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妈》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总是被孩子嫌弃?

2023-11-29 07:55

1个回答


01.中午可耻的爱。

电影主角徐一万人到中年,创业成功,过着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生活。但是走进去,发现他的生活也一样悲惨。老婆离婚,专利权共享,她和她妈之间好像隔了一座山。看看他独居的生活:一个倒置的酒杯,一个还剩花瓣的干橘子,一个咬了一口的梨,甚至还有一只蚂蚁在屋里爬。

他为什么处理不好母亲和妻子的关系?

他不爱他的妻子吗?当然不会。否则,他不会推迟签署离婚协议。他不爱他妈妈吗?当然不会。否则,他不会放下正在进行的官司,陪母亲坐上六天的火车,只为帮她完成心愿。

那为什么呢?张璐在妻子提醒丈夫许伊凡多关心母亲时的对话给出了答案。

张璐:你能多陪陪她吗?徐:我上周刚去过。张路:我们开个电话会议吧!以后见到妈妈,能不能放下电话,对她好一点?徐:我怎么亏待她了?张璐:你能抱抱她吗?徐:我为什么要抱她?张璐:我不是真的说要抱她。徐:你刚才说我要抱抱她。张璐:你还记得你最后一次拥抱你妈妈是什么时候吗?徐:这是歌词吗?我四十多岁了。我妈一开门,我一下子抱住了她。我母亲会认为我父亲还活着。

你找到了吗?他很忙,忙到偶尔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停的打电话;他爱他的母亲,但他从不表达。他甚至没有勇气在开门后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母亲如此,妻子更是如此。影片开头有一个细节:伊万待在家里,分居的妻子敲门,他马上把他们的结婚照盖在桌子上。他仍然爱他的妻子,但他不想让她知道。

他从来不敢说他对母亲和妻子的爱。或许,不只是他,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

02.那不是吵架,而是恐惧和愤怒。

影片讲述了徐伊万陪母亲在莫斯科红星大剧院演出的故事。

两个人在路上一直在争论。争论要坐飞机还是火车去莫斯科;给家里的密码锁加个大铁锁;为要不要退出姨妈吵架;一直打电话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甚至争论徐伊万是想吃早餐还是再来一块红烧肉.

有时候,他们很吵,他们觉得很累,但是他们不能停下来。导致他们吵架的原因有各种各样,但吵架的模式都差不多:不停地指责对方。

那么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总会吵架呢?也许那不是争吵,而是恐惧和愤怒。

我需要妈妈伊万的关注和爱,但是儿子总是很忙,所以她需要不断地制造一些小状况,不停地往儿子嘴里塞食物,站在儿子的对立面,为吵架而争吵。

争吵的背后是恐惧。伊凡从不向他的母亲表达他的爱。她害怕伊凡不爱她,她害怕伊凡会像他父亲一样。伊凡也害怕,他妈妈总是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他害怕自己没有自由;母亲总是反对自己,他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会让她难过。

争吵的背后是愤怒。Ivan能多陪陪她——对母亲真的那么重要吗?但是他为什么没有呢?对伊万来说,母亲显然可以不再疑神疑鬼,不再指指点点。但是她为什么不呢?

恐惧或者愤怒,其实都只是我想要的3354份爱,只是你没有给我。

03.那不是控制。我只想靠近你。

“控制”这个词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可能有人看完电影会觉得那个妈妈是个控制狂,什么都要管。

她想管住老公,管他喝不喝酒,管他交什么朋友;儿子大小便,要不要孩子,甚至夫妻生活,她都要照顾。

明明爱,为什么非要控制?因为害怕。

伊凡和他的母亲原本是一体的。后来伊凡长大了,才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人。这时,分离开始了。伊凡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自己的需求和母亲的需求,自己的感受和母亲的感受是不同的。

但我妈觉得伊凡应该听我的,伊凡应该和我“一致”。母亲害怕这种分离。她不想承认她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她喜欢被儿子需要的感觉。

伊万想要独立和分离,而他的母亲需要融合。

当母亲发现差异时,并没有正视它,处理它,而是用控制消除它。当她发现伊万不听自己的话时,她开始大喊大叫,愤怒的让伊万屈服,甚至愤怒的跑开,用行动告诉伊万,如果你不屈服,你可能会失去我。

这背后,其实是对融合的渴望,对分离的恐惧。越是亲近,越希望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从这份协议中,我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安全感。反之,如果不一致,就会有不安。

伊凡是个倔强的孩子,但他终于长大了。

在妈妈眼里,伊万一直是个倔强的孩子,有自己的脾气;虽然结婚了,但她还是个孩子,就像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独生子女一样。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还需要自己,离不开自己,所以妈妈有被需要的安全感。对分离的恐惧,对他是否会不再爱我的不安全感,都埋在这里。

当他们在火车上遇到娜塔莎时,她母亲认为这是一种威胁。她想保护伊凡,让他远离我。但孩子终究会长大。他故意带娜塔莎去餐厅吃饭,他还故意拖住他妈妈。他讨厌母亲的控制,想要逃避。

