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间的冷暴力,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2023-11-28 09:53

1个回答


1.父亲的“虐待”行为让我见证了一段“冷漠”的婚姻。

我的一个朋友Z出生在一个多孩子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一家人的生活坎坷而清淡,但也安稳。

但是,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家里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不爱干农活的父亲经常“偷懒”,要么一个人在家喝酒,要么躺在床上睡觉。

起初,Z的母亲试图说服父亲,但沉默内向的父亲要么拒绝沟通,要么用一句讽刺的话“喷”母亲,“你是家庭主妇,你懂个P”。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Z的妈妈选择了隐忍。

后来Z的父亲从别人那里学了一些做生意的技巧,攒了一点钱做了点小生意,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生活的富足并没有满足Z的父亲,反而助长了他的“大男子主义”作风。

只要生意不顺心,或者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Z爸爸就不喜欢家里的任何人,一副“冷脸”,和全世界为敌。

有一次,Z的爸爸过生日,妈妈忙着做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却不喜欢吃。但他没有直接告诉妈妈,而是撅着嘴对Z说:“等会儿告诉你妈妈,这菜咸到呛!”Z还没来得及反应,他爸就放下筷子进了房间,一个人在床上生闷气。

z的爸爸宁愿饿死也不跟妈妈说一句话。

无法面对这一切,母亲只是一味的顺从父亲,单独做了一盘红烧肉。她也给她父亲倒茶和水。即便如此,父亲也很难有好脸色,面对家人,父亲总是一脸怒气。

z说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躲在角落里叹气,默默哭泣。她说,她鄙视母亲的无能,痛恨视她为空气的父亲,发誓以后要找一个“温暖有爱的”男人做丈夫。

对父亲母亲的冷暴力,让Z见证了一场“冷”的婚姻。一个令人窒息的寒冷的家让Z绝望,也让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另一种愿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又有谁被命运轻易放过?

2.“冷暴力”让两个最亲近的人有了最远的距离。

成年后,Z确实遇到了“爱人”——,一个从事科研的工程师。985毕业,性格内向稳重。婚后,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Z和老公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次,Z的老公被送去留学一个月。因为家里没有老人,Z觉得无法工作,无法照顾年幼的女儿。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她瘦了五磅。

老公出差回来的那天晚上,他们为了这个事情大吵了一架。z哭得“梨花带雨”,抱怨老公不心疼自己,不爱这个家。但是Z的老公觉得她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他只是淡淡的看了Z一眼,根本拒绝反驳,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扔进了一个“无氧”的空间,觉得自己在老公眼里是个“不满意的老婆”。

当晚,两人不欢而散,丈夫睡在沙发上,Z抱着女儿在床上躺了一夜。接下来的半个月,Z和老公“分桌吃饭,分床睡觉”,几乎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

在这种“低气压”的状态下,Z的女儿变得越来越焦虑,晚上经常做噩梦,甚至看到窗台上挂着的一双鞋子都很害怕,生怕鞋子掉下来砸到自己的头。

两个人为了孩子争吵不断。争吵过后,他们开始“冷战”模式。没人照顾谁。好好的家变成了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无声的“冷战”把两个人的距离推得越来越远。

z在我面前叹了口气:“我以为我找了个暖男,没想到比我爸还冷!”

3.冷暴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

童年的Z在冰冷暴力的环境中长大。她见证了父亲对母亲的不尊重、忽视甚至嘲讽,也见证了母亲的伤心、哭泣和无助。

一方面是长期“精神虐待”母亲的父亲,一方面是受困于“受害者”角色而无力自救的母亲。生活中,本该给Z安全感的两个人反而给了她太多不安全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她学会了父母的“沟通模式”,父亲只能看到自己,却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母亲一味的承担付出,却对自己的需求视而不见;两人从未达成的交流,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一种相互争斗和蔓延。

在子女眼中,她认为父亲是个暴虐的国王,只要这辈子找个“温暖”的男人,就能过上“有爱的”生活。

但她一方面在婚姻中继承了母亲的“隐忍”,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的“暴政”,不满意就拒绝沟通,继续和丈夫“冷战”。

这种“冷战”的状态,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涉及言语羞辱或肢体冲突,其本质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冷暴力。

