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孩子更有效果

2023-11-27 09:15

1个回答
1

每一个家长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沉睡的火山,比如我老公,比如我。

早上起床的时候,4岁的小宝又故伎重演,太阳都晒到屁股了,大人们都起来各忙各的了,她偏偏赖在床上,还死乞白赖要人陪着一起睡,让她起床就大哭大闹死活不乐意。

奶奶过去帮她穿衣服,她这件不要那件也不要。不穿也就罢了,还把衣服摔得满地都是,奶奶一靠近就踢奶奶走。

无法无天了,这不是恶魔是什么?!

想起过往的每天早晨,无论上学还是放假,起床永远那么艰难,一个小屁孩磨掉了一家人的时间。

我越发怒火中烧,正打算丢下洗漱用品冲出去教训一下这个恶魔,却听见孩儿她爸已经在教训了。

先是恐吓:你再不听话,不乖乖起床,爸爸就揍你了啊!

估计没有奏效,很快她爸就直接上手了,哭声变得尖锐起来。

听到小宝反抗的声音:坏爸爸!估计还推了她爸一把。

她爸火更大了,只听得啪啪的几声闷响,小宝估计又被揍了,这回哭声变成了哀嚎,像是某个濒临危险的小动物发出的嚎叫。

只听得她爸的声音:站好,不许哭,站十分钟不许动!

小宝开始讨饶:呜……我不哭了,不哭了,呜呜……

我自始至终在洗漱间没出去,防止小宝看到我以后跑过来妄图寻求我的袒护,同时也正好把这个宝贵的教育机会让给我老公。

等到一切都平静了,我出去到客厅的时候,看到她爸已经抱着小宝一脸疼爱地走向厨房,说去看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

2

快中午的时候小宝和妹妹玩儿得正嗨,她爸特意过来关照我和奶奶,说今天用鞋底抽小宝屁股估计有点重,让晚上给孩子洗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受伤。

晚上老公的同学喊吃饭,以往这类饭局老公起码要吃吃喝喝玩玩到半夜才能到家,结果这天早早就回来了。

一回来就关心小宝怎么样了,说早上打了小宝一整天都记挂着这件事,感觉内心都在流泪(这个男人真是够了),同学们去唱歌他去应付了半小时就赶紧回来了,因为放心不下孩子。

真是可怜天下父亲心啊,也就只有自己的亲生女儿可以调动一个大男人怜香惜玉的心了。

3

按理说挨了这顿打,小宝应该铭记在心,不敢再犯了。

晚上的时候我问小宝:知道爸爸今天为什么打你吗?

答:不知道。

我又问:那你知道今天哪儿错了吗?

答:不知道。

我心想,完了,这不白打了吗?打完了都不知道为什么打。

我接着说:宝宝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就应该要快速起床,好好收拾,不发脾气不哭闹。

结果后面小宝说的话更让我大吃一惊,她说:

长大了,长大了我也会生宝宝。他不听话的时候我就打他,打他屁股打他头。太搞笑了。

这一句“太搞笑了”,简直让我毛骨悚然。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睡觉之前讲故事,我编了一个波波医生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体检的故事,在讲到一个小朋友不愿意刺手指头抽血的时候,我问她:波波医生要怎么办呢?

小宝说:打。

简直语出惊人,我赶紧纠正:医生是不可以打小朋友的。

这时我才意识到,在她的心里,大人打小孩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4

事实上,我们家并不是一个信奉棍棒教育的家庭,我和老公也一致地认为教育孩子是需要言传身教找对方法的。

但即使这样,处于人类的本能,我们依然没有逃脱体罚孩子的怪圈。

家长也是人,人在怒火中烧,急火攻心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太理智的行为。

打都已经打了,至少应该要出点成效的。但事后我和老公分析了一下,这其实是一次比较失败的体罚经历,并没有达成目标,反而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比如小宝并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还树立起了大人就应该打孩子的错误观念。

那么如何打孩子才能更有成效呢,以下几点是我和老公深思熟虑总结出的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当然是能不打时就不打,尽量选择其他办法来教育。

心理学表明,孩子在十岁以前都基本上处于被催眠的状态,此时父母说什么做什么她都会一股脑儿全收,认为这是“应该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有次带小宝打防疫针,医生有问到孩子能不能吃鸡蛋,这次的药剂里有蛋白的成分,过敏体质不宜接种。

小宝听到吃鸡蛋的问题,回来就对我说医生说她不能吃鸡蛋。

我纠正说可以的,可以吃鸡蛋。

结果小宝一脸认真而又虔诚地问我:那她撒谎了吗?

