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史_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2023-11-28 23:02

1个回答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高中生物科学史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挖掘并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切实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生物科学史向我们揭示了科学家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科学家思想的形成在当时的社会,不仅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还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对于科学家来说,生物学知识的产生,都需要首先从思想上有所突破。如果思想不科学,就会导致人们对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反过来,通过对事物的科学探究,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又会改变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例如,物种是演变的思想的确立,就是对物种是不变的思想的突破;人类对生命个体发育的探究历程,体现了思想方法上的突破。因此,生物科学史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记录着科学家们的思想以及思想转变的历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了生物科学史,既能从整体上了解各个分支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又能了解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孟德尔没有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不能揭示遗传规律;如果没有细胞学的发展,萨顿和鲍维里就不能推测到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在科学家解决遗传的规律是什么、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具有什么结构、遗传物质如何复制和如何控制多肽链的生成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遗传学逐渐发展起来。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线索展开学习去了解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这一部分的知识结构学生就可顺利地建构起来,还可能联想到新的问题。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科学是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和进步的;还可以了解到生物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不断对前人的结论进行质疑、求证的基础上,再进行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例如,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人们在承认生物进化论的同时,却不愿意接受达尔文对进化原因进行臆想的方法,不满意达尔文对进化机制的解释。德弗里斯将实验方法引入进化论的研究中,提出了“突变学说”,以此来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在20世纪的头10年,这一学说得到生物学界的广泛接受。然而,1910年,果蝇遗传学的。发展表明,果蝇群体中不断发生着突变,却没有产生物种的变化1912年~1915年细胞学的精确研究,沉重地打击了德弗里斯的学说,揭示了他所认为的大规模突变产生的性状实际上是已有性状的复杂重组。细胞遗传学,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建立,才阐明了自然选择的机制。学生在了解了进化论的发展后,可以得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质疑、求证与更正的过程中积累的这一结论,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帮助。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就是科学家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良好素材。学习生物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从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件中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例如《标准》中列举的生长素的发现史,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探索生长素基本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长素理论的论点,还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五、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高中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能够明白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之间往往是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汇集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的智慧,特别是沃森和克里克两人的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学生还可以在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中,明白必须重视每一学科的学习,而不能有偏科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呈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生物科学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选取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鲁院士一席谈”“细胞世界探微三例”“对生物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方面的历史。学生置身于科学史的氛围中进行领悟和体会,可获取丰富而有趣的知识营养,体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厚重的历史感中体会前人的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生物科学史不仅记载着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积极挖掘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华侨中学)
相关问答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6-16 18:1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如下吵隐: 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儿童天生的好奇心。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科学教...
全文
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1个回答2024-02-27 08:58
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如下: 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儿童天生的仔纤好奇心。科学教仔戚激育有助于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科学教育...
全文
历史学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4-02-22 14:20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等于是背叛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那还谈什么价值观 古人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国家最好的老师,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心 学好历史,可以以古为鉴 增加...
全文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1个回答2024-04-29 09:22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如下: 1、促进智力发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加强了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有利于儿童整体智力的发展。 2、提高学习兴趣:科学是一门...
全文
科学通史是理科还是文科?
1个回答2023-02-02 05:35
历史学都是文科。
哪个文科大学的历史系好?
1个回答2024-03-10 23:29
大学历史专业有很多分支的所以各个学校有各自的强项。综合上来说历史最强的是北大。 北大主要是外国史强大,当然中国史还是一流的。河南大学的中国古代史彪悍(王立群就是这个学校的教授)。另外还有一个历史专业可...
全文
历史学是科学吗
1个回答2024-05-29 22:10
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任一学科都是社会科学。 历史是由当代人记录,后人做总结评价的,当然应该是社会科学。
三个科学家、两位文学家、三位历史名人的小故事!谢谢啦!字数不要太多。
1个回答2024-01-18 10:55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
全文
找一本都市小说,主角得到了史前文明的科技
1个回答2022-11-11 05:09
《重生之全能高手》
既是科学家,又是文学家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1-19 01:39
东汉的张衡 他精于天文、历算、数学,曾发明了用于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用于测量地震的地动仪,这些科研成果在当时世界的科学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而他在赋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大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