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您会跟孩子说话吗?亲子沟通三个方法,教您与孩子交谈

2023-11-28 06:15

1个回答

如今,国内的亲子关系和西方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西方父母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没有那么严肃;而国内比较注重家庭地位,父母一般都对孩子进行权威管理,如果孩子不听自己话,有些父母会直接动手打骂。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向我倾诉:

她说她现在真的是处于一种非常焦虑的状态,对待孩子每天的学习辅导根本没有耐心,尤其是看着孩子成绩一天天下滑。

和孩子老师沟通过以后,老师建议还是耐心,要经常给予鼓励,孩子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

她说她道理都明白,就是没耐心,孩子也没耐心,这种状态下辅导孩子学习根本就不会有效果。

我问她有没有试着跟孩子沟通过,问问孩子内心的想法,孩子对学习感不感兴趣、有没有什么困难等等,朋友顿时愣了。

和孩子沟通是一个难题,但也是一个必选题,因为父母所看到的事物与孩子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常常进行沟通。

有一位老教师曾总结过现在中国家长的现状,他说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家长在对待孩子问题上最是嚣张和暴力,四到六年级的时候就变得沉默了,基本上也不会对孩子打骂,因为他们对于孩子课本上的题大部分都不会做了。

孩子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作业辅导渐渐少了,也就变得心平气和了,他们所有题都不会了,所以会经常和孩子交流;孩子到了高中,父母就该被鄙视了,只能做做饭偶尔照顾下生活起居,做起了后勤工作。

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抚养》 讲座中,详细讲述过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怎么从心理角度上抚养孩子。

有的父母在外面能说会道,处理问题游刃有余,可是回到家面对孩子却说不到一起去。教育孩子要讲究策略,特别是在和孩子沟通技巧上,这是一门大学问:


相关问答
怎么跟小孩沟通交流?
1个回答2024-03-17 07:56
对他要和蔼可亲,看他对什么感兴趣,和他聊天,当然是用亲和力的语言和他交谈了.这样他对你就有好感了,他就会拉着你和他玩.可以说你的"任务"主要就是和他玩,而不是像他爸妈那样主要是以教育为主啊.你陪他玩他...
全文
李玫瑾教授谈育儿
1个回答2023-12-02 09:18
一位宝妈留言问: “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我该怎么做?” 很多人可能会说:“忍忍就过去了,千万别还手!” 当妈后,每次看到校园霸凌、孩子被打的新闻,都会一阵心痛。 可是一味的忍让...
全文
李玫瑾结过婚吗?
1个回答2024-01-24 11:48
李玫瑾结过1次婚吵宽。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升唯亮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
全文
李玫瑾有几个子女
1个回答2024-02-20 07:40
有一个女儿。 根据查询名人数据库得知,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李玫瑾,1958年出生,毕业于卜纤中国人民大学,稿弊野现为中国人民公安键喊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玫瑾有儿子吗
1个回答2024-02-20 03:20
没有儿子,据了解,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沟通与交谈 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2-09-14 08:06
1、沟通是指交流双方各类信息交流、互通。可以有很多形式,如:交谈、眼神、动作、文字(书信、电子邮件)等。 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用语言来交谈,就是文字交谈也是语言交流的一种表现。因此,人们常常把沟...
全文
孩子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期,李玫瑾教育谈家长应该怎样
1个回答2024-01-24 14:41
家庭教育最佳期是12岁以前,然后其中1-6岁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已经错过这段时期了,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来弥补呢? 在孩子18岁之前呢,其实父母他仍然有很多的机会。
李玫瑾谈教育:只要孩子成绩优秀就行了吗
1个回答2024-01-23 08:13
绝对不是! 在转瞬即逝的社会,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竞争,要在充满竞争的年代逆流而上,可持续竞争力尤其重要。 ◆  敢于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就是一种可持续竞争力。 人需要在不断的体验和锻炼中形成自...
全文
跟家长沟通交流话术
1个回答2024-02-06 23:32
跟家长沟通交流话术: 1、对比较有成就感的家长:能认识你这样有成就感的家长真是我的荣幸。能得到您的认同让我觉得自己工作的很有价值。我会继续努力,成为家长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2、对一些比较用心、...
全文
母亲如何跟儿子更好的沟通、交流?
1个回答2024-01-18 17:32
1。沟通没有秘诀,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