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孟母为了孟子三迁,还有哪些为了孩子教育而做出改变的典故?

2023-11-24 08:09

5个回答
岳母刺字,金人骚扰边境,岳母有心中有大我,鼓励他去报效国家,并且在他的后背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字。

为人父母所付出的每一份辛劳和汗水,都是为了给在子女创造优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投入和付出是无以复加的,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炒出天价学区房,如此种种无非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不过除了孟母三迁之外,其实历史上还有其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说到的就是欧阳修老先生的童年轶事,据说家境贫寒的欧阳修四岁丧父,独自抚养幼子的母亲无力承担读书的费用,无奈之下就用芦苇杆作笔在沙地上教孩子作画识字,而欧阳修能够成为一代大家,很显然跟这段母亲坚持下来的教育经历息息相关,这也是画荻教子这个典故的感人之处,说明即便没有优越的无知条件,只要用心同样能够教育好孩子。

其次当然是人尽皆知的岳母刺字,虽然当时的岳飞刚刚十五六岁,还不具备战场杀敌的成熟条件,但面对金人在边境的不断骚扰,开明大义的岳母便激励自己的孩儿赶赴战场保家卫国,为了体现自己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直接在岳飞的背部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种国仇家恨层面的教育,同样体现出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深明大义

短短两个历史典故,虽然不能说明两位母亲何等的伟大,但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让人铭记的历史人物,便是对母亲呕心沥血付出精神的肯定,其实作为教育方式两个典故是各有特色的,但作为孩子来说能够接受到母亲的谆谆教诲,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家国天下层面都是收获颇丰的。

其实就是想要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能想到的就是岳飞的母亲,对岳飞背后刺字,然后岳飞比较爱国。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孩子而陪读,无论多远都愿意。
相关问答
孟母三迁我思我悟同学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使孟子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带着年幼的孟子三
1个回答2024-01-29 15:25
(1)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2)启示:母亲尽她最大的努,我们要尊敬父母。
关于孟子的简短故事(不要孟母三迁)
1个回答2022-12-20 18:55
孟子对语梁惠王
孟母三迁 文言文
1个回答2024-01-23 04:43
【释词】 常嬉于墓间之事 【嬉】游戏,玩耍。 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街卖】在街上做买卖。 复徙居学宫之旁 【徙】迁移。【徙居】搬家。 【译文】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
全文
类似孟母三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9:17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祖光院士,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他一次次搬迁办公室的经历中,让人体会到他一片淳淳之心。 马祖光为国防光电子技术发展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全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8:08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
全文
类似孟母三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02:27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祖光院士,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他一次次搬迁办公室的经历中,让人体会到他一片淳淳之心。 马祖光为国防光电子技术发展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全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能让我们想到哪个八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0:22
孟母三迁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八字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13:39
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其他内容如下: 1、苟不教,性乃迁...
全文
求一篇孟母三迁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2 17:37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吃饱穿暖之外, 还要言传身教,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周围的人...
全文
孟母三迁故事全文及出处?
1个回答2024-02-16 15:33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故事原文   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故事原文   昔...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