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爱学生》摘抄

2023-11-23 19:53

1个回答
1、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如同绵绵春雨“润物细无声”,不在于轰轰烈烈,而是细微之处见真情。特别是对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平时爱冒险的,挑食的,体质较弱的,生活上有特殊情况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对这些孩子多一份细心地观察,体察学生身体的种种不适,理解他们因为生病带来的情绪波动,安慰、鼓励、疏解,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去爱他。

2、所谓,积小流以成江海。老师的爱细细绵密,才能汇聚成宽广深沉的大海。

3、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孩子的内心世界,简单而阳光,却也是敏感而脆弱的,尤其是那些残疾学生或有特别病史的学生。他们中,有的孩子身体机能有缺陷,智力低下、肢体残疾;有的孩子患上了一些比较严重、特殊的疾病,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病痛之中,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放肆”地玩耍,他们的内心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而自卑感容易导致形成个人偏颇的人格,这样的心理特质更需要老师特别关注。有些病残生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就读,希望孩子享受正常的教育。在普通的学校里,病残生与其他普通孩子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因此,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告诫我们必须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4、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基于自身的经验,凭借直觉来关怀学生,并没有注重个体差异,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在我看来,爱孩子就应该以尊重理解为前提,尤其是这类生理、心理不同于普通学生的病残生,他们自卑感强,比一般的孩子更加敏感脆弱,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对待这类学生,老师太热情,他觉得你是同情可怜他;老师太冷淡,他觉得你是嫌弃歧视他。因此,对他们的关爱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爱得科学、爱得具体,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5、我想,教育的最宝贵之处,是用情感育人,教室善意的一言一行最能激起孩子心中美好道德的萌芽。特别是当班级有体弱生和病残生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对班集体进行爱的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同学,有一颗怜悯之心。

6、用精神播撒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要“举手之劳”。

7、在儿童成长时期,优越感、自卑感在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兼而有之。因此,每个孩子都会努力争取成功以克服自卑感。爱,也让我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8、遇到班级有病残生,班主任难免有特殊情况无法分身,这时老师可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调动集体的力量,跟老师一起把正能量的行动坚持下去。这也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在我看来,每一次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一次教育契机,而如何把握这样的契机更在于教师的智慧。

9、对于孩子的教育,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会在处理问题时积极地思考,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允许同学们有不愿意帮忙的心理和行为。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实际上却有复杂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开放老师的心态,理解家长,尊重孩子,你要能够尊重他人不同的教育方式,找到他这么做的心理动机。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也是爱的艺术。

10、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积极心理暗示”对“过失生”的引导表达出一种整箱的积极的观念,才能激发他们的正向动能。借用这样的正向动能,四两拨千斤,引导孩子主动改正他们的错误。

11、阿德勒认为,所谓的“坏”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症状不过是他们在追求优越感时偏离了规范行为,教育的问题其实就是矫正人的心理缺陷。孩子的心是玻璃心,透明纯净也易破碎,他的脸面一旦被无情地撕开,自尊降到了零,那么他以后就会破罐子破摔;如果老师能帮他保密,和他拉钩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么他改错会比丢了脸面后改正要快德多。要知道,在失了自尊、颜面尽失的情况下,强硬地让他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最后是很容易导致他走向失败的。所以,我们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必须符合孩子的天性,只聚焦孩子过失的老师,便会对孩子充满了否定和失望,必然会表现出消极、抱怨的教育态度,而对孩子充满信任和期待的老师,则会表现得积极、乐观,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老师不会深陷问题的泥沼,所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必然开朗自信,在“自我诊疗”中获得成长。

12、教师这个职业有时候就像医生,医生治病救人,教师则矫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孩子的过失就像是小小的疾病,我们不能讳疾忌医,隐瞒包庇,更不能谈虎色变,夸大问题。作为老师和父母都应该珍视每个孩子的过失,因为学生犯错的时候往往是教育的最佳契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这时,学生潜在的问题就会暴露无疑,帮助学生找到并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问题所在,便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以学生的成长为目标,理解、尊重、信任,用真情换气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培育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

13、屡错生,对待这样的孩子,首先,教师应对其常见的错误进行界定,分门别类进行排序: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有的孩子问题较多,那么教师在帮助孩子时就要抓重点,以点带面。

