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小记》

2023-11-23 13:35

2个回答
《承教小记》收录了小思於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期间创作的六十四篇散文,当中涵摄的题材非常广泛,有说理的、悼念的、写景的、述人的。小思采用一贯的清幽雅淡手法写作,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沁凉感觉:於说山道水或抒述一时感兴的文字间,摇曳著闲情志趣;在探讨民族国情或论及人生观点的语句中,又自然流露出严肃的哲理,发人深省。   「承教」是承接教业的意思。小思得到唐君毅老师在课业上及人生上的教导,在本书中抒发其对唐老师的追悼感激之情,以《承教小记》为表达得最全面的一篇。小思以自己的过往烘托老师对她的救助:在人生最迷茫的阶段,唐老师的著作拯救小思於水深火热间;唐老师的教导助她确立人生的目标;在往後生活的挫折中都有赖老师为她拨云见日。以身为学生的自己作侧面烘托,从自己之所得反映老师之所给,比正面描写其伟大更真更切。   大多数学生的个性都承自其师,小思爱国忧民、择善固执、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格必然也是承自唐老师的。字里行间,小思都著意於表现唐老师的真实面貌,在作品中寄存了对这位人生之师的无限尊崇敬爱。对恩师离世的悲哀,虽没有直接以文字表现,但失此良师的悲恸,已被小思转化成书面上的感激。一切皆溢於言表。   小思的说理散文,喜从日常生活中选择素材,令人读来更有共鸣。〈盆栽〉是诸篇说理散文中给我最大启发的一篇。作者买来了两座只有一掌高的小盆栽,充满苍然的古劲味道,但却是因为树身早以铁线固定,强迫树姿依从人意改变。无法自由选择生长形态并非作者认为最悲哀之处,而是被剥削者从不察觉自己有选择自由的权利,不懂争取反被说成自得其乐才是最可悲的。   同样的情形正好可套用在现今香港青年人的身上。青年人像树,在父母设定的框架中出生、成长、定形,他们极少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成长路,因为什麼都被安排好了。孩子享受著丰沃的物质生活,然後走上父母预先开辟好的捷径,最後名成利就,谁不会说他们是幸福的幸运儿?见此,我却会问:他们的人生到底是为谁开展的?自己?还是父母?答案恐怕是後者。人们说香港教育停留在「填鸭式」阶段因为学生念书只为考试而非充实人生,而父母认定子女只有读好书才会有前途,孩子的许多兴趣都唯有牺牲,於是,未来的画家被迫去学跳舞;想下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却被责为不孝,但被剥削的竟还不知道要争取。试想:当孩子们一朝醒觉,奋力反抗而又不得其法时,是否便是造成今日许多校国暴力案、少年犯罪等社会悲剧的原因?   小思锺情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素有心得,本书处处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质。首先,〈衣钵〉中的钵像其他中国文物一样呈现中国人的丰富创造力,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盆栽〉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人民不但缺乏要求政权的自觉,更无知於失去自主的权利,安於接受专制统治,造就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大一统局面。这又体现了中国人好常恶变的保守个性,〈蛾〉一篇写蛾承继了祖先依光源辨别方向的特性,却在人类学会用火照明後,成了扑火焚身的傻瓜,作者指这种一成不变早该跟从社会步伐而变,灯蛾要「进化」,中国人更要破除保守观念而求进步!中国人向来崇尚和平,对战争极为反感,若非异族入侵或挑衅,绝不妄动干戈。〈京都杂想〉一篇明白地写出了我国人民的反战思想,石碑上「日中不再战」对军国主义的讽刺,与〈旧帐〉、〈不记恨〉对昔日敌国的批评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巷〉和〈街景〉都能充分表现中国人的乡土情谊,小思极力描写这些地貌的地方色彩,突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因为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土,便是人们生命所依。   另外,中国文化中以家族为社会活动中心的特色,造就了中国人缺乏公德意识的情况,〈塌包山〉中包山塌了,旁观者竟继续看他们的戏,真可谓世态炎凉。不过,有人冷漠,但亦有人热心,植树人和敲钟者都是甘於寂寂无闻地贡献社会的战士,就连未受教育的挑山工,也能一肩负起沉重的担子。中国人是坚忍不屈的好汉子!最後,小思成功地表现中国文化有情的一面。对自然的情表现自对山河花树的赞叹,小思因花落而悲、因苔生而喜,有最真切的呈现;对「天」之情,小思发表了忧天论,论及人们原有敬天畏天之心,可见传统文化中有杨利伟先生常说的「亲空」思想;对老师的崇仰,从小思悼念唐君毅老师的文章中可见其虽死犹生的敬慕,师生情谊在生前死後自有不同方式维系。中国人实在多情。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小思写来毫不费力,反倒像是信手拈来一个有感而发的题材,想写,就写了,很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大概因为她自己终日沉浸於中国文化中,使人读来自有一股亲切自然的味道。   我欣赏小思的散文,因为那小小的篇幅足以让我心情激汤一整天。其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剑〉。她说一柄正宗剑,其锋利的层面,已经超越斩切的范围,剑可杀生,却不妄杀无辜,落叶避开剑身的那一幕,给我很大的震撼。剑,是伤人的兵器,是无人情可言的死物,所谓「刀剑不长眼」,因为无情,所以不会手下留情。剑的故有特性造就徒弟落败的必然。   这似乎在探讨著什麼人生道理,我自己的见解是:人,不能太锋芒毕露,但也不可流於无知。应该像柄正宗剑,有其锋利的一面,却又要懂得收敛,意思是经常要以学问武备自己,同时又要培养德行品性。像是一位大儒、一位智者,其智慧品行使人生敬,却不可畏,只因他不用其智伤害无辜弱小,只因他有情。   故事本身的背景和作者塑造的画面已有很大的吸引力,给人清新高妙而聊有趣味的感觉,独特而新奇,更带有武侠小说中唯我独尊的劲儿,让我一看就爱上了。愿我也能把自己琢磨成一柄风神挺拔的正宗剑!   整本书给我一种很「淡」的感觉,不是平淡或清淡的意思,而是云淡风轻般的平静。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仓促一瞥,它像是一杯清凉解渴的水,沁入你疲累的身心,除去烦闷燥热,带来一丝清凉;当你心如止水般平静闲适时,细心的翻阅会使你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有更新的体会。这些都是我的领悟。《承教小记》,真正能让人领会「淡中有喜」的感受。
文段一

