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美国对越南发动战争期间,美国400百多所大学罢课,其中有著名的哈佛大学,10万学生直捣

2023-11-24 16:48

2个回答
1964年东京湾事件爆发,国会通过了东京湾决议,通过授权总统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击退对美国部队的武装进攻,从而使得当局获得了将越南战争升级的自主权。东京湾决议之后,越来越多的部队和资金投入越南,此时的“美国开始出现了一系列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介入越南事务是否是明智之举,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

反战声浪呼之欲出。而爆发于1965年的学生运动才算正式拉开了长达十年的反战序幕。学生们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参与辩论以及举行“宣讲会”(teach-ins)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3月,密歇根大学的学生掀起了反战运动,第一次通过宣讲会的形式讨论如何反对越战升级。这种新型的反战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风靡全国,多所大学举办了类似的宣讲会,在校园内外宣传反战思想。与此同时,全国性的组织“寻求真相行动小组”在全国高校中展开行动,参与宣讲会,举行反战辩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965年4月17日,学生们在“学生争取民主社会同盟”(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简称SDS)的领导下,在华盛顿举办了全国性质的宣讲会,并向华盛顿进军。学生们提出从越南撤军的口号,他们在请愿书中写道:“我们相信对于升级的唯一选择是,美国从越南撤军。我们相信对于南越的民主和发展的唯一机会是,通过谈判解决战争。”

同年10月,在SDS的支持下,“由各团体组成的“越南日委员会”,发起了有上千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反战活动,要求美国马上撤离越南,承认南越民族解放战线,并弹劾约翰逊总统。”反战运动渐入高潮。

1967年,反战运动走向高潮,学生们大规模走出校园,通过各种激进的形式表达停战意愿。4月,以学生为主力军的十万人在纽约进行反战游行,呼吁停止战争。5月,两万人在向华盛顿进军,发誓不投任何支持越南战争的候选人的票。焚烧兵役卡也成了学生反战的重要方式,戴维·米勒首次公开焚烧自己的兵役卡,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效仿,1967年5月,数百名大学生在纽约市中央公园当众烧毁自己的兵役卡,表达对政府征召大学生入伍的抗议。10月,大学生发起了“停止征兵周”,数以万计的示威者进军“征兵指导中心”,与警察发生了冲突,“他们以各种街头杂物作路障,手持防护工具,将前来镇压的防爆警察团团围住,迫使恐慌不安的警察全部撤退”。10月21日,60年代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出现在华盛顿,参加学生人数达十万人之多。面对防暴警察和催泪瓦斯,示威者毫无畏惧,甚至有人冲上五角大楼前的升旗台,升起了越共的旗帜,以示对越战的抗议。而自1968年开始的学生反战运动已经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暴力革命的道路。

1969年,学生反战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SDS的组织规模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大学生暴力运动。据统计,1969年全国大约有300所高校发生了各种暴力事件,大约有1/3的大学生卷入其中。每天平均有发生两起事件,包括纵火、爆炸、罢课、占领校园等各种形式。而随着美国在中南半岛的进一步扩张,尤其是尼克松下令出兵柬埔寨,“激起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抗议活动,这次活动有一百五十万学生参加,波及美国两千五百所大学的半数。”参加示威的学生达到了在校大学生人数的60%。

然而正在学生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学生运动的领导中心SDS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新旧领导人在学生运动发展方向和具体行动上分歧不断,导致了SDS内部的分化,也使得其盟友逐渐与其分道扬镳,同盟中的女权运动者、黑人运动者、工人、大兵等都逐渐脱离了出去。SDS内部新老左派之间的斗争日渐剑拔弩张,1969年6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两派彻底分裂,两派内部又不断再次分裂,分裂出众多政见各不相同的派别,众派别各执己见,难以调和,因而在领导学生运动上往往力不从心。而分离出来的另外一些小派别,“自视为革命先锋,脱离了学生、青年工人,过着嬉皮士的群居生活,在政治上日渐孤立,终于在1972年转入地下,消失了踪影。”而曾经活跃在反战运动中的青年领袖也纷纷离开了运动,抛弃了曾经的信仰。SDS的分裂,象征着整整一个时代的学生运动高潮的退却。在内忧外患的窘境之下,加之越南战争的逐渐降温,学生反战运动开始走向低谷,并于七十年代中期最终消弭。

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与其他阶层的反战运动以及同时代的其他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为美国社会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名曰“六十年代精神”。这种精神广泛渗透到美国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中,悄无声息的改变着美国的社会文化。

  60年代是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一个年代。反战运动、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运动等各种运动交织在一起,社会上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基于对社会动荡的不安,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美国青年人中出现了摒弃现存的社会价值而谋求一种虚无的回避现实的生活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一股强大的反主流文化开始出现,并贯穿了整个60年代,使得这个时代“指导个人和社会行为的所有道德规范都受到了攻击”。

总之,青年学生的反战运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六十年代精神”的一部分。同时,反战运动对六七十年代的黑人运动和妇女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激进的行为和纲领,无不鼓舞着后来的社会运动者。
法不责众,人多胆大
相关问答
三国小说400百万字以上
1个回答2023-04-21 00:23
三国之卧龙逆天
四年级上册18课争吵的读后感400
1个回答2024-03-13 12:30
  今天,我看了《争吵》这篇短文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学会宽容。想到此,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次小矛盾。   记得那一次,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一窝峰似地飞了出去,而我却坐在教室...
全文
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一百万有10个多少,10个多少是一百万。一亿里面有多少个万
1个回答2022-12-30 14:17
答案分别是十万、一亿、十万、一千万、一万个 你可以对照一下看看对不对
10个一万是______,______个十万是一百万,______个一百万是一亿.
1个回答2023-01-04 22:53
解;万和十万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它们的进率都是“十”,所以10个一万是十万. 十万和百万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它们的进率都是“十”,所以10个十万是一百万. 因为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
全文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1个回答2024-05-18 19:34
百年战争中有名的战役有 克雷西战役 1346 年8月,英军登陆,在克雷西地区爱德华三世以少数兵力排成类似鹤翼的阵型,骑士全部下马,利用长弓的优势大败法国以重装骑兵为主的军队,从此法国门户大...
全文
10个十万是几,10个一千万是什么,一百万包含什么个万
2个回答2022-10-24 23:46
10个十万是100万; 10个一千万是1亿; 一百万包含100个万。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就是一千万.…______.
1个回答2022-11-29 23:43
因为一千万里有10个一百万,所以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就是一千万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百家争鸣”开始于哪位思想家的什么著作?
1个回答2022-11-26 01:10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
直捣黄龙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18:39
岳飞直捣黄龙是指直抵黄龙府。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的郾城大破金兀术。随后,岳飞进兵朱仙镇,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连战连捷,发出“直捣黄龙”的豪言,表达了...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