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启示的方法怎么来写作文

2023-11-28 09:57

1个回答

1. 的写作特点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散文《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寓意深刻,形象生动,结构精巧,是一篇难得的散文精品。

文章记叙作者年轻时游历巴黎的一段经历:自己的文章得到了好评,但觉得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还“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这时,作者有幸结识了罗丹,从他身上得到了宝贵的启示,“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这是干好一切事业的普遍规律。作品借艺术家的生活轶事来表现人生哲理和艺术真谛,用艺术的慧眼和独到的思想对所写的内容作哲理的升华。

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艺术家的形象:罗丹为修理一尊已经完成了的雕塑作品,竟把特意邀请来的客人忘在了一边。作者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表现罗丹工作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浑然忘我的精神,这个最能充分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事件,犹如雕刻作品时一道透着人物特征的有力刀痕,重重地显示在人物形象上面。

除了选用典型事例外,作者还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着力刻画人物形象。作者惜墨如金,但并不回避细节描写,哪怕是工作室里的许多小塑样,也成了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旁衬。至于人物本身,作者写得更充分:写罗丹的“温和”、“淳朴”,写罗丹的工作衫……特别是抓住了罗丹的神态、动作特点来写。例如,“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生动具体地说明罗丹在修改作品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境界中,为成功而兴奋,为没有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以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生动地写出了雕塑家对作品的极其珍视、爱护,对艺术的热爱、深情。特别是罗丹完成雕像后走到门口时,“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凝视了一会儿,才记起是自己的客人,于是为自己的失礼而惊惶;在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通过这一系列举止、神态描写,罗丹这位工作专心致志、待人平易谦和的艺术家形象便栩栩如生。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写出自己在困惑时罗丹给了自己启示,“成为我一生的关键”。文章开头就给读者留下了三个悬念:问题的症结是什么?那位给他启发的伟人是谁?伟大的启示是什么?这就引起读者的关注,自然引出了下文。

第二部分记述和罗丹的两次交往。先叙述作者与一位老画家的争论,点出了见面的缘由,也可见作者对罗丹的钦佩和仰慕。第一次会面写得比较简略,但衬托了大艺术家罗丹的亲切、和善和善解人意的品质,为下文描写罗丹的形象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会面,写作者目睹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刻画了罗丹精心修改作品时专心致志、浑然忘我的精神。

第三部分水到渠成地推出与罗丹第二次会面得到的启示,通过画龙点睛的议论直接点题,揭示出一切艺术与伟业成功的奥秘在于专心,呼应开头,启迪读者。

纵观全文,从提出问题到向生活事例的过渡,从生活事例的叙述到事理的归纳,都如竹之抽节,葱之拔茎,“不蔓不枝”。这样便使文章眉目清晰,思路畅达,结构紧凑。读《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让我们不仅得到了思想上的启示,而且也得到了如何写好散文和对读者的启示。

2.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原文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斯蒂芬.茨威格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象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3.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1.阅读全文,概括地说一说是什么事给了作者什么重要的启示? (是作者目睹罗丹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地修改作品,忘记了身边客人的事,使作者悟出成功的秘诀在于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追求完美这个道理。)

2.文章开头交代去见罗丹的缘由后,为什么不立即写文章的中心事件——目睹罗丹专心工作的情况,而先写第一次见面的事? (可以首先表现罗丹对老朋友十分亲热,对新朋友十分和善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写罗丹因专心工作而忘记身边的朋友作铺垫。)3.体味文中画线句子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传神地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倍加爱护。)4. 罗丹忘我工作冷落了“我”,“我”反而“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罗丹的忘我和专注是给“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地方,为此作者才由衷地感激罗丹,并对罗丹的工作精神充满敬意。)

5.请具体说一说文章倒数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由上文写罗丹的忘我工作,过渡到下文写由此给“我”的启示,且与开头第二段中“在这个时期,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一句相呼应。)

6.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样,在写罗丹工作情景时,也两次写到他的肖像,请找出来说说各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表现罗丹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第二处: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

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4.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罗丹是个怎样的人

罗丹是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他家生活贫苦,他一生劳碌奔波,很有毅力。

法国著名雕塑家。1840年11月12日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

他的 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

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 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 *** 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 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

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 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

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奥古斯特·罗丹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

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

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 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

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相关问答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3 00:55
文中,罗丹在描绘和想象那个雕塑时的过程。有时似乎构思顺利,所以一笔带过简约流畅。有时则大费思量,反复斟酌着一段手臂的肥瘦,一举手一投足的张驰。回头看到这痛苦草稿最后的成品时,自然而然可以大致追溯一条路...
全文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6 18:27
抄一些中心句,然后在围绕它展开用些修辞手法,最后联系实际谈谈感想,不过要紧扣文章中心主题
读完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后的感受
1个回答2024-02-27 15:52
你的感受并不代表是你的,需要自己去感悟,而不是让别人写了你不劳而获。每个人心中的感受都不一样,不要不相信自己。
作者从罗丹那得到的启示
1个回答2022-08-06 23:18
(1)①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②传神地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备受爱护。 (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全文
"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是病句吗?
3个回答2022-08-10 03:29
是病句。一个读起来不舒服,语感的问题。另外一个 ,得到启示是从某个人身上,或某一件事中。而罗丹只是一个名字,我们要从名字中得到启示,不太合常理吧。改成:我从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或许会好一点。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起始句
1个回答2022-06-13 08:12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08-07 16:05
答案: 1、有一晚 用手搀着我的肩头 记叙作者拜访罗丹、目睹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 2、①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②传神地写出罗...
全文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阅读,我要答案)
3个回答2022-08-07 01:08
(1)①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②传神地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备受爱护。 (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
全文
罗丹给我的启示课文中的起始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05 09:46
我那时大约 25 岁,在巴黎研究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层,层意,各部分的段意~
1个回答2022-08-20 03:27
第一部分:1~2 茨威格在工作中找不到症结的所在。 二: 3~16记述了和雕塑大师罗丹的两次交往。 三: 17~19写与罗丹第二次会面得到的启示。 我可是沙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