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月亮与六便士》

2023-11-28 23:41

1个回答
——斯特洛夫面对斯特里克兰,两个人算是朋友吧,他欣赏他的作品,认为是佳作,他照顾生病的他,而他的妻子却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因为布兰奇的自杀,斯特洛夫的崩溃,他对她的一种感情,难以说清楚。因为二人的结合,可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同情,而对于任何一方来讲,“同情”都太过沉重。

——这是斯特里克兰对“我”说出斯特洛夫夫妻二人的故事,因为布兰奇在富人家庭做家庭教师,被公子哥挑逗,布兰奇听信了,认为可以嫁给公子哥,却怀着孩子被赶出;而这个时候,遇到了斯特洛夫,他娶了她。二人的结合,少不了一方所做出的牺牲,而对她来说,她不能原谅这样一个自己嫁给如此优秀的那个他吧!

——这句话是“我”对尼克斯船长的形容,面对尼克斯船长的故事,结婚和单身,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了。有一个身份可以站在你的对面替你遮风挡雨,却还不如自己当一个光棍儿来的强一点点吧。其实单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结婚的这个对象的选择,需要细细思考后再做出决定来吧。

——以“我”的视角来看待亚伯拉罕和亚历克•卡迈克尔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人成为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另一个人待在小岛屿,做着一个普通的卫生员,娶一个很普通的妻子。虽然放弃了那光鲜的外表,但他的内心更加充实。如何来定义成功?就如书中所说“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斯特里克兰最后搬到了一个小岛上生活,在这里,以前被看作怪异的地方都得到了体谅,大家都在同情他;他也找到了一个妻子阿塔,坚持做自己的事情“画画”,追求着自己的想要的。其实有些能够理解却又不能理解他为了虚渺的飘摇而放弃已有的安稳,这真的需要勇气了吧。

      这一句话是这本书结尾的时候斯特里克兰的儿子罗伯特所说的,细细想想,真的很有韵味儿。
相关问答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六便士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3 22:52
读过毛姆《人性的枷锁》,其中有描述廉价地摊书的价格是六便士!所以借此发散,联想到,六便士是任何人们为之忙碌的对象,但是其实最终的对象就是抬头可见的月亮。
月亮和六便士 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6:20
  你好,这部小说的英文名是   《月亮和六便士》是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毛姆,一个出生于法国的英国人,他是以戏剧成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骑士...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1个回答2024-02-11 00:19
月亮与六便士英文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和六便士TheMoonandSixpence》是2018年9月1日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 毛姆 。  ...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讲的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04:25
月亮和六便士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主要内容简要
1个回答2024-03-12 04:22
简要: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
全文
《月亮与六便士》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31 23:25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作者认可歌颂的人,是在世俗庸碌的生活里忽然听到了内心来自灵魂的呼唤,从而不顾一切抛弃一切世俗中看重的东西,去投入自己的梦...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3:01
月亮和六便士讲的是一个抛妻弃子的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要故事内容是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
1个回答2024-02-07 03:43
[美]  欧文·亚隆 约瑟夫·布雷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个哲学家,拒绝亲密关系时常思考存在,人生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有自杀倾向。路·莎乐美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俄国女性,曾背叛过尼采...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是大人的书还是孩子?
1个回答2024-03-02 09:31
是给大人看的书。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
全文
《月亮和六便士》到底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5 11:31
      《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买了很久,几次翻阅却很难沉下心去看完……直到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阅读心得,才重来细读。后来看到知乎上说,这是一本“弃读率”很高的书,心内颇自我安慰一番,...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