那架势,只要我说一句对,医生撒谎了,小宝就会完全相信。

我赶紧解释说没有,是她自己听错了,医生没有说她不能吃鸡蛋。

好一通解释后,小宝才勉强明白了,医生没有撒谎,而她也是可以吃鸡蛋的。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小宝那种信任的天真的眼神让我感觉到,孩子在时时刻刻汲取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态度,并将其奉为真理。

就好比,父母用揍她屁股告诉她,大人打小孩是应该的,父母可以打小孩,医生也可以打小孩,小孩长大了就可以打自己的小孩。

为了让她在打人这一点上有正确的认识,还是能不打时便不打。

二、实在忍不住打了,一定要记得说清楚为什么打。

在这一点上,我和老公商量的一致结果是, 以后尽量避免“乖”“听话”一类的模糊字眼,一定要清楚地表达给孩子什么是错的,怎么做才是对的。

就好比我老公上一次揍孩子的经历,无疑是失败的,因为揍是揍了,道理却没有教给孩子,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哪儿错了,唯一的领悟居然是大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说,大人打孩子之前或之后跟孩子“说清楚”很重要。

三、打人多一点理智,少一点冲动。

有人说打都打了,打人不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还理智个毛线啊。

所以有父母一冲动起来就开打,一打就狠狠地打,怎么解恨怎么打。可打完又立马后悔,觉得自己打重了,有的甚至把孩子打伤了,等恢复理智之后便后悔不迭。

我和老公的原则是,不打要害,不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造成毁灭性的损坏。

比如只隔着衣服打屁股,不打脑袋不打脸,坚决不进行破坏人格的辱骂,不当众人面打,只关起门来打。

对具体的事情进行惩罚,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目的,如果道理没传输到位,反而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心,便是得不偿失了。

四、打完别忘记继续跟孩子沟通,不要一打了事。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教育已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孩子受伤的情绪。

一定要明确一点,虽然你打了他,但你还是爱他的。

有父母一打骂孩子就要挟: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再如何我就不要你了。

这是毁灭性的话语,绝不像字面的意思那么简单。老拿爱不爱这回事要挟,时间久了,孩子便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要我一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会不爱我了,甚至会抛弃我。

我们需要给孩子这样的安全感,那就是:打你不代表不爱你,不喜欢你的行为不代表不认可你的人。无论怎样都会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有的父母心里很确定这一点,但表现给孩子的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打完跟孩子强调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关于打不打孩子这个话题,网络上的争论一直很多,本文所写的打孩子的注意事项纯属下下之策。欢迎广大朋友们分享“不打”的教育方法与养育方式。

毕竟,养孩子不仅关乎孩子的成长,也关乎家长的修行。对于这个关乎两代人心灵成长的课题,我们没有理由不多一点思考与探索,找到最有利于双方的方法。
相关问答
海马效应是什么效应?
1个回答2024-01-27 08:55
海马体效应是指人们面对陌生的人、环境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俗称的“既视感”。目前海马效应出现的原因还没有被完全证实,只有许多关于它的假说
音效的音效网
1个回答2024-02-07 10:11
音效网(Yinxiao)是国内第一音效门户网站,由音效素材、音效录制和音效后期三个板块组成,为广大多媒体和广告行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音效信息技术服务。音效网的音效素材种类丰富,包括动物及自然...
全文
“效用”“效率”“效益”“效果”的区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14 19:35
简单地说:效用-主要是说某样实物或某种行为的功能、作用。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以百分比表示。效益-是指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效果-是指某种活动产生的...
全文
高效和有效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3-04-21 04:45
高效只的是做的事多,但是没有说成功没成功。有效的意思是指做成功了。比如小明做数学题半小时做100题,这只能小明高效,但是正不正确就不知道了。如果100题都正确就可以说小明做题的有效率比较高。
男人帮,男人帮有什么效果,男人帮有八大功效
1个回答2023-02-05 22:20
调节男性亚健康的
面试效应的相似效应
1个回答2024-02-28 18:41
考官对于考生表现出的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思想和行为,往往有更多的兴趣,对这样的考生也易产生好感。例如,考生看过的某部影片正好考官也看过,对主人公的评价,对故事情节的感受都相同,或双方都有相同的兴趣、...
全文
为什么明明可以用真人演的故事要用动画?现在特效这么发达真人电影完全可以表现动画中的效果了。
1个回答2024-02-21 03:18
好看的动漫 有着天马行空的情节,真人表演往往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好看的动漫 有着清新唯美的风景,让人忆起童年的天真无忧,带着淡淡的回不去的忧伤和最最纯粹的洁净,现实的风景再美 我都没见能达到像动...
全文
表示见效,有效有哪些成语,词语?
1个回答2024-02-19 06:36
【行之有效】: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灵丹妙药】:灵:灵验.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
全文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1个回答2024-03-17 03:04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这两种效应均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各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1)首因效应 它是第一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由于它是最初的不全面的认识,因而是有偏差的。 (2)近...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