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共情”,会成为人格的“缺陷”,父母真该重视了

2023-11-24 18:29

1个回答

小刘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在外地打拼,很多时候都觉得力不从心,但是每次她都用孩子鼓励自己,这才坚持了下来。

但是女儿对于小刘的辛苦却是毫不知情的,渐渐的,小刘也开始有些心酸,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被孩子看到,没有被孩子珍惜。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甚至让小刘产生了一种,自己花钱养了一个白眼狼的想法。

因为轻信他人,小刘损失了很大一笔钱,因为这样的失误,小刘近期一直都陷入不好的情绪当中。但是女儿丝毫没有注意到妈妈的问题,反而不断地问妈妈要钱。

小刘心力交瘁,告诉女儿自己出了这样的问题。没想到女儿却只回了一句:“你自己不小心,能怪谁呢?”说完之后,仍然是催促小刘 给她 钱。

女儿的这种做法让小刘伤透了心,在和好友聊天的时候,小刘提起了这件事,伤心地感叹道:“我怎么生了这样一个白眼狼。”朋友听完小刘的话之后,也是义愤填膺,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却询问小刘,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白眼狼”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像家长想象的一样,是不孝的证明,而是因为孩子没有共情能力。

比如你看到新闻中,年迈的父母被孩子抛弃,你会觉得很伤心,想要帮助他们。这种伤心和同情不一样,是来自你将自己放在和这对年迈的父母相同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可以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格塑造的主要成分 。缺乏共情能力,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没有共情能力,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第一,社交受损

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共情能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缺乏共情能力,会被人误认为是一个冷血的人, 对于孩子的正常社交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 情感 认知障碍

缺乏共情能力,让孩子无法正确地理解他人的 情感 ,不管这份 情感 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他人的。孩子产生 情感 认知障碍, 很可能变得无法正常地回应他人的感情,或者完全不理解某种感情的意义, 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甚至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好的偏见。

第三,性格问题

缺乏共情能力,也许一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小问题,但是随着这种性格逐渐的地发展,很可能让这个小问题慢慢的变成大问题。

孩子逐渐习惯这种不需要带着同理心生活的方式,对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产生共情的情绪,以致于改变孩子的性格, 让孩子真的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第四,成为沉默的帮凶

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在成长中很可能变得越来越冷血无情,在面对很多不正确的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沉默, 成为一个看客帮凶,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帮助他人。

而在更多的时候,孩子都把自己放逐在所有人的社交之外,没有朋友,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得不到他人的帮助,或者得到他人的帮助,也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没有感激之情。

缺乏共情能力会给孩子带来如此多的问题,相比不少家长都会觉得非常吃惊吧。因为很多家长可能还不了解共情能力是如何养成的,毕竟自己在小的时候,可没有被家长特意培养什么共情能力,这是不是说明共情能力其实是先天性就具备的呢?

但是实际上 ,共情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也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所以家长要重视关于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向孩子展示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对于人的情绪没有太大的印象,甚至说,孩子对于他人的情绪没有准确的感觉, 父母的伤心和自己的伤心,在孩子的脑海中是不一样的感情。

如果父母总是隐忍、伪装,孩子在这种虚假的环境下长大,就无法接受家长任何的情绪,慢慢的,也会失去共情的能力。

所以父母要适当地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对家长的感情产生共鸣感 ,主要是让孩子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能够让孩子把他人表达的情绪,和自己表达的情绪联系起来。

2,以身作则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想要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表现,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共情能力的意义和正确的表现方式。

比如家长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主动地帮助他人,再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引导孩子去思考。

3,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所谓的共情能力,其实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换位思考, 了解他人的感情,才能去更好的和他人相处。

教会孩子换位思考,也能让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因为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只想着自己,在很多需要配合的事情上, 也能够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者帮助他人。

4,让孩子思维更开阔,格局更大

有些时候, 思维也会局限一个人的共情能力, 因为生活在狭窄的环境当中,身边的人都是一样的性格,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的思维不够开阔,很多时候都会有点自私,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想到更长远的地方。

所以,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见世面,让孩子的格局变大,这样一来,孩子对人和 情感 的认知,也会越来越强,自然也就会培养出自己的共情能力。

其实共情能力很多人都是拥有的,但是说到特意去培养,大部分人又开始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因为很多情况下, 人类的共情能力是如何产生的,自己也没有办法说清楚。

但是 孩子没有共情能力,绝对不是孩子本身有问题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塑造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需要家长的刻画。所以孩子没有共情能力,家长要先考虑自己的问题,考虑自己是不是遗漏了这方面的教育。

共情能力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自身也需要注意这一点,不要以为孩子自己可以学会就放松警惕,共情能力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也许一开始,孩子只是缺乏共情能力,但是家长不加以注意,慢慢的就会演化成真正的冷血无情。

共情能力从另一种方面来说, 也是来自于孩子内心的善良和同理心, 因为在生活中能够考虑到别人的想法,能够去理解他人,这样孩子也能生活得更加快乐。

家长也需要共情能力,不仅仅是在面对别人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加需要,共情能力能让家长更好的和孩子沟通, 让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想法。

但是现在很多的家长在 面对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就充满了同理心, 动不动就心疼人家的孩子多么辛苦, 一转到自己孩子身上,就失去了这种共情的感觉 ,认为所有的磨难都是孩子必经的。

想要孩子感恩于自己的付出,父母就要找到一个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并且永远不要忽视交流的重要性。 想要让孩子能够跟自己共情,父母就先从自己做起吧。

相关问答
从小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孩子会养成怎样的性格缺陷?
1个回答2024-02-11 07:34
从小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孩子有很多会患有“缺乏父爱综合症”。这样孩子成年后出现神经质、精神病或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外人看来就是性格缺陷。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
全文
缺少父爱的孩子有哪些缺陷?
1个回答2024-02-01 06:15
缺少男子气概~没有了父亲的男人的性格影响到~
我那有缺陷的完美父亲讲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24 13:41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这个不是很清楚 本人才疏学浅 建议楼主看看其他人知不知道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小缺父爱母爱的女生句子?
1个回答2024-01-24 16:50
1、爱就像是独角戏,只有我的追寻,却总是无法得到父母的回应。 2、我的梦那么的不回完整,却已经早答早在孤独中醒来,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3、爱是什么?从家庭中我寻找不到答案。 4、...
全文
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人会怎么样啊?
1个回答2024-02-08 22:10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
从小缺父母爱的孩子心理?
1个回答2024-02-22 07:45
正因为他们从小缺失父母的爱,因此他们比别人更渴望得到爱。他们为了得到人们的爱,一部分人就养成了讨好性人格特点:给朋友送礼物,夸赞朋友,帮助朋友做事,他们希望通过做这些事来赢得朋友对他的赞美和久违的爱...
全文
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1个回答2024-02-20 03:21
你好 朋友 缺少父母关爱确实可怜值得同情。但长大后的表现还是要看他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没有父母关爱下会变成啥样。现在好多留守儿童其实也跟没有父母关爱的差不多。有些没有父母关爱的有...
全文
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小孩子会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3-17 15:16
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自卑
被父母的“打击”伤害过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缺陷?
4个回答2022-12-03 05:04
长大后孩子会有的缺陷:1、自卑。2、不敢和陌生人说话。3、在工作中不敢争取机会。4、不敢和异性交往。5、害怕麻烦别人。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