  《蝉》是一篇短文,选自《承教小记》,《蝉》这篇短文,今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进中学教材,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原文抄录如下:   蝉   今年,蝉鸣的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日来,窗
收录了小思於1978至1981的64篇散文
相关问答
承让承让啥意思
1个回答2023-09-05 04:31
1、意思:承蒙相让,叠加使用表示语气加重,表现一种谦虚的态度改侍。 2、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例如,甲乙比赛甲猜颂赢了,甲会对乙礼貌客气的说:“核兆吵承让了”,大意是你...
全文
承让承让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09-05 13:00
承让是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例如,甲乙比赛甲赢了,甲会对乙礼貌客气的说:“承让了”,大意是你让着我我才赢了。 读音 chéng ràng 类型 谦辞 释意 承蒙相让,谦...
全文
“宜尔子孙承承兮”中“承承兮”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5-03 04:00
好好教育你的子孙 谨慎小心啊 承承应该是谨慎小心的意思 兮这里是语气助词
传承什么,传承后面加一个名词两个字的,一共四个字.谢谢
1个回答2022-12-24 15:01
传承文明、传承文化
承上启下的承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4 09:43
承上启下的承的意思是承接。 承(拼音:ché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双手托起一个人的样子,本义指捧着、接受。引申用作敬辞,表示蒙受,又引申为继承...
全文
《继承者们》都有哪些继承者?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继承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09:27
李敏镐饰演金叹(男主)帝国集团私生子,继承者朴信惠饰演车恩尚(女主)贫穷继承者金宇彬饰演崔英道(男二)宙斯酒店继承者,金叹以前的好朋友金智媛饰演刘Rachel(女二)RS国际的继承者,金叹的未婚妻姜...
全文
承诺是什么?为什么要承诺?
1个回答2022-12-21 16:45
承诺是责任,是甜蜜的负担,为什么承诺呢 有这样两种可能 第一 对你爱的人承诺,因为你爱他所以你希望为他做很多事,想完成他想做的事 第二 对你的亲人承诺,因为他们是你的家人,你知道他们爱着你,所以你希望...
全文
承诺是什么?什么又是承诺?
4个回答2022-12-23 16:59
承诺就是, 你明明知道无法实现的, 却还会对对方许诺的谎话! 当梦醒了, 承诺没了, 爱情也意味着已经粉碎了! 当然, 这是对我而言. 承诺就是对爱情的希望, 对爱人的期望。 就算他给我的承诺是无法兑...
全文
承宇有声承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4 06:35
承宇有声承意思如下: 承:连接。宇:屋檐,天宇。人迹罕至,阴雨连绵,天气恶劣,景象阴森,处境凄凉冷落,诗人孤独傍徨的苦闷心境可见。写诗人到达溆浦后所见到的景象,抒发了孤独彷徨苦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