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进清华的神童何碧玉,后来为何招致非议

2023-11-23 15:45

1个回答


14岁参加高考,以750分考上清华神童何碧玉。为什么他后来招致批评?


高考,我们青春里一个美丽又恐惧的词。现在,它承载着一群人的热血和梦想,它见证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的拼搏;现在,十二年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它总是摧毁我们情感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普通人,我们大多数人都要经历高考。就像独木桥,后面是千军万马。大家都想冲过去,其中落水的人很多,自然也不乏成功通过的人。但无论谁回头看,都是惊心动魄的经历。


但是造物主有大智慧。他创造了一大批平庸之辈和少数天才。20年前的河南状元何碧玉,是创作者的完美之作之一。


当我们为高考独木桥而战的时候,这个14岁的女孩已经高考了,以750的高分考上了清华。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让人吃惊。


198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华北石油地质局所在地,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新乡石油小学。1996年,何碧玉才上小学五年级。然而,10岁的她就已经进入河南省唯一的超常教育实验班——3354新乡一中初级班,成绩优异。


在那里,何碧玉和一群同样才华横溢的少年用了四年时间,学习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当我们还在皮绳跳的年纪时,何碧玉就已经和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何碧玉参加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75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河南省理科状元。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一时间,何碧玉成为河南高考史上的神话,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孔融四岁而让梨,项橐七岁当孔子老师;甘洛十二岁为丞相,曹冲六岁将为大象;老子十岁先知,李贺七岁能背诗。


就像何碧玉一样,从小就才华横溢,是众人眼中闪耀的明星,魅力无穷,成为世人羡慕和追求的对象。你可以说上帝是偏的,但普通人从出生起就和他们分开了。


2000年,何碧玉成为清华正式学生。在清华大学的四年里,何碧玉并不自大,她依然努力学习。在清华的图书馆里,一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那就是何碧玉。


图书馆是何碧玉最常去的地方。虽然她比很多人都优秀,但她从不浪费时间,每天都让自己充满知识。但是不要以为何碧玉是这样的书呆子。她不仅爱读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培养了很多爱好。


虽然她很年轻,但在大学里她变得越来越独立。她不是盲目学习的学霸,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学霸。


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老话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外面的是未知的,里面的是已知的。知道的越多,你的圈子就越大,圈子的周长就越大。所以,你接触未知的空间越大,你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


事实就是如此。越是优秀的人,越能看出自己的无知。他们的眼睛经常用来看自己,所以他们会有不断的求知欲。大多数平庸的人的眼睛都是用来看别人的。普通人总会看看别人有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对别人苛刻,对自己却很懒。他们往往一辈子对事物知之甚少,却自以为很充实。


何碧玉是一个审视自己的人。她在傅盛的认知三部曲中提到的第三和第四认知境界: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们大多数人站在一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很快,四年本科顺利结束。那时候,何碧玉才18岁。毕业后,她选择了继续深造。她去了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学习。2009年,24岁的何碧玉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然而,这个年轻的医生并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她继续开辟自己的道路,探索以前没有去过的领域。后来,她成功加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何碧玉出国后一直在美国发展。面对媒体关于她为什么不回国的问题,她表示已经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和自己的研究项目,所以会继续选择留在美国。2016年,何碧玉加入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担任助理教授。


但是何碧玉曾经说过要回国。曾经被无数学子顶礼膜拜的河南神考官,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网络上有大量声音指责她,说国家培养了十二年,最后却去造福外国人民,指责她不爱国。但也有人说,科学无国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被世界共享,科研的福利被用来造福全人类。


但正因如此,有人认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对于何碧玉留在美国,很多网友认为她只是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忘记了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事实是,何碧玉从未改变过国籍,她今天依然是中国人。


曾经轰动一时的高考传奇,我们总是对她充满希望。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有光的人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祖国。当一个传说在我们眼中不遵循一个轨迹,我们就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但我们都不是何碧玉。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她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不同的选择。她选择在美国还是中国发展是她个人的权利,外人无权批评。