他借着喝酒对母亲说:我真的受够了和你争论;我根本就不应该上这辆火车。我根本就不该去莫斯科。我想逃离,我想漫游世界。

伊凡喝了酒,在列车尾部大喊发泄。娜塔莎扔掉她的戒指,但他不敢。他犹豫了几次,但最终还是没有扔掉戒指。是的,他不能。他放不下妻子和母亲。

伊凡在火车顶上冻了一夜,他回到了母亲的控制下,然后他们又吵了起来。伊凡吐槽多年的恩怨,不断指责母亲教学,强迫症,妄想症,甚至把父亲的死归咎于母亲的控制。

那一刻妈妈真的很受伤。她打了伊凡一巴掌,离开了她的儿子。

伊凡开始追,当他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找不到妈妈的时候,他也害怕了。他害怕失去母亲。当他看到他的母亲时,他松了一口气。他开始道歉。两个人第一次心平气和,开诚布公的聊天,聊父母的爱,聊父亲的家暴。

他们谈到7岁的伊万对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保护你的。”当他们谈到那一瞬间,妈妈告诉自己,“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你而活。”

当两人拥抱时,和解发生了。从那一刻起,母亲眼中的伊万长大了。

05.一次值得的冒险。

伊万和他的母亲后来经历了熊的袭击,船上的婚礼,错过的火车,热气球旅行,最后到达莫斯科红星大剧院完成演出。

最后,伊凡把——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的一切都告诉了妈妈,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他说感觉太好了。伊万和他的妻子也达成了和解。虽然还是离婚了,但是他们互相理解,会记得他们之间的美好。

经过六天的旅行,伊凡经历了一场奇遇:他有勇气向母亲和妻子说出自己的爱;他发现把自己的困难和感受告诉别人并不难。他理解母亲的控制欲。

六天的旅行对母亲来说也是一次冒险:她不再害怕儿子长大并控制他。她明白,他儿子已经成年了,她已经不需要再为他活着了。

六天的行程,伊凡和妈妈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要求,而是接受和尊重。

有人把中国家庭的典型表现描述为:父亲缺位,母亲焦虑,孩子心理有问题,还有人概括为“热锅上的蚂蚁”。为什么在中国家庭里,代际界限总是不清不楚,纠缠不清,总有控制和反控制,父母总是忧心忡忡,以至于家庭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相关问答
孩子嫌弃父母穷心理 孩子嫌弃父母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8 09:00
嫌贫爱富是每个人都会有一点想法,再好的女孩都希望春芦嫁个富的丈夫,父母女方父母芹森亩也会这样想。我也希望n年以后能和一个工资比我高的人安定下来,这是普遍的心理。其实不一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果你...
全文
孩子嫌弃父母穷心理,孩子嫌弃父母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2 06:10
这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攀比之心,也说明作父母的从小就没有教育好孩子,或者父母本身就有这样的心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不知你的孩子多大了,如果还小纠正起来比较容易,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努力勤奋,今后通...
全文
孩子嫌弃父母穷心理,孩子嫌弃父母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2 05:04
孩子嫌家贫,嫌父母没有本事,基本上不算是孩子的过错,只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很好的引导,然后孩子上学以后在学校里也没有被老师很好的引导,只是受到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严重,现在的孩子比...
全文
嫌弃孩子的父母的心理
1个回答2024-01-30 17:19
嫌弃孩子的父母的心里,他们可能就是比较自私吧,责任心也不是很强。子女成长的不是很好,家长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但是可能这一类父母就会把责任全部归到小孩子身上。
父母嫌弃我
1个回答2024-02-19 01:56
你给的情况没有环境,因此没有办法具体判断 但是情理上说,他们应该没有嫌弃的意思。 如果他们是在外人面前这么说的话,那么不用担心,因为这是父母特殊的爱。 如果是单独对你说的话,厌恶的情绪也不是很多...
全文
特别嫌弃父母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19 00:20
都说养儿防老,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侍候吃喝拉撒,当父母老了,作为儿女的我们照顾他们是理所当然也是义务。但是父母和子女本身就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年轻人睡懒觉,不爱在家做饭,基本每天都是外卖,父母会觉得年...
全文
同学嫌弃我父母
1个回答2024-02-23 23:50
呵呵,看的出,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其实没什么,你现在也许感觉很痛苦,因为你还小,但是你千万不要过于在意这些事情。 你现在正是学习的还时机,也是你心智成熟的时候。 所以建议你...
全文
孩子嫌弃父母没本事是什么心理
1个回答2024-03-09 00:53
孩子有这样的思想也不是太奇怪,但你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你要对孩子说,我们虽然穷,但也并不比别人矮多少。我们不占便宜,我们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花的每一分都是自己挣来的干净钱。 父母虽然不能给你最好的...
全文
为什么大部分大学生在家会被父母嫌弃
1个回答2024-01-24 10:56
都已经长大了还在家啃老肯定会被嫌弃,再者说天天在家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孩子嫌弃父母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1-28 17:55
原因一:父母的陪伴太少了 现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比较高,希望他以后可以成长得更优秀。所以便会给他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让他们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 但你知道吗?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是父...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