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认知是孩子的起跑线----听樊登老师演说有感

2023-11-24 01:09

1个回答
      10月19日,樊登老师来宁波,做了一场演说,最后留了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讲亲子教育,受益匪浅。

      亲子教育是现在有娃家庭普遍关心的问题。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

      生活中,我们有没有时不时上演秒变后妈?我反思自己有,而且还经常在继续。回想昨天晚上,临睡前嘱咐女儿快点到卫生间洗澡,我在里面等着她。眼看着她已经在脱衣服准备,心里想着过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可是直到我洗完一件T恤,她都没有来。我就急了,女儿在我又一次催促下跑进来,一看我脸色变了就略显紧张。

      我却趁势跟上“妈妈不是叫你快快来洗澡吗?你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来?”   

      “妈妈,我怕我说了你会生气。” 

      “我已经生气了,你说你干吗去了?”

      “我,我有点忘记洗澡这件事情了,自己在玩臭美……”

      “楠楠,任何时候你都要问问自己,现在应该是要去做什么事?想明白了然后就立刻做,好吗?”

      “妈妈,我知道了。”

      我就这样又上演了秒变后妈,其实估计这样的场景每天都有。而且有那么一会儿还感觉自己传导给孩子的观念挺正的。可其实,真的处理得好吗?心里有一丝隐忧。

      樊登老师说:所有你认为莫名其妙的事都是因为你不知道。很多我们家长不经意的表现,其实是我们潜意识里面某些秘密在作怪。所有不能说的秘密都会变成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耻辱,继而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跟孩子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怪,我们是想告诉孩子:这事不怪我,跟我没关系;其实是跟孩子推卸责任。那么我们这么急着跟孩子划清界限撇清自己的责任真的必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很有可能是我们小时候在原生家庭被这样对待过,然后我们也理所当然地传承继续。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好笑是不是?我想,这也是父母该有的认知之一,知道自己对孩子说的话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孩子来说,犯错再正常不过了。当孩子犯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小错误时,家长健康的心理反应应该是感觉很萌很好笑,并且愿意跟孩子一起去探索,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一犯错,没有达到家长的心理预期,就瞬间变为咆哮体。

      回想那天刚听完樊登老师的演说,陪着女儿逛美食街。孩子手里拿着流汁状的酸奶,边走边看把握不了平衡,一共倒出3次酸奶,她那么爱惜的美味倒掉了一半还多。那一会看着她自己也觉得很可惜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可爱,丝毫没有责怪。后来女儿回忆起来就记得妈妈看她酸奶倒出了觉得很可爱,而不是妈妈义正言辞地在她耳边说教。每个孩子都是希望自己是好的。以上两种方式,在我女儿身上我相信是前者效果更好,她也不会因为我没责怪她而一直学不会拿稳酸奶,而是会在愉快没有压力的回忆中一次次更加小心防止倒掉。

      打造简单体系的过程就是不断纠错,在于是否足够精益求精。但孩子的成长是复杂体系,人的动力来自内心和头脑,没有简单的程式可参照。要学会点亮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了不起有力量。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神助攻,而不是猪队友。

      樊登老师给到我们助力孩子成长的3大支柱。

      一是给到孩子价值感。经常对孩子表示感谢,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用,有能力解决问题,是个有价值的人。盯作业,其实是对自尊体系自律性被破坏。孩子会认为没人盯的时候,我就可以不做作业,因为我自己没有能力可以管理好自己做作业。父母的话和爱反而成为了对孩子的诅咒。

