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又称“桃李”?

2023-11-21 23:05

4个回答
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
一.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二.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桃李结果繁多,“桃李满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极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个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当时的名臣。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桃李就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是说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 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栖 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相关问答
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
1个回答2024-02-10 04:39
桃李”有个典故,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
全文
为什么学生被称作桃李?
1个回答2024-02-15 06:58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的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
全文
为什么学生又称“桃李”?
1个回答2024-02-13 14:36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
全文
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
1个回答2024-02-16 16:45
中国的老话,说老师德高望重、学生多就是桃李满天下,医生是杏林,戏子是梨园。至于起源,不详。。
学生为何称“桃李”?
1个回答2024-02-18 07:0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云:“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里所说的“桃李”有个典故,首先出自于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所著...
全文
学生为何称“桃李”
1个回答2024-02-17 15:57
一.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
全文
为什么古人称学生为“桃李”?
1个回答2024-02-18 20:54
古人用“桃李"来代称学生。原来,“桃李”一词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果。”这里记载了一段故事。战国时代,魏文侯在位时有个臣子子质,当官却因罪而向北逃亡。在北方,他遇...
全文
桃李是谁的代称
1个回答2024-01-14 07:44
人们常用“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老师培育了众多的学生。“桃李”,指的就是学生。用桃李指代学生,在古籍中也有很多记载,如唐朝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诗:“一日声名遍天下,...
全文
桃李代称的含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17 05:03
答:代指优秀的学生
桃李的代称
1个回答2024-01-13 22:48
人们常用“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来赞美老师培育了众多的学生。“桃李”,指的就是学生。用桃李指代学生,在古籍中也有很多记载,如唐朝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诗:“一日声名遍天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