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本应相互尊重,为何如今却变成了单向尊重?

2023-11-28 12:27

5个回答

“师生之间本应相互尊重,为何如今却变成了单向尊重”这个话题的隐含意思是,现如今,老师不怎么尊重学生。想要解释清楚这个现象,就必须从双方的意识形态和师生关系的思想历史这两方面分析。

  ·双方的意识形态


站在老师的角度,由于客观现实原因,他们大多不愿意和学生平等相处,平等交流。首先在于他们的年龄优势,我们自古以来都认为,年长者比年轻者更有话语权,更有智慧,阅历更加丰富。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老师很难尊重学生。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校里面,就有不少条例规定,学生应该服从老师,老师作为管理者,上位者,就应该管理调教学生,也就没有尊重学生的必要了。最后,应试教育。学生和家长需要老师帮助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通过高考这条路,而老师对学生没有实质性的需求,这样现实的条件致使老师很难主动向学生示好。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有求于老师,老师比学生年长等等,学生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够尊重老师,即使不尊重,最好也不要得罪。同样地,也许也要有家长的授意,学生的意识形态还并不完善,但家长可以教他行事。

  ·师生关系的思想历史


我国古代就有尊师的传统,无论是孔子和他三千弟子的关系,还是私塾教书先生和小朋友的关系,都给我呈现了严格的尊师传统《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俯身倾耳以请”,就足以见得,老师自古以来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也正因为这样的思想传统,现在学生尊重老师的现象并不稀奇。而且,老师是严肃的代表,无论是以前教书先生还是现在的高中老师,老师总要保持严肃的外表,用来展示自己的威严,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带有这样思想的老师,打从心底,很难尊重学生。

综上所述,老师是个严肃的群体,年龄比学生大、学校规章制度、应试教育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大多数老师不会尊重学生的现象,而秉持着传统师生关系的思想和对老师有所需求,学生大多会尊重老师。

我认为是教育行业风气以及教育思想变化的影响。一百年以前,由于经济和教育资源的落后,以至于知识分子很少,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也甚少,教师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因为传统的观念让大家觉得在那时读书并没有什么用,所以老师珍惜能够读书的学子,希望这群青年能够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教育行业的现状。同时能够读书的学子们也格外珍惜老师授予的知识,并对老师很尊重。那时的学子都尊称老师为“先生”,无论课堂上,课堂下,师生之间见面都会相互鞠躬。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单向尊重,是只有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甚至畏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追崇享乐主义,因为老师的假期多又带薪休假,工作也稳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教师行业。但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怎么做到为人师表,有很多老师觉得需要带给学生威慑力所以师生之间第一次见面,老师总是以非常严肃的态度面对,让学生感到有些恐惧。但在我看来,得到学生尊重,敬仰的方式有很多种,用自己最擅长的能力或某方面知识让学生去欣赏从而尊重,这样师生之间会相处更融洽从而达成互相尊重。

在电影《无负今日》中北京大学王梓坤校长说过:“师者是什么?耕耘在今日,收获在未来,老师是用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人呀!”学生尊重着老师,同时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不同的教育思想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气,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授予了学生知识,理应受到学生的尊重。是的,作为学生我们理应尊重老师,但是学生读书学习是为了成就很好的自己,我们先是人而后是学生,无论在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应该有保持一定的界限。当我们遇到了一位好的老师,将来有所成就我们也不会忘记老师的恩情。教育行业的膨胀,风气和思想的变化都是造成如今现状的的因素之一,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威慑力是可以的,但是方式方法上可以有很多,而最终最好的就是形成相互尊重。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都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师生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育成果。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这样才可谓教学相长也。

如今教育中比较明显的一点便是只见学生尊重老师,但老师却不见得会尊重学生。在我看来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三点:应试教育的结果、家长急切地期盼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以及古今尊师重道的理念流传已久。


当今教育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下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大多都以成绩来判定是优生还是差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会对成绩好的学生态度好,而对所谓的“差生”态度恶劣。希望能让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学生,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责骂可能会更不愿意学习,反而适得其反。


中国的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天飞黄腾达。他们对于“知识能改变命运”这句话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高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家长都是达成共识的。因此他们很支持老师的教学理念,只要能提高学习成绩,孩子是否被尊重都没有关系。殊不知正是这种观念让许多孩子痛不欲生。


古人尊师重道,会不厌其烦地向老师请教。他们学生就应该尊重老师,哪怕是面对老师的责骂也不应该去怨恨。如今也是这样,老师打你、骂你都是出于为你好的心,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尊重他们。这导致当有些人受到老师责难后回到家希望得到父母安慰时,父母会让孩子体谅老师,对于孩子在老师那儿受的伤不以为意。


虽然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很民主了,但是学生能得到老师尊重的情况少之又少。这与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尊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也等于尊重自己。

