化有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只是不希望到了最后,这些传统手工艺术在国外流行,却在中国逐渐没落了。


相关问答
《孔子拜师》通过孔子拜师的故事体现了他什么的精神?
1个回答2024-01-21 07:01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
全文
孔子拜师教案 从孔子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10:37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没有。这说明现在又重视传统文化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也便给它增加了...
全文
孔子拜师的故事说一下
1个回答2024-01-18 16:39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
全文
孔子拜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6:40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朝孔...
全文
孔子拜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1:10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
全文
孔子拜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14:55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
全文
读了《孔子拜师》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5-04 22:33
读了《孔子拜师》后,我明白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孔子向老子拜师的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到了洛阳,孔子见到老子后,很有礼貌地上前行礼。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我们...
全文
孔子拜师的故事说一下
1个回答2024-03-14 00:57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
全文
孔子都拜过谁为师
1个回答2024-03-31 06:25
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耽
孔子都拜过谁为师
1个回答2024-04-30 00:18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有孔子问礼的故事,从而五十而知天命,没有记载是否从师于老子。不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于孔子曾经向...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