这部“冷战”剧更像是Z和老公的“阴谋”。因为双方拒绝交流,人为地阻断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把对方抛进了一个“不被人看见,不被人认可”的空虚空间,使对方成为“施虐者”和“受虐者”。

z的老公,处于“被高度孤立”的状态,无法识别她“梨花带雨”、“分桌吃饭、分床睡觉”背后的需求,自然无法给她想要的回应。

于是,Z的各种“作品”就成了复制父母婚姻关系的“手段”,“冷却”了婚姻,也“冷却”了彼此的心。

4.只有整理好自己,才能走好脚下的路。

出身家庭遭受冷暴力的孩子,即使长大后找到了一个温暖的人,他们还是有办法把这个新家庭恢复到那个冰冷的家庭。

如何找到一个温暖的人,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你可能会继承父母的“冷暴力”,让自己成为“施虐者”或者“受虐者”3354比如;你会和伴侣抱怨、争吵,甚至“冷战”。

尽量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因为做“施虐者”或“受害者”比解决问题更容易。但是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可以逃一时,逃不了一世。

你可能会和冷暴力的环境产生内心冲突。你想逃避,想在这个长期的环境中感到安全。一个被打久了的人,一碰就会觉得疼。

如果长期生活在冷暴力的环境中,遇到温暖就会回避、恐惧,甚至感到羞耻。温暖是一个陌生的空间,你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放下责骂“你为什么不关心我?你怎么能这样?”当你把对方推到罪人的角色时,他不可能是一个关心你的好人。

记住你想要什么,然后去做。想卖好吃的,自己买。想听温暖的话,先说出来。做你想做的,一切都会实现。

暴力就像一个寂静冰冷的牢笼。你被囚禁的时间越长,你就越难挣脱。

当我们能以更远的距离,更高的视角来看待《缘起缘灭》的时候,我们最终会发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把自己从牢笼中拯救出来。

换个角度想想。父母之间的“冷暴力”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命题。你如何面对才是问题的关键。

作者:木棉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咨询师,自媒体作家,终身学习妈妈。












































相关问答
和父母冷暴力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13 18:12
像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过,但是不和父母说话一辈子都会有心结,找机会和他们沟通沟通,说出你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你的难处,然后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对了,有事情可以跟我说说,不要总是憋在心里边,...
全文
为什么父母喜欢对孩子使用冷暴力?
1个回答2024-02-17 18:03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重视他们的存在,以便提高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同时他们希望孩子可以看到一旦实施冷暴力后对孩子的影响,提醒孩子下次要吸取教训,否则他们会继续采取这种方式。。。其实这样是很不明...
全文
遭遇父母冷暴力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17 16:31
我爸妈对我也是这样,记得有一次我考的特别砸,结果被打,被骂,还被赶出家门,我去吃饭的时候爸妈还问我怎么有脸吃,我真的都有点过不下去了。 后来我拼命的学习,总算上去了,爸妈对我又重新关心起来,可是我...
全文
父母对孩子三大冷暴力
2个回答2023-11-29 04:50
1、不关注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来自于家长的陪伴以及安全感,而很多家长对于“陪伴”,可能有什么误解。身体是在陪伴着孩子,心却已经不知道飞到了哪里。一边陪着孩子,一边刷着手机。忽视孩子...
全文
父亲家暴母亲孩子可以打父亲吗
1个回答2024-03-14 08:26
可以啊这是属于正当防卫呀对不对但是要保利好证据这样的话比较好好那个
父母家暴对孩子有多大影响?
1个回答2023-12-02 19:45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们不仅直接受到暴力的伤害,而且还可能面临许多其他的负面影响。以下是家暴对孩子的影响: 身体和心理受伤:孩子可能会被暴力行为伤害,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受...
全文
父母家暴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1个回答2023-11-29 22:12
家暴对孩子的影响能有多大?我们也曾都是孩子,我们小的时候也会被父母打很多家长都认为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教育孩子并不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现在看来教育孩子需要有尺度。虽然是嘉善。确实有违道德的这是家暴...
全文
父母家暴时,孩子应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2-20 12:56
如果你的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可以求助你的亲戚(比如爷爷奶奶,舅舅舅妈等) 如果你的年龄在十五岁以上,可以试着在闲暇的时候和父母交谈,沟通。沟通是最好的办法。 首先你得让你父母冷静下来,听听你的解释和理由...
全文
母亲家暴孩子,父亲应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1-25 16:33
作为母亲,孩子犯错误了,应该教育他,说服他,不应该实施家暴,这对孩子成长的心里会留下阴影,作为父亲,要说服母亲,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孩子不管做错什么事,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要以打骂来教育孩子,孩子在...
全文
父亲家暴母亲孩子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9 22:03
1、一定要问清楚你母亲的想法 不要代替任何人做决断。她如果不想报警,不想离婚,害怕,觉得丢面子等等,那么作为子女,在没有劝通母亲之前,不宜擅作主张。 2、问清楚你父亲的态度——死不悔改还是色厉内荏 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