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物出自寒食、清明、冬至?

2023-11-27 04:44

2个回答
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贤臣介子推。相传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当上国君后,才想起忘记封赏当时追随他流亡的臣子介子推了。于是想请归隐的介子推再次出山,但不小心火烧绵山,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都烧s了,晋文公悲痛不已,规定以后每年这天禁止用火,只能吃冷食。也被人们称为“寒食节”,原本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二者合并,今天一些地区的人们仍然有吃寒食的习惯。
关于冬至传说的著名人物有医圣张仲景。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朝代:唐代|作者:李适

寒食节日寄楚望二首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馀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

寒节日寄乡友
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朝代:唐代|作者:齐己

中元节日登舟赴官巴西兄侄偕亲友追送三十里
随牒倦尘土,归梦长纷纭。

及归岁阻饥,负米良艰勤。

细摹食粥帖,长歌送穷文。

忽棒毛生檄,往撷鲁宫芹。

元方与犹子,念我当离群。

折柬期诸彦,褰裳集江濆。

追送三十里,酒炙罗缤纷。

夜航语达旦,掺袂俄夕曛。

汀芦黯囘首,风萍怅轻分。

时危事远役,所遇无一欣。

元戎调新律,笑谈静边氛。

容我坐无毡,峨冠诵皇坟。

彩兰勤加餐,伐木友多闻。

诸君志姱修,未可恬耕耘。

努力崇令猷,时来皆青云。

朝代:宋代|作者:程公许

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
两晨又不到东园,沙径朝来合小乾。

可惜红梅将落去,怕风怕雨不来看。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冬节日疾作不能亲祀事但具礼不拜戏作示内
他乡易感岁时侵,病入衰骸苦不禁。

卧听儿孙羞栗脯,倦依炉火只愁吟。

房无肥腯牲三俎,幕有声香酒数斟。

苦与黔娄分等及,尚为吾妇莫伤心。

朝代:宋代|作者:王洋
相关问答
清明,清明节,寒食节,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个回答2022-09-17 04:47
名字不同,时间不同。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2 16:3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耳熟能详的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描写清明时节春雨纷纷的场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纪念列祖列宗的节日,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
全文
关于寒食和清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11:08
寒食的传说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
全文
儿童冬天吃什么暖身 防寒食谱推荐
1个回答2024-02-12 17:37
1 粱姜粥 ...
全文
清明节吃寒食,到底传统的寒食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09 00:16
传统的寒食其实没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是冷食。不能加热,只能吃比较凉的食物,所以叫“寒食”。
冬天吃什么食物可以避寒?
1个回答2022-11-29 01:31
姜,微热,多吃可避寒又不会上火。
寒冷的冬天,你最爱的美食是什么呢?
5个回答2023-12-05 20:46
1、烤红薯。烤红薯可以算是冬天里必吃的一样小吃了,大老远都能闻到烤红薯的香气,真是太诱人了!试问有谁在寒冷的冬天能抵挡住烤红薯的诱惑?我真的觉得烤红薯是一种人间美味,剥开烤的焦糊糊的外皮,咬一口,鲜...
全文
寒食节是哪天?寒食节有什么来历?
1个回答2022-10-07 15:09
淸明节的前一、两天,
寒冬将至,哪些食材要多囤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2个回答2023-02-22 13:50
冬天来了,北方的朋友开始囤粮了。大家大多会囤一些面粉、大米,这种主食类食品。还会买一些干菜类产品,比如干豆角、茄子干,这种不易生虫的干菜。还可以囤一些根茎类蔬菜,比如白萝卜、土豆、洋葱等等。
为什么清明与寒食会合并为一天?
1个回答2022-11-26 19:54
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节的日子是在冬至后105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唐代时,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天。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