      二是给到孩子爱。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长大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是因为心中有爱。孩子体内的能量,则来自父母的爱。缺失父母的爱,孩子会有各种不正常的表现。比如成瘾性人格多半是因为父爱缺失孩子心里没有力量,要去寻求外部力量和支持。那么如何给到孩子正确的爱?对妈妈的忠告是不要威胁孩子。比如动不动就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缺失资格感,会认为自己没有幸福快乐拥有美好资格。对爸爸的忠告则是不要交换。比如跟孩子说考试考得好,就带你去怎样怎样,要是考得不好,就都取消。孩子就会觉得爸爸爱的是成绩而不是孩子,进而会对成绩有敌对情绪。这样的过程也是家长把学习变得无趣的过程。想让孩子对学习有正确的态度,父母首先要改变,不要觉得学习是要死要活的事情,放轻松些,孩子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樊登老师说他从来不给孩子任何学习方面的奖励,他儿子自己就知道:学得好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三是终身成长心态。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我不怕犯错,不怕被批评或嘲笑,因为每一次都是我成长的经历。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千万别这样,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因为没有人如你以为的那样关心你,只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潜力就好。让孩子有终身成长心态无疑是应对人生种种困扰的良药。

      照樊登老师的话说,如果养育孩子的过程觉得很费劲,那一定是方法错了。先学习方法,再去正确地做事,既愉快又有效。他带儿子特别轻松,孩子特别优秀,亲子关系特别和谐,那是因为他在孩子3岁前就几乎读完了所有关于育儿的书。

      对孩子来说,一辈子只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前者处理得好,后者自然就能好,孩子就能处理好与全世界的关系,享受他的人生。这不正是我们所有家长梦寐以求的吗?所以,从当下开始,做个爱学习的父母,提高自己的认知,愉快有爱地去陪伴孩子成长吧!
相关问答
樊登的父母为什么离婚
1个回答2024-03-15 04:34
樊登的父母离婚是因为没能做到步伐一致。樊登了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他说,父亲一直是个不愿麻烦子女的人,对于离婚原因,是因为双方在感情都互相迁就但一直没能做到步伐一致,所以选择了离婚,而樊登的父亲在和母亲...
全文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身为父母的你应该怎样做
1个回答2024-03-09 14:21
一定意义上,孩子是你的映照,他就是缩小版的你,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身上形成印迹,会在不同时期显现出。一个整日不思进取浑噩度日的家长,单凭说教无论如何都不能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一个整日吊儿郎当脏话满...
全文
樊登读书会中樊登主要讲哪方面的书?
1个回答2024-01-29 04:42
樊登带你把书读薄,一次学透终身受用的经典畅销书。台湾奥美曾经有一句广告词,扎中了无数人的恐惧: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仰慕那些知识渊博的人?他们的智慧就像镜子...
全文
樊登讲书和樊登读书区别
1个回答2024-03-04 20:37
樊登讲书和樊登读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以下区别是樊登讲书指的是樊登历拆老师在讲解书籍的过程中,通过对书籍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籍的内容。樊登讲书通常会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全文
樊登写的书有哪些 樊登读书会必读十本书
1个回答2024-02-01 21:55
1、《少有人走的路》;“佛说:万物皆空,空并不是没有,其核心是法无自性”,自律和爱是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2、《正念...
全文
欢乐颂樊胜美父母来了是第几集
1个回答2023-06-24 07:30
二十八集,我正好看到
樊登读书是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1-31 20:19
樊登读书是由樊登于2013年发起,同年10月正式成立。樊登读书以“帮助哪些没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籍的精华内容”为目标,以”每多一个人读书,就多一份祥和”为愿景...
全文
听樊登读书的人都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1-22 14:17
爱看书的人,心里有故事的人,不过我觉得还是自己去看书,领悟到的会更深刻。
樊登说过的4句话,其中有一句什么事最好的修行
1个回答2024-02-17 01:40
樊登,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工学学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获得过全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冠军 ,全国大...
全文
樊登读书为什么不能听全书
1个回答2024-03-05 05:12
可以听全书。 种办法是,樊登读书会,会有一个针对新人有个免费七天的会员卡,只要你用你的手机号注册,就可以免费七天听全书。但是每个号只能注册一次。 种办法就是你身边是否有樊登读书会会员,如果有节假日,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