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39孔子因材施教

2023-11-24 03:44

1个回答

1. 孔子因材施教 全文翻译

孔子常教导学生要言行一致,不可巧言令色。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

“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

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他们都需要你去照顾,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孔子恐怕子路还未孝养父兄,就去杀身成仁了。

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先生!我从您这里听到的那些仁义之道,就应该立即去实行吗?”

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这下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

“先生!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不何以马上就行。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请教先生?”

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

冉有的懦弱在《论语》中也记载,冉有曾在权臣季氏的手下做事,季氏为人聚敛暴虐,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不但不敢去劝上司季氏,反而顺从季氏的意愿,为他“聚敛而附益之”,气得孔子大骂冉有“非吾徒也”!并发动学生“鸣鼓而攻之”!如果冉有能够听从孔子的教导,坚持仁义之道,那就不会做出助纣为虐的事来了。

2. 孔子因材施教的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有一次,空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的走进来,大声的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的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有悄悄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的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么?"

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的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忧郁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3. 孔子因材施教古文的注解和翻译

《孔子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一文。

《孔子因材施教》注解:

斯:就

诸:放在句中,解释为“之于”

也:是否

兼人:好勇过人

敢问:冒昧地问;敢:表敬副词

由:指子路

赤:即公西华本人

求:即冉有

退:指做事缩手缩脚

《孔子因材施教》翻译:

有一次孔子讲完了他的课,回到了他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拿了一杯水。这时,子路跑了进来,大声问老师:“先生,如果我听到一个正确的想法,我能马上做吗?”孔子看着子路,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你的父亲和兄弟,你怎么能听到,怎么能做到?”

子路刚出来,另一个学生冉有就悄悄地跑到孔子跟前,恭敬地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了正确的想法,我应该马上做吗?”孔子立即回答:“是的,应该马上实施。”冉有离开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你是怎么回答同一个问题的?”

孔子笑着说:“冉有性格谦虚,做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果断行事。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建议他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

《孔子因材施教》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扩展资料:

《孔子因材施教》创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相关问答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1-24 04:11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同样是一个“仁”。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2-07 14:36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3:4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2-11 04:53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3:09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销好局。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02 02:3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1:17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7 09:51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如下: 一、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8:19
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事例: 1、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