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

2023-11-28 09:10

2个回答
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需要周围人的肯定的。他每做一件事情,你如果对他加以肯定就能增强他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更大的潜能,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效率是很大的。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那么,是什么在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呢?

自我效能感最初来源于世界和他人对婴儿的关注和回应,这个‘他人’大多指的是妈妈。如果小婴儿饿了就有奶吃;冷了怕了就有人抱,他不觉得这是因为有妈妈,他会觉得自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心想事成。

这就是婴儿的自恋,自恋是人与生俱来的,婴儿需要将养育者与自己混为一体,乳房以及妈妈都只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他心想而没有事成,他可以试着哭,或者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甚至‘妈妈’的语词去呼喊,当这样做之后,如果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

他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如同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这就是儿童最初最基本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如果儿童做了这一切,内心产生了欲望没被满足,大声哭了依然没有被满足,也发出呼喊了愿望还是没有被满足,他不会认为是自己父母不够好不够尽职尽责,而是会感到自己无能,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调配身边的人或物,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好。

因此,一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得到足够好的照顾,他就会有一种没理由的自我效能感,他就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他就是相信自己是上天的宠儿,相信自己能成功,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自信。

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够大方不够自信,可以反思一下,在婴儿期我们是不是给到孩子全然的关注和积极的回应?孩子最初的人生基调,我们是不是给他涂上了乐观明亮的色彩?

但是,心想就事成,孩子会有一种‘我不用行动,好事就会来’的自信。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们是乐观主义者,但是进取性并不强。如果孩子哭了喊了,愿望达成了,儿童就会有一种‘我哭我喊就有用’自信,在未来的人生当中,他们会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进取心会更强。

而那些一岁之前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大多缺少这样的自信,因为他们发现心想、哭叫甚至用语言‘念咒’都没有用。因此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大多都很差,他们会感觉自己是失败者,是无能者,他们会经常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

他们相信‘做什么都没有用’。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们往往一失败就会气馁,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第二个最主要的来源是孩子能够自由的行动,能够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满足自己需要的经历,孩子从这些行动中可以看到自己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力量。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孩子没有掌控自己身体的能力,比如一个孩子因为身体疾病或者带养人观念错误而导致不会爬行,不会很好的走路,很难跨越障碍很难突破身体的限制,孩子就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能怎么办呢?

他只能采用一岁之前的应对模式,哭喊寻求别人的帮助。那我们知道孩子出色的身体掌控能力是在不断使用自己身体的过程中建立的,所以我们从小要鼓励孩子多使用自己的身体多俯趴多抬头,多翻身多爬行多运动等等,这也是我们智能课上课的重点。

我们知道,自我效能感第二个最重要的来源是自由行动,从行动中看到自己具有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妈妈会不由自主地化身成为超人,我们知道婴儿期大约一岁之前孩子需要大量的关注和回应。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行动能力的获得,我们就需要逐步放手给孩子更多独自探索的机会,比如一到三岁之间,让孩子适应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上厕所等等,但是很多超人妈妈或者老人保姆会不由自主的过度帮助,会不由自主的过度关注,会不由自主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会不由自主的限制孩子活动,这个不可以摸那个不可以碰。

原则上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都是有权利去探索的,但是很多孩子会被剥夺这样体验的机会。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就反复地强调,“父母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他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否则,孩子就会失去应有的生活训练,变得依赖而骄纵,直到认为“得到别人的照顾,才是得到了别人的爱”,从而错失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机会。

总之,自我效能感形成的第二个来源主要取决于孩子过去做了什么,以前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导致高的自我效能感,而以前没能满足自己愿望的失败经历导致低的自我效能感。

影响自我效能感第三个因素是替代经验,这个指的是孩子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成败,对自己未来行为成败的预估和评判。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在这里,观察者和观察对象越相似,观察者越容易产生和被观察者相类似的行为。

比如孩子非常喜欢某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可以独立爬大器械,那我们的孩子就会有这样的信心,我也可以像他一样爬大器械,我也是可以做到的。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第四个常见的因素是言语劝说。言语劝说是指当你尊敬的人或者信赖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对某个困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

言语劝说并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和孩子行为结果或者说是成就紧密相关的有效鼓励。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

比如我们有一个刚入托不久的孩子,他刚开始需要老师喂饭,后来会自己吃了但是会撒很多饭,我们鼓励他的时候就要符合事实。

我们不能说你是今天吃饭最好的孩子,我们只能说:你今天可以自己吃饭了,虽然会洒,但比昨天强多了,这说明你的小手还是很能干的,还是可以把自己喂饱的等等。

影响自我效能感第五个常见因素是情绪唤醒水平和环境条件。通常,强烈的激动情绪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通常,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容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提供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小伙伴让孩子逐步适应建立信心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影响孩子自我效能感的五个因素,希望可以给妈妈们带来一些启发。

相关问答
如何有效的提高做事效率
1个回答2024-03-10 13:32
1、养成记录的好习惯,把你所有的事情整理好记在纸上(区分好极其重要、重要、普通之分) 2、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有些事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成功的人都是靠一两件大事崛起的,鸡毛蒜皮不要斤斤计较。 3、多读书,...
全文
怎样可以有效提神
1个回答2022-10-27 20:49
头悬梁 锥刺股!!!
如何提高听书效果?
1个回答2024-03-01 04:53
听书时不要分心,注意力要集中,一边听一边思考分析。其次,要有时间静下心来回听。第三、要听自答己感兴趣的书。第四,一次不要听太多太长,大脑容易疲劳。第五、等大脑比较清醒的时候听,一般是上午9、10点钟和...
全文
怎样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1个回答2024-02-27 03:14
第一,教师要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 首先,听力材料要考虑难易适度,语速适中。听力材料要避免过多影响理解的生词,可以由易到难,从短句到长句,从句子到对话或短文,逐步深入。另外,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
全文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
1个回答2024-02-27 08:32
1.不要把提问当成惩罚。 2.提问要照顾到各层面。 3.提问要讲究少而精。 4.要深度结合课堂内容。 5.要多提探究性的问题。
如何提高生字教学的有效性
1个回答2024-02-16 16:43
字词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字词教学肯定离不开句子,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枣高高:1,提供一种语言蔽岩羡环境,从句子来着手提高.例如列举一些名言名句,经典成语,故事等2,阅读中国名著,从而宏拍激...
全文
经常听英语听力能有效的提高英语吗
1个回答2024-02-22 13:34
能。 无意识听英语是作用的,我们在无意识听英语的时候,会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无意识听英文就是为了熟悉英文语调,偶尔冒出来的单词自己知道什么意思,能大概知道说的啥,才算最高境界。就跟听中文新闻一样...
全文
有效性提问
1个回答2024-04-22 22:40
一、什么是有效提问?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2...
全文
有效提高作文的书,求推荐。
1个回答2024-01-20 18:44
多看看世界名著,带着学习的心态而不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
1个回答2024-02-14 19:01
1.注重问题设计。 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问题设计而是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重点和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