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给孩子起绰号

2023-11-25 09:20

1个回答
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总可以听见有些孩子有一些特殊的称呼——胖胖的孩子多被人和猪联系在一块,戴了眼镜的孩子常年抛不开“四眼”的称号,个子高的孩子总是小伙伴中的“竹竿”,瘦小的孩子被同学一口一声的叫做“豆芽菜”。大人们看见,大多对此忍俊不禁,认为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玩笑,彼此起个绰号以示亲昵,可实际上,起绰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校园霸凌的一种表现,任其发展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嗯哼就曾经在参加某综艺节目时提到自己被起绰号的经历:因为自己姓氏杜的原因,嗯哼有了一个绰号“肚脐眼”,不少同学甚至会当面叫出这个绰号,被起绰号的嗯哼表示“听了之后感觉很奇怪,心里非常不舒服”,然而嗯哼心里的难过并没有同学停止这一行为的理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的嗯哼只能把这件事情憋在心里。
成年人有了较好的心理承受力,在面对绰号时,想法也更加成熟,甚至有的人将绰号和昵称看作是一种东西,认为其无伤大雅,无关痒痛。但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弱,认知还在发展阶段的孩子来说,被起绰号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甚至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损伤。

起绰号也是一种校园霸凌行为
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霸凌的定义是: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校园霸凌不单是指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心灵造成伤害也属于校园霸凌的范畴。尽管有人在幼年被起绰号后,长大仅把它当成童言无忌的回忆,一笑了然。然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小时候被起绰号的经历却会成为一道阴影,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如影随形。因为小孩子起绰号时,虽然的确存在从表示亲昵的角度来起称呼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孩子们把生理缺陷,个人缺点等作为起绰号的出发点,起一些侮辱性的歧视性的绰号,无疑,这对于被起绰号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起绰号是一种语言欺凌,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1、绰号是造成孩子自卑的一大因素
前文说到,绰号的来源大多数是孩子的生理缺陷和个人缺点。当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被起成绰号,一次次的喊出来,对于被起绰号的孩子来说,每一声绰号都是嘲笑自己的缺陷,放大传播自己的缺陷,久而久之,孩子会忽视掉自己闪光点,眼中只剩下自己的缺点,从而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绰号会产生一种标签效应,孩子不知不觉会朝着绰号所代表的标签中的样子迈进,最终成为一个自卑的人。

2、孩子因为被叫绰号而产生攻击性
在嗯哼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孩子被叫绰号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希望周围的人停止叫自己的绰号。但是正如嗯哼的伙伴不会因为嗯哼心里难受就停止叫他“肚脐眼”一样,被叫绰号的孩子也会遇见无法摆脱周围人叫自己绰号的情况。有的孩子面对此种情况会像嗯哼一样选择默默的积压在心里,独自消化。但也有一些孩子会因为无法解决这个困境而产生过激行为,与起绰号的同学大打出手,或者也学着给别人起绰号,整个人变得攻击性十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不利于自己人格的发展。

3、孩子会出现厌学情绪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内心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更是把这种本能发挥到了极致。当孩子在学校被同学起了绰号时,不愉快的感受会留在孩子恶毒潜意识里,建立一种学校与起绰号带来难受感觉的连接。当孩子一想到学校时,对于被叫绰号的恐惧感也随之而来,孩子会本能地想要躲避,不想去上学。

解决起绰号问题的最佳方式并不是家长和老师的介入
孩子被起绰号时,最先告诉的就是家长和老师。很多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被起绰号后,第一反应也是找老师解决。家长们会有这样一种思维,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找老师就可以了。老师针对这种情况,也的确会作出处理,批评教育给别人起绰号的孩子。但是这种解决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不久后起绰号的孩子们又会卷土重来,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孩子认知发展的必然
孩子正处在认知发展的阶段,发散性思维比较活跃,这就导致了他们有一种冲动想要将接触到的新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起绰号无疑是满足他们这种需要的一个绝佳行为。在给同学起绰号时,他们往往会抓住同学的某一个特点进行加工,当绰号最终被叫出来并且获得了周围同学的认同和附和时,他们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而不会理解被叫绰号的同学的痛苦,即使经过老师的提醒教育有了短时间的克制,不久后还是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将一切抛诸脑后,继续以起绰号为乐。
2、孩子的报复心理
小孩子的是非善恶观是简单而鲜明的,有时候他们的行为全凭他们一时的主观判断,因此,当他们因为起绰号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会迁怒于同学,产生报复心理,认为自己“被人冤枉告了状”。接下来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的为别人起绰号。