就爱国主义而言,观点总是不同的。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总是异常强烈,也许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历史书上记载的屈辱。在岁月的长河中,中国曾经因为弱小而被严重打压。


所以我们强烈希望中国能够强大。

一点,再强一点!所以我们谈起钱学森总是满脸的敬仰,因为一个排除万难坚定地要回来建设祖国的人,一定是一个英雄。所以我们害怕人才流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对陈碧玉不满。
但,欲想强国,必先自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是国家也不能禁锢陈碧玉的灵魂与思想,我们无需对她道德绑架,就像上面说的,把眼光放到自己的身上来。
既然如此愤怒,不如早些把其转化为动力。也许像何碧玉这样的天才很少,但创造奇迹的平凡人却不在少数,真的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行动比什么都更能够证明。
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是由强大的人民所组成,只有我们自己强大起来,祖国才会强大!梁启超说过的少年强则国强,相信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
所以当我们把指责的手指向何碧玉时,扪心自问自己对强国又做出了什么贡献?话不在讽,意在反思。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人和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这样就足够了。
高考满分750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后来怎么样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短短28个字,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科举重榜时的兴奋。由于考试前的压力和重榜后的释放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在这方面的诗歌有不少。
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的高考,都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现在虽然没有了科举制度,但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一直在延续高考制度,而关于高考的名言也有不少,比如“挑灯夜战,拂晓惊叹群雄逐鹿。伏案苦读,六月笑看我主沉浮。”
万千学子经过无烟的厮杀经历最为紧张的几天高考之后,接着就是等待分数的公布。待分数公布之日,便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时候。而最为热议的当然是每年的高考状元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两位最为有名的高考状元,他们分别是考了750分的何碧玉和749分的王端鹏,当初风光无限的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先来看看750分的何碧玉,她生于1985年,出生地是河南新乡。90年代,中国各个城市成立了不少少年班,10岁半的何碧玉就以优异的表现被选入河南省唯一的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新乡市一中少儿班。
在这个少年班里,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而她的进度更是快,仅仅用4年的功夫就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共7年的课程,她14岁就参加了高考,取得了75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河南高考理工科“状元”,很多人知道了以后直接惊叹这简直犹如文曲星下凡。
何碧玉从小就对数理化、生物等科目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自学相关书籍,后来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学校她发奋图强,博览群书,并没有因为年纪小而骄傲,通过努力她多次获得权威奖项.
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工作,而是选择去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经过几年刻苦钻研,五年之后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留在了美国,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独立研究员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后来又被聘为美国聘为纽约大学神经学系助理教授,为纽约大学的神经学研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现今35岁的何碧玉接受采访时,坦然回答,会继续留在美国,因为那里的环境更适,合做研究,对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名状元考取了749分,是来自山东省烟台的王端鹏。很多人提起状元第一反应可能认为会是书呆子,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介绍,王端鹏不仅不是“书呆子”,更不是“死读书”。
他班级工作非常热心,不仅喜欢运动,经常打篮球、羽毛球,还是学校各类辩论赛的骨干;他喜欢钻研问题,遇到难题时会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课余时间喜欢看各类书籍涉猎广泛,在中学期间他获得过奥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还可以给高考加分。
他说多看课外书会开阔思路,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从而遇到问题的时候迎刃而解。可见王端鹏这种一路开挂的求学路,与他的努力和方法是有很大关系的。据悉他的父母都是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助推他成为状元的一个因素。
王端鹏也是被清华大学录取,在校期间他经常泡在实验室,一做实验就是一整天,在学校也经常拿到奖学金。除了刻苦攻读专业科目,他还重视社会交际,参加了不少社团,可谓是一位全才。
毕业后的王端鹏现在中科院担任高分子化学应用研究员,按照行业的薪水规则,这样的岗位年薪,差不多在30万元左右,如果有科研课题的话,每年拿到100万也不成问题。
一向低调的王端鹏过着平淡的日子,却做着不平凡的研究,他不希望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只希望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默默做出贡献。
上面提到的这两位状元,如今的工作和生活还不错,有幸福的家庭,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够成为高考状元绝非易事,所以很多家长都忙着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很多年轻学子也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将来在拼打.
自高考恢复的几十年间,已经诞生了很多的高考状元,但纵观全国的高考状元,有的混的风生水起,有的却压力重重没有什么建树,有的甚至过的还不如普通人.
比如2008年高考状元蒋国兵在多伦多自杀,此事曾轰动一时,也有的状元出国后只是在普通的化工厂打工,生活并不如意。那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人通过排名来看是否成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降了甚至会严厉惩罚孩子,用这样的因素来判断孩子是否优秀有没有意义呢?记得钟南山院士说过,千万别要求孩子样样都考100分,更别强求他们上清华北大等名校.
假如孩子只是考上一般的大学,但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就是成功的,如果孩子上了清华北大,却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那也是失败的。他劝大家不要迷信成绩,创造力才是最宝贵的素质。
很多教育学家建议,虽然上大学、上好的大学确实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家长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质和爱好来引导孩子,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有专家分析,有的人学历很高也非常优秀,但面对生活的压力,特别是在家庭或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懂得调整自我,轻者会情绪低落重的则会自杀,后果非常严重。
笔者认为,家长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压力时,如何来解压,如何在纷杂的社会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教育的初衷,这样的人生或许才更有意义。看到这里的你们是怎么觉得呢?
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何碧玉高考750分考上清华大学,一时,她也名声大噪,被视为学习的榜样,2004年何碧玉在清华大学生物系顺利毕业,同年她便赴美留学,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就读,于2009年,何碧玉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何碧玉完成了大学学业后,就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随之也选择在国外扎根发展,对于这样的决定,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因此人们对她这种做法的争议不断。
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前往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后面又进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担任一名助理教授。




























