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评价

2023-11-23 19:40

3个回答
可以去参考《国家课程标准》,方便透露你是哪里的吗?
教师观是要自己概括的,主要是要说是个教育家

学生观的版本有很多,只要点出学生是主体,意思对就可以

教育评价言之有理就可以了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与学生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教学不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话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也即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相关问答
当代幼儿教育评价观的演变?
1个回答2024-01-22 07:27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幼儿教育也是越来越难了。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即便是有二胎的,也是被父母爷爷奶奶宠大的。在教育现在的孩子,一定要时刻掌握孩子的心理。和孩子交朋友。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不...
全文
课堂观察的背景
1个回答2024-02-22 06:4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
《观书有感》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14 12:46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
全文
观书有感的背景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2 01:33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曰中流自在行。 宋代诗人作诗多议论,少形象,而朱熹这首《观书有感》(又名《泛舟》)却化议论为形象,启人思索,颇富韵味。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兴,...
全文
新课程教师观
1个回答2024-02-14 18:5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
全文
高途课堂好不好?求客观评价一下
1个回答2022-12-28 09:15
高途课堂是非常不错的
景观设计都学些什么课程啊?
4个回答2022-11-05 08:07
景观设计需要学习的课程有很多,比如说需要学习美术,包括素描或者是油彩都是需要学的,而且古代的园林景观的特点,还有现在的园林景观的特点,他们都需要学习很多。
同上一堂课 我们的价值观观后感急求
1个回答2024-03-13 18:41
                                          同上一堂课 《我们的价值观》观后感       3月5日是第54个学雷锋纪念...
全文
英孚教育课程价格表,英孚教育课程价格表哪里有
1个回答2024-02-05 13:13
其实实质上是按时间收费的。 一般你过去他们会帮你做一个测试看你目前的水平然后会问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水平。打个比方,假设你是零基础,想学到第十级,那么总共就是十还是十一个级别(不好意思,我忘记这个怎么算了...
全文
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6 17:20
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能的评价 发展体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体能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身体成分、心肺功能、柔韧性、肌肉力量以及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等。体能评价...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