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分享的孩子有哪些想法,究竟是不是小气呢?

2023-11-23 18:15

5个回答



一、孩子为什么不愿分享?

1.孩子的领土意识刚刚建立,难免产生过激反应

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曾阐述儿童敏感期这个概念。孩子的自我观念在幼儿时期逐渐形成,随后也会产生一种保护自己领土的意识。非我族类,一概不许入内。这种占有欲是一种原始冲动,在幼儿时期极为强烈,此时还没有成熟的理性去矫正这种冲动,所以面对旁人的掠夺孩子会产生强烈的反应。这种保护自我的冲动被表面化成了“小气”。

2.孩子由于力量弱小,迫切需要安全感

对安全感的追求是人内心的一种迫切需要。孩子由于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对安全感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所以对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上就会特别珍视,安全感激发占有欲,就像每个恋爱里的男女一样,孩子也会把他所拥有的一切据为己有,不愿与人共飨。

3.孩子思维直接简单,认同我的就是我的

孩子由于涉世未深,世界观还很单纯简单,非黑即白,他幼稚的脑子里还很难理解我的也可以是你的这种人类世界复杂的社交逻辑。他们本能地觉得我的就是我的,当他内心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时,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歇斯底里的去守护他所信仰的一切。

由此可见,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局限于他的成长阶段的。孔融让梨的桥段既是孤例,也是不可考的历史典故,兴许是后人敬仰孔融的品格所以急于寻找原因,然后逆向求导得出孔融四岁的时候就具备了大无畏的一心为人毫不利己的无私精神。教育孩子切忌捕风捉影,拿一些不可考的孤例去应对日常的生活现象。显然,不愿意分享和小气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二、不愿意分享和小气的区别:

1不愿意分享是幼儿时期由于思维尚未健全,所呈现的一种过激反应

他本质上是孩子在成长中所必经的一个阶段。从发现自我,到分别心,再到自我领土的建立,这是幼儿成长的科学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必然去寻求外部联系,来建立社交,逐渐理解人类社会的交换逻辑。

2.小气是指性格成熟后喜好占便宜 在公共消费中逃避支出的行为

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多与家长或身边的人言传身教,过于在乎自身利益等原因造成的,本质上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在社交活动中这种人也会逐渐被孤立,或者付出其他社交货币来弥补在公共消费中的隐身。



三、遇到孩子不愿分享的时候,家长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1.利用威权强迫孩子分享

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很严重的心理伤害,让孩子丧失安全感,幼小心灵的创伤总是影响深远,使得孩子在争取一些事情上患得患失,切忌在矛盾发生时,利用家长权威,迫使孩子丧失自己的领地,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

嘲笑讥讽孩子的行为

2.家长在面临孩子这种幼稚的领土意识时切忌表现出嘲讽藐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大吉,感受不到关爱,过早的体会到众叛亲离的冰冷感受。孩子们的情绪总是脆弱的,它会放大家长一些不经意的举动,进而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对自己产生怀疑,滋生自卑心理,说这无心,听者不断放大这种冷漠,进而击垮自信。

3.使用冷暴力逼迫孩子就范

“你一点都不乖,在这样妈妈不理你了,你看人家多乖,只是玩一下你的玩具,又不是不给你了”这种冷暴力会击垮孩子的安全感,导致孩子为了取得你的关爱,丧失自己的领土意识,在成长中慢慢就失去了拒绝了能力,逆来顺受,在交往中总是用失去自我的方式来赢得关爱。

面对孩子的护犊行为,家长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去否定这种行为。应当正确引导。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帮助孩子建立健全自我意识,乐于分享,在社交活动能坚守自我的同时,也积极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从而收获到真挚又平等的友谊。



四、家长应该怎么做?