🌾对于老师对学生们缺乏尊重而学生过度尊重老师的问题:

一是对老师本身的教育问题。老师总以“严”来对待学生,认为自己的地位大于学生,因此总以批评来取代提醒与帮助,使学生的心与老师的心更远了。二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过分要求尊师重道,造成了我们在心中为老师树立起了威严不可侵犯的形象,不敢和老师亲近。


🌾针对存在的这个问题,首先,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确立尊重学生的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尊严,激励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学生们应该摒弃“师严不可侵犯”的错误观念,意识到老师是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和朋友。


🌾对于学生对老师缺乏尊重而老师过度尊重学生的问题:

一是家长方面的原因由于家长爱子心切,不能理性对待孩子与教师的矛盾,甚至还有个别家长经常当着学生的面随意评价和数落教师与教师发生冲突,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们不尊重老师也造成了老师们过度尊重学生。二是学生方面的原因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受家庭溺爱的影响,他们中有部分孩子相当叛逆,性格偏执。三是教师方面,有的老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公平公正处理学生问题,工作不负责,教学质量差。


🌾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老师应尊重学生,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尊重、引导他们,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帮扶他们成长成才,而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有问题与老师及时交流沟通。其次家长也不要过度溺爱孩子,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尊重老师权威。

结语:尊重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为个体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尊重在教育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单向尊重是不可取的,老师和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互相成就。

师生之间本应是相互尊重的关系,单向尊重无非是学生太过于尊重老师或者老师太尊重学生,这两种情况都是师生关系不平等造成的。而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与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社会风气有关,下面就分别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单向的尊重老师🌸🌸



💕在咱们的传统社会中,师生关系基本上就是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尤其是在封建时代,人们“师”排在社会地位的第五位,从那时起师生之间就是一种不平等关系。



当教育发展到近现代时,师生之间不平等关系还是存在,老师依旧可以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证婚时,在大庭广众之下骂徐志摩:“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面对老师的责骂他也只能乖乖接受,他没有用“自由”去和梁启超争论。这其中除了对恩师的尊敬外,也是限制于师生关系的“定式”。


——单向的尊重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众思想的启蒙,教育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待师生关系这一问题,社会舆论以及教育界都在大力宣传要尊重学生,这不仅是人们对以往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过度反应,因为社会改革和社会思潮的改变。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后,家长也开始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们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人提出要把创新精神作为培养的重要目标,这就对老师的权威地位提出了挑战,强调了学生地位。


——结语🌟🌟



无论上面哪种情况,都是不健全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才是真正使双方受益的关系。如果学生长期处在师生关系不健全的环境中学习,这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将会产生终身的影响。我们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来建设我们的社会,所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未来发展的要求。



相关问答
自尊自爱互尊互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14
  做一个最好的你,是一种自尊自爱的表达。自尊就是尊重自个儿,自爱就是内爱惜并保护 自个儿。容自尊自爱是一种对自我的关心注视与肯定,是独自一个人的欢乐之源,更是成功之始。 自尊自爱就是要肯定自个儿...
全文
关于相互尊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2:20
要想别人怎么对你,首先你得怎么对自己和对别人,这才叫公平。
关于互相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16:35
举案齐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齐眉举案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
全文
关于互相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8 11:04
举案齐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齐眉举案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
全文
人和人互相尊重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14:31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毕恭毕敬裤败,相濡以沫,如胶似漆,琴瑟和鸣,琴瑟调和,八拜之交,鲍子知我,秤不离砣,唇齿相依,腹心相照,心心相惜,互相尊重,同声之应,你敬我爱,厮抬厮敬,你怜我爱,惺惺相惜,同...
全文
怎样让孩子学会互相尊重?
1个回答2024-02-08 01:43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的互相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和尊重,不论孩子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都可以向父母诉说。父母应该耐心倾听,理解孩子...
全文
形容互相尊重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7:26
1.举案齐眉——案,指有脚的托盘。眉:眉毛。把放饭菜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 之间互敬互爱。 2.情深友于 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3.相...
全文
关于互相尊重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6 16:42
举案齐眉 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齐眉举案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
全文
求一则关于“相互”尊重的(动物或植物)寓言,注意是相互的尊重。
1个回答2024-02-14 03:21
好心有好报(三)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内的一棵树上,住了一对老鼠母子。老鼠弟弟很热心,常常帮助别的小动物,而老鼠妈妈非常勤奋,但它体弱多病。 有一天,老鼠弟弟出外觅食,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虚弱地...
全文
互尊互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2:42
战国赵国有一文一武两个有名人物,他们就是廉颇.蔺相如。在廉颇已经是赵国大将军时,蔺相如只是一个太监家的食客,蔺相如因出使秦国,不仅完璧归赵,为赵王争回面子,回国之后又立大功,很快的升为赵国大官,地位比...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