14、对待屡错生,教师切勿对孩子的错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如果教师能抓住屡错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优点“小题大做”,教师的表扬和关注就能起到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树立屡错生的信心,纾解同伴关系。实际上,对于这些屡错生来说,一味地制止、警告、惩罚往往是无力的,即便有一定效果,教育的保质期也比较短暂,很快他们就会故技重施。有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有温度的。

15、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李镇西也提出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16、你真了不起!你会从书中的关键词找到印证,还能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类似的动物名哎哟,你今天发了言,你也会举一反三,桂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

你的脑子转得真快,一下子就想出了这么多。

你的思维很开阔,因为你说的都是很罕见的动物名。

哎哟,你也开动了脑筋。

哇!看不出,你要么不说,一说则一鸣惊人呀。

哇,好有趣的动物名呀!

同学们真可爱!桂老师真想把你们一个一个紧紧地抱一抱!

[if !supportLists]17、[endif]荣格说:“一旦你成功地进行了情感协调,获得了他人认可,你就会对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你们就会实现良好的互动。”

[if !supportLists]18、[endif]莫兰所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学习本身不应该是写在书本上的一个个静态的字符,而是在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if !supportLists]19、[endif]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互动过程,当孩子们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该倍加珍惜。

[if !supportLists]20、[endif]教师应该做长大的儿童,在孩子面前,教育者要有一颗童心,用童心去呵护童心,用童心去真爱童心,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情感教育。当孩子也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if !supportLists]21、[endif]在对待个性生时,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常常思考:“这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是什么样的?”“她对什么感兴趣?”“她对什么最厌恶?”“他有什么样的特长能够影响其他同伴?”只有把学生真正地当成个体看待,发掘每个个体的特质,才能做到理解学生。

[if !supportLists]22、[endif]实际上,每个孩子强势的心理背后都有脆弱的一面。当我们守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时,他们会更加依赖老师,接受老师的帮助,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对待他人。

[if !supportLists]23、[endif]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打水。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每天只能从河里挑回一桶半水。于是,那只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那只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经过两年的失败之后,有一天在河边,那只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装半桶水到家。”农夫微微一笑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裂缝,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上,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挑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听了农夫的话,那只有裂缝的水桶恍然大悟!原来,农夫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发掘自己的作用啊!

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长处,从而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门,快乐地成长在充满阳光的教育中,自信地走向未来。

[if !supportLists]24、[endif]“抓两头,促中间”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让每一颗金子都在班级里闪光,让普通生变得不普通,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引。指引意味着让孩子发现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获得满足感,体会到自身价值,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如果我们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却应该是通过挖掘他们的潜能,培育他们的人性,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让他们走向成熟,学会生存。

[if !supportLists]25、[endif]老师呀,不要把自己的架子搭得很高,让孩子望而生畏,时不时用些孩子的方式,拉拉勾呀,抢试卷,疯一疯,闹一闹,跟孩子打成一片,这样看起来疯狂幼稚的行为反而会拉拢老师和孩子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方能遁其步。”试卷大狂欢,扔菜团子

[if !supportLists]26、[endif]我觉得好的评语是有魅力的,它一定是孩子平时生活的刻画,是自我的再现,是绝对的“私人订制”;既有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赞赏,还应该对他的不足提出鼓励和殷切希望。当一个普通生看到这样的评语时,他能感受到来时对他的特别关注,因为老师的认可,他会更清晰地强化自己的优点,因为老师的关心,他会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日臻完美。这就是好评语的魅力和力量吧。鼓励则针对孩子的行为本身,承认孩子的努力,用尊重、欣赏的态度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

[if !supportLists]27、[endif]对于自卑生,教师需要觉察他的情绪,挖掘这种情绪的根源,以同情的态度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在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元地、多层次地、多方面地加以细心呵护。教师还可以发挥集体和同伴的作用,教师有意识地、不露痕迹地让他和班上脾气比较好、温和善良、待人和气的孩子做朋友。比如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这些孩子的前后座就不要安排那些说话大大咧咧、霸道。咄咄逼人的学生。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孩子良好行为的认可,补偿情感的缺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直到他可以开朗地和同学们交流、游戏、来往,逐渐可以和正常孩子打成一片。