1.尊重孩子的领土意识

当面对与其他孩子的争夺是,要尊重并强调孩子的领土意思,因势利导。告诉孩子,妈妈知道这是你的,别的小朋友呢只是玩一会儿,半个小时内就一定给你,他不还的话妈妈也会坚定地帮你拿回来,这种一条战线上的力量感会让孩子逐渐放下戒心,慢慢培养出分享的意识。

培养孩子也尊重他人的领土意识

2.过于强化可能也会助长孩子的领土权,进而滋生出扩张的欲望。在用别人东西的时候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玩的话需要征求别人的同意。树立你我他这种边界明显的意识,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尊重别人的利益,在另一方面也是树立平等的付出观,抑制占别人便宜心理的滋生。

3.引导孩子进行快乐分享

在出现分享这种场景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题,让孩子选择一样进行分享,弱化这种占有欲,并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言传身教,表达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让孩子意识到分享这种社会交换是一件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事。

孩子的世界里简单直接,我的很难是你的。别轻易掠夺,也不宜放肆取笑。那种简单直接的占有欲和物权意识我们儿时也一样固执,同时即使成年这种感觉也会不时出现,只是我们经过成长,学会了分享和交换,学会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更精妙的处世哲学。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尊重,他的成

当然不是小气。不愿分享是正常的,这是宝宝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物权意识,觉得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碰,作为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接受其不愿分享的行为。
不是小气。是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思,因为习惯的生活已经确定了无法交流。
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不是小气,内心的想法而是害怕。害怕父母打击,害怕被批评,害怕被嘲笑,内心叛逆,性格内向。
我觉得不是小气。这样的孩子比较自我,也有可能是对某一些群体不愿意分享,对于某一些群体,是愿意分享的。
相关问答
孩子总是不愿穿袜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3-15 08:42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孩子总是不愿穿袜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自然是喜欢模仿家里的大人,如果大人不喜欢穿袜子,...
全文
当孩子不愿分享或别人不愿分享给孩子时,我们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26 21:26
答:孩子的生活中少不了玩具,有玩具的地方就会有争抢。分享一下我家老大的真实案例:5岁的小跳带了新买的玩具下楼玩耍,一会儿哭哭啼啼的跑回来,跟奶奶说:XXX抢走了我的玩具,我要打死他! 本来在敲字的...
全文
我喜欢与别人分享我的故事,经历,但发现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愿分享自己的故事,只喜欢听。
1个回答2024-01-23 07:49
我不专业。你为何喜欢分享这些?是希望别人分享他的故事给你,还是觉得自己的这些很骄傲? 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故事可以分享给他人,除非对你特别信任。有些人有苦衷不愿意讲太多,毕竟不是深交的友谊。而且,...
全文
孔子不在家安享晚年,反带着一群学生四处跑,究竟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4:06
孔子不在家安享晚年,反带着一群学生四处跑,是为了宣传他的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晚年宣传自己的儒家思想是因为古人都会有立仕立世的想法,所以孔子在晚年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弟子到处跑。
剑灵韩服西洛剧情分享柳儿究竟是正还是邪
1个回答2022-11-07 01:40
醋酸纤维文丛平缓孔渭
孔子不在家安享晚年,反带着一群学生四处跑,究竟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14:54
孔子不在家安享晚年,反带着一群学生四处跑,是为了宣传他的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晚年宣传自己的儒家思想是因为古人都会有立仕立世的想法,所以孔子在晚年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弟子到处跑。 因...
全文
男人不爱你但他又不愿离开,究竟是为什么?
3个回答2023-01-11 20:00
可能是这个男人还没有找到好的下一个人,也有可能是这个男人想一直吊着你,所以才会不愿意离开,其实和爱你没有关系,你可以主动离开。
究竟是愿为双鸣鹤还是愿为双鸿鹄?
1个回答2023-06-03 12:58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
全文
如果你家有个总是喜欢分享自己东西的孩子,只是偶尔不愿意分享一次,你会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2-19 06:36
如果我们家有个行蚂返总是喜欢分享档饥自己东西的孩子物哪,我会很开心呀!很感恩的!只是偶尔不愿意分享一次,无所谓的!谁都有珍爱的宝贝,不愿与人分享的。这个再正常不过了,何况还是个孩子。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