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2023-11-22 05:50

1个回答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 方法 :

  用表演的形式模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 教育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难点:引导学生找出前人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的四个关键点。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讲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

  【教学准备】

  地球卫星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早上(下午)好!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我遇见了三个不同的人,他们都分别问了老师不同的问题。第一个人说:“我是从湖南省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贵州省来的。”第二个人说:“我是从美国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中国来的。”第三个人很特别,他对老师说:“我是从火星来的,你是哪的啊?”

  教师:同学们,老师应该怎么回答他呢?

  学生:地球的。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是地球的。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那么我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例如: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了解地球。

  板书: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圆的……

  教师:指着课前在黑板上准备好的地球卫星照片挂图。

  教师:这是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很明显的就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可在远古时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看一看图1、1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对不同时期的探索图进行讨论(1分钟),然后在各组请出一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第一组讲述:天圆地方……

  教师: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学生:不同意。

  教师:非常好,古代人完全凭借直觉来认识世界,简单的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所以在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第二组讲述: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教师: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能充分地证明地球的形状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讲述。

  第三组同学朗读阅读材料。

   总结 :(指着书上的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加以描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请第四组同学讲述。

  第四组同学讲述

  板书:1、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

  总结:刚才,四组同学精彩的讲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探索过程,图1.1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四幅图的顺序表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从古代人立足地球上的直觉认知,到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再提升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最后凭借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获得直观认。可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是个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那么,通过学习古人对地球形状认识漫长的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们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以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二

  版 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 科 地理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章 节 第一章 第一节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了 4 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天圆地方 →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 →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 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过程与方法: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会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能制作简易地球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通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描述地球的大小。

  ◇观察地球仪的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观察地球仪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对比知识的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还没形成学习地理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针对七年级学生在思维和接触层面的弱势和优势,在教学方法上以实物进行展示,讲解以及加上动手制作地球仪,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讲解法。

  ◇学习方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总结规律法 教具 地球仪,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多媒体展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导入新课。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是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设计说明】

  老师利用贴近本课主题的多媒体图片的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的形状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球体

  直觉 观察 臆想 证实

  【设计说明】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观察图片和发挥想象,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a.(事例1):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设计说明】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并能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动画让学生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地球的大小;

  2、通过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感知地球集锦 基本结构;

  3、通过绘制经纬线,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前人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的勇于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难点:

  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各自的特点;

  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预设:

  播放地球绕日运动的视频;

  播放地球仪与经纬网的视频。

  二、教学《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是怎么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球的?

  ①、指导读图1.1,让学生口述认识的四个过程;

  ②、播放人类认识地球的视频;

  ③、播放地球形状的视频。

  2、地球有多大?

  ①、指导读图1.2,让学生口述地球的大小;

  ②、播放地球大小的视频;

  ③、完成“活动”2填表,感受地球的大小。

  三、教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活动P5);

  2、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3、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地理事物的?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相关 文章 :

1.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2.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视频

3.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4. 七年级地理地球公转说课教案

5. 初一地理地球公转教案

6. 7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

7. 7年级地理经纬线咋标

8.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和地球仪

9. 七年级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相关问答
初一地理地球仪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22 17:41
如果只是笑制作而非使用,那么可以准备如下材料:铁质小夹2个,硬质铁丝50厘米,重一斤左念尺右的圆木块一个(做基座用,可适当放宽),胶水,剪刀,一张宽20厘米左右的世界地图。 具体做法如下: 将气...
全文
形体礼仪的文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0:12
写文案要针对目标用户的感受的设计,要了解户想的是什么,要用可视化的文字描述来来影响用户的感受。 1、有明确的对象感 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文案是一种沟通形式,核心就是找到对的人用对的方式说对的...
全文
仪式感方案?
1个回答2024-03-30 23:55
有仪式感的表白方案 有创意的求婚方案:1. 有仪式感的表白方案 1、路人送花 首先准备一大把玫瑰花将女主角引入装扮好的地方,最好是20朵。邀请自己的朋友充当使者,最好是朋友的朋友,
关于礼仪的文案?
1个回答2024-01-18 13:23
中国传统礼仪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
关于大学生礼仪活动的方案
1个回答2024-02-10 21:51
一、(1)活动名称:“礼仪之星”大赛 (2)主办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3)承办部门:旅游与酒店管理教研室、管理工程系文艺部 (4)活动地点:图书馆四楼阶梯教室 (5)...
全文
小班礼仪《餐前礼仪》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2 01:07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
全文
初中生礼仪要求
1个回答2022-12-06 09:17
初中生的礼仪一般就是穿衣服,走路或者言谈举止。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一般要求可能并没有这么高,而且在言谈举止方面可能会更多一点。
初二青春仪式家长给孩子寄语
1个回答2024-01-24 13:00
初二青春仪式家长给孩子寄语如下: 1、作为家长,我很高兴看到孩子的进步,希望这个进步只是一个开始,在新学期能消配够继续延续,这样才能不负老师的期望。感谢老师的鼓励! 2、今日事今日毕,养成独立...
全文
大班礼仪教案《介绍朋友》
1个回答2024-02-25 00:27
  幼儿园教案:介绍他人   教师:屈老师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行为辨析法情景表演法。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介绍别人并懂得介绍礼仪。2.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核心要素:客人...
全文
幼儿园像我家 教案礼仪
1个回答2024-03-19 18:16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儿歌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欢乐,和教师的爱抚,通过情景游戏消除幼儿紧张、胆怯和焦虑的情绪。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是快乐的。   2、让幼...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