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学反思

2023-11-21 11:28

1个回答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道柳,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下面给大家分享《左公柳》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借鉴!

《左公柳》教学反思 篇1

整体设计意图:《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设计时我把教学的重点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对话上,让课堂在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角色转换中,变得开放而具有活力。以读促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独特的阅读体验。

1、在教学中紧紧扣住“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重点进行,体现了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比如,在学习第一个爱国故事时,学生就抓住“力排众议”体会左宗棠决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豪情;第二个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场面描写体会左宗棠誓死保卫新疆的决心;在体会左公柳的形美时,抓住了“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体会左公柳的神美时,抓住了“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体会左公柳的精神之美,抓住了“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体味。

2、朗读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是这一堂课的又一亮点。有目的地读,有任务地读就避免了读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

3、在教学中我还做到了详略得当,第二部分精讲,第一、三部分略讲。

4、课件的适当运用渲染了情境,创造出氛围。

《左公柳》教学反思 篇2

《左公柳》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故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围绕这一中心,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这节课我安排的内容过多,以至于整堂课紧绷绷的.,最后教学第一和第三部分时匆匆而过,没有很好地品读。其次,老师牵引和主导的比重较大。左宗棠时代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而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学生对左宗棠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甚少,这就造成学生课文理解上的难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时代背景我只作简单的介绍,因此学生的感受也是很肤浅的,学生又怎能读出左宗棠当时的慷慨激昂、坚毅呢?另外,由于整堂课的容量大。我最后忽略了一个问题:左公柳与左宗棠什么联系?一方面,柳是本文的一条线索,看到左公柳才会引出左宗棠的故事;另一方面,借物喻人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色;还有柳是纪念左宗棠巨大贡献的标志。这些我都未来得及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得我这堂课有了广度缺乏了深度。这节课,虽然体现了以读代讲的特点,但读的面还不够广,练读还不够到位,以至于读的质量不够高。这些都是我值得去深思的。课后我一直在想,如果课前我能好好地让学生交流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的感悟就会深一些;如果这节课,我主攻第二部分,学生的品读就会更到位一些,也许我的课将会是另一番风采。

教学总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使我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左公柳》教学反思 篇3

《左公柳》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将课文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首先从故事部分入手。这一部分结构分明,以导游讲故事过程中的停顿可将故事划分为三个部分:主动请缨——身先士卒——建设新疆;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故事。在学习第一个爱国故事时,抓住“力排众议”“主动请缨”体会左宗棠决心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豪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左宗棠的慷慨激昂;第二个故事,引导学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场面描写,通过词语“视死如归”“置之度外”体会左宗棠誓死保卫新疆的决心;第三个故事则抓住边指挥打仗边让士兵栽树的行为通过“不仅……而且……”“不但……而且……”感悟。

那么,明明是写树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人呢?学生由此明白,原来作者是在借物喻人。既然是借物喻人,那么人与树之间就一定有共同之处。那么,人与树之间到底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左公柳外形美:抓住“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宛如帷幄”这些词语来感悟;左公柳的神态美:抓住“刚强、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这些词语来领悟;左公柳的精神美:抓住“普普通通、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精神之树”这些词语来体味。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将人与树的描写一一对应比较,从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左公柳是刚强之树,更是象征着爱国将士的精神之树。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这是本文的升华。课文用了四个“那……”组成排比句再次写到了左公柳的形象,描述之中饱含赞美之情。接着作者用反问及设问的修辞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贯穿全文的“大柳树”形象:他不是普普通通的刚强之树,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树。这精神就是像左宗棠那样的爱国将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满腔爱国热忱。

《左公柳》教学反思 篇4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我们师生以激情朗读结束了《左公柳》的教学。

我走出教室,眺望远方,定睛河畔,把目光定格在河畔的柳树上。瞧,那一排柳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微风吹来,柳条随风翩翩起舞。多少游人从她身旁走过,多少游人和她一起拍照留念。柳树啊,你可曾知道,数千里关山路上的柳树又是怎样的风姿呢?

课堂上,我激情朗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作为开场白,把学生带进塞外边疆既雄伟壮观又荒凉萧条的景象之中,与文中的“我们”一行人一起从甘肃武夷到玉门关,在这“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沙”的地方,意外地发现了“一棵大柳树?”此时此刻,大家是怎么的心情?又有怎样的举动呢?学生们完全融入了文本之中了,情不自禁地朗读:“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赶快下车,飞也似的向前冲去。到了树阴下,啊,好粗的树哇!两个人合抱都抱不拢。”

我在黑板上板书:飞、冲。

问同学们:“这说明什么?”“大家迫不及待。”“急切的心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好,我们赶快去认识‘左公柳’吧。”

师: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湖畔河边的依依柔柳大不相同。内地的柳树枝条纤巧柔弱,楚楚动人。

生: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毅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就这样,我们师生走进了文本,走近了左宗棠,感受这位忠义之士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美好品质。(开场的激情朗读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相关问答
女主叫柳柳,男主性左的小说
1个回答2022-11-18 22:40
隔壁那只boss
左公柳一文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2 05:10
湘军著名将领,文章中的主人公左宗棠一生一世经历了种种危机四伏、暗藏杀机的历史事件,自幼就聪明机智、志向高远的他多次率兵前往硝烟四起的边疆战场作战,动人肺腑。自己年经大了,边塞路遥远,崇山峻岭,战火纷...
全文
长相思相柳是反派吗
1个回答2024-04-11 11:43
《长相思》相柳是反派。 相柳是海底九头妖王,辰荣军军师,大荒顶级杀手,他还有一重身份是二流世家防风氏庶出的二公子防风邶。身为相柳时,他戴着银色面具,白衣白发,纤尘不染,面具下的脸俊美到妖异,行事...
全文
与柳暗花明意义相反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0:09
与柳暗花明意义相反的成语: 走头无路 :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山穷水尽 :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穷途末路 :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
全文
柳树的故事(130多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2-14 01:19
小柳树的故事 晚上,月亮姐姐如约和小柳树见面,小柳树又要给月亮姐姐讲述它一天见闻了。 小柳树对月亮姐姐说:“今天,我碰到了一件让我又伤心又高兴的事。”“ 是什么事情?”月亮姐姐惊奇的问。 小柳树说...
全文
小学生反思五十字左右?
1个回答2024-02-15 12:38
让老师担心我的学习。 本应上课认真听讲,可我却没能做到,让老师工作分心,同学跟着一起受到更为严重的后果。
有声小说《反水》其中主角左罗,其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04-03 18:53
反水昆金 应该是吧
左右区别,为什么人的左右边和镜子的左右是相反的?
1个回答2024-04-07 13:37
镜子里的人是左右相反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 由物体任意发射的两条光线,由平面镜反射,射入眼睛。人眼则顺着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到了两条线的交点,即我们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但是平面镜后面是没有物体的,所...
全文
左反犬右生是什么字?
1个回答2024-02-09 01:52
狌 1、shēng 同鼪,指黄鼠狼。《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差亮千里,捕鼠不如狸狌。” 2、xīng,同“猩”,指猩猩。培悔《虚中宽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
全文
60,70年代左右经典老电影反特片推荐
1个回答2024-02-03 22:51
寂静的山林 南海潮 国庆十点钟 地下尖兵 冰山上的来客 羊城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