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为国投笔从戎,为何鲁迅为国却弃医从文?

2023-11-21 13:52

4个回答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不把干劳苦低下的事为可耻。

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

班超是班固的弟弟。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选择 就好对好坚持下去,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大事。他们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因为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另一方面,他们是下了决心选择的人生,所以没有过多的累赘,能专心走自己的路。
思想境界不一样,鲁迅认为学习救不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就想笔杆子救国
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相关问答
鲁班投笔从戎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32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而且他很有自己的主见和主意。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忽然觉得烦闷,忍不住站起来扔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
全文
谁知道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23:06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
全文
投笔从戎的班超
1个回答2024-02-23 02:05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汉光武兰台令史班彪之子,《汉书》作者班固之弟。幼有大志,不修小节。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广涉书传。永平5年,其兄班固被召进京任校书郎,班超与母随同前往。...
全文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8 03:16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
全文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8 11:47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
全文
班超为什么投笔从戎?
2个回答2022-11-28 15:01
班超之所以要投笔从戎,是因为“发愤张胆,争膏身于夷狄以要(邀)功名”。
班超投笔从戎翻译
1个回答2022-10-02 15:56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全文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13 13:18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简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
全文
班超投笔从戎的道理
1个回答2023-11-28 18:59
投笔从戎,弃文就武写出了班超的雄心壮志。我们应学习班超,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23 00:30
东汉时期,班超因家境贫寒,于是找了一个替人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有一天,他正在抄书时,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和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能在抄书这种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