帮助孩子自己化解绰号问题
我们都听过这句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孩子起绰号这一问题上,家长老师出面解决化解只是给了孩子解决一时之忧的“鱼”,并不能护孩子一生周全,反而还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只有教会孩子如何自己化解矛盾与烦恼,才是教给孩子解一生远虑的“渔。”
1、认同孩子的感受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贾姆士也说到过:“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
当孩子被起绰号时,心里难受,会选择向家长倾诉,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的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切不可用大人的思维去看孩子的问题,抱着无关紧要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去调侃苛责孩子。这样做,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孩子的对立面,孩子寻求不到安慰,会产生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加剧内心受伤害的感觉,让孩子以为自己被起绰号是理所应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孩子讲述自己类似的经历,使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支持被理解的。

2、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特点变成力量
任正非接受节目《面对面》采访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言论:“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成一个高桶了。”
人无完人,与其让孩子一直为自己的不完美耿耿于怀,倒不如帮助孩子发现先自己的特点,加以培养,使之成为超越同龄人的优势。只有帮孩子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孩子才能拥有对一切嘲笑讽刺淡然处之的心境,不会再为别人的玩笑所伤。
3、帮孩子用幽默的态度看待问题
柴静的《看见》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幽默的深层是一种乐观。只有培养孩子以一颗乐观的心去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遇见问题以后学会用幽默巧妙地化解,孩子才会更加阳光积极向上地成长。比如当孩子被人笑话矮小时,可以回一句“浓缩的都是精华”当孩子被人笑话高的时候,可以回答“不用登高,看得就远”即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又显示出自身的涵养。

4、用名人的例子鼓励孩子
很多名人小时候都有被嘲笑的经历,比如黑人奥巴马在美国被白人歧视,最后却成为了人类史上第一位黑人美国总统;达尔文在一开始提出进化论时被人讥笑为疯子;曾国藩小时候背书速度慢被到家里偷东西的小偷看不起……通过这些名人的例子告诉孩子,即使是伟大的人也会有被人不理解的时候,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伟大,反而说明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以此给孩子以激励。

张海迪曾经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当孩子遭受被人起外号,进行语言欺凌时,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帮助孩子自己化解,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英雄。
相关问答
绰绰有余的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7 02:55
绰绰有余 [chuò chuò yǒu yú] [释义]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绰绰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6-15 06:20
绰绰的意思介绍如下: 【绰绰 chuò chuò】:1.宽裕貌。 2.舒缓貌。相似词:绰绰有余 宽绰 隐隐绰绰 影影绰绰 绰约 阔绰 绰号 丰姿绰约。  造句如下: 1、妈妈三十五六岁,生活的...
全文
影影绰绰的成语意思
1个回答2024-03-02 01:41
影影绰绰 [yǐng yǐng chuò chuò] [释义] 模模糊糊,不真切。
影影绰绰字开头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17:37
绰开头的成语: 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 绰然有余 绰有余暇 绰有余妍 绰有余裕 绰约多姿
影影绰绰开头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2:57
影影绰绰 绰绰有余 余食赘行 行成于思 思绪万千 千辛万苦 苦不堪言 言听计从 从长计议 议论纷纷 纷纷扬扬 扬名立万 万水千山 山高水长 长命百岁 岁岁平安 安安稳稳 稳如泰山……
绰绰有余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14 10:16
拼音慎姿: chuò chuò yǒu yú 解释: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宽亏绝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出处: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例句: 这寓所起先原是两人...
全文
绰绰有余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8-14 14:15
我来造句吧。。。。你小子别嚣张。。我一只手摆平你就绰绰有余
绰绰有余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05 19:40
绰绰有余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绰绰有余的意思: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人、物、财、能力等很宽裕蔽备,用不完。 绰绰有余读音:chuò chuò yǒu yú。 绰绰有余出处:清代郑观...
全文
绰绰有余是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3-10-21 00:57
绰绰有余 意思是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绰绰:宽裕的样子。
类似绰绰有余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4 21:53
奄奄一息yǎn yǎn yī xī [释义]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语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