相关问答
招致非议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4-22 15:48
招惹出反对的意见。
14岁凭750分上清华的何碧玉,为何选择定居国外?
2个回答2022-12-01 10:51
因为她觉得在国外的发展前景更好,可以让自己的梦想更好地实现。
“天才少女”何碧玉,14岁以750分考清华,赴美留学后为何不归?
1个回答2023-01-20 08:10
这是因为她觉得外面的世界非常的美好,而且也觉得在外面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不愿意回来。
14岁以750分破格入清华,当初被誉为天才女孩的何碧玉,她后来如何了?
4个回答2023-11-25 03:35
高考在我们国家来说就是一个选拔人才的考试,也是一个能够寒门贵子的机会,所以很多人对于高考都非常重视。大多数的人为了高考寒窗苦读数十年,还不一定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但是在高中中也不乏一些惊为天人的...
全文
14岁女神童何碧玉,750分考进清华,选择留美发展,是不爱国吗?
1个回答2023-01-16 22:39
是的,她不爱国,辜负了学校对她的培养,也让很多人对她的行为吐槽。
14岁就考上清华大学的何碧玉,她的大脑是否比大人还要发达?
3个回答2022-12-20 02:10
如果14岁就能考上清华,说明他的大脑发育的非常不错,而且跟他的遗传有关系,他的智商非常的高,但是和普通大人的话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求适合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的参考书!
1个回答2022-10-02 16:43
范小辉的书还不错的
如何参与清华北大自主招生
2个回答2023-04-20 04:15
2018年自主招生学校报名形式:网上报名。考生需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或学校进行报名,同时在省教育考试院上缴报名考试费。自主招生主要就是为了低分考生开通的绿色通道。分数不高的同学都是可以考虑的~~
碧玉年华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4-10 23:52
女性的年龄别称: 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至出嫁-
碧玉年华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17 16:52
女性的年龄别称: 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至出嫁-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