[if !supportLists]28、[endif]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问道。他说:“童年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阶段。我们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要不断回到童年中去汲取力量。我们的很多经历变成我们性格的重要组成因素,变成我们生命的源泉。”

[if !supportLists]29、[endif]如果把老师比作一位琴师,那么一个班级就是一篇乐章。学生就是乐章中的一个个音符。琴师对于乐章上的每一个音符必须一视同仁,不因高音而偏爱,也不因低音而嫌弃。爱不是盲目的给予,爱要懂得解读心灵;只有读懂心灵的爱,才会让花儿绽放!

[if !supportLists]30、[endif]我们作为老师,对学生和他的家庭其实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关心他们,让他们看到一种美妙的可能。对于贫困生,老师无痕的帮助是最智慧的。

[if !supportLists]31、[endif]帮助贫困生,教师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经济隐私,我们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且,我们还应当理解他们及他们的家庭。孩子们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的经济隐私,安抚他们焦虑不安的心灵,他们才能够从教师的尊重与理解中获得被接纳、被肯定、被呵护的感受。教师的尊重与理解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的平等,还能够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所以对教师来说,当面对班级里的贫困生时,一定要谨慎地考虑自己的教育行为,帮助关怀孩子的同时要兼顾到孩子的自尊心,尽量地让爱不着痕迹。

[if !supportLists]32、[endif]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当孩子遭遇问题时,教师需要利用谈话找准问题的关键,将问题一一化解。教师的语言太过重复啰嗦,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语言太过教条,学生则易产生逆反心理,你让他做,他偏不做,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所以,不同的语言策略是谈话的关键。在与孩子交谈时,教师一定要放下自己的身姿,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鼓励孩子表达内心里最真实的声音;如果学生避而不谈,沉默是金,那么是否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谈起,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迂回引导,逐步聚焦问题呢;当孩子的情绪对立时,适当的幽默可以化解紧张的氛围,放松心理防备。有的老师过于强调自己作为教师的威严,一张嘴就是对孩子的批评和苛责,这样的谈话往往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不利于解决问题。

[if !supportLists]33、[endif]对待顽劣生,与其揭其短,不如扬其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建立变好的信心。

对待顽劣生,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总是抓他们的短处来说事,只会让他们越来越顽劣;要多用点心,发现其优点,以“长”克“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逐渐走上“阳光大道”。

[if !supportLists]34、[endif]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

过失生,爱在宽容,屡错生,爱在启迪

学困生,爱在鼓励,向师生,爱在珍惜

背师生,爱在主动,个性生,爱在尊重

普通生,爱在指引,自卑生,爱在补偿

单亲生,爱在守护,流动生,爱在平等

贫困生,爱在无痕,超常生,爱在点拨

顽劣生,爱在扬长
相关问答
摘抄摘抄
1个回答2023-08-09 10:07
感动是上天赐予人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它让我们的生命拥有了温度与色彩。不会感动的人,灵魂是枯涩的,缺乏感动的生活是麻木的,失去感动的生命当然就是苍白的。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
全文
摘抄好段摘抄 急!!!!!
1个回答2022-12-23 03:35
到好词好句吧看看
摘抄本摘抄的格式
2个回答2023-08-05 17:48
摘抄本摘抄的格式是什么样子?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作者,书名.可以写读书摘抄卡的)
1个回答2023-01-03 20:45
双休日策划组舒服
小学,优美的文章摘抄本摘抄。
1个回答2024-02-17 00:00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
全文
美文摘抄励志美文摘抄
1个回答2023-08-17 07:12
去看《哲思》
《老子的智慧》精彩内容摘抄
1个回答2023-08-19 06:06
儿物各有开端;有的尚未开始,有的虽开始却未曾显露,有的连“导致开始”的事理都不曾具有;有的说言语是实有的,有的说它是虚无的,有的不曾说出“言语有无”的争论,有的连“言语是实有或虚无”的念头都不曾起过。...
全文
摘抄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08 03:15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 ,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摘抄一个关于意外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5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
全文
摘抄有题目好词好句有感想
1个回答2022-11-27 00:21
好好学习,天天先上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