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实录(2)

2023-11-29 16:10

1个回答

  生 老师,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吧!

  师 有点不够自信哟!非常正确,既然“人人有责”,这“人人”不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嘛!正是他们形成的合力一步步把善良的窦娥逼入死地大家再想想看,窦娥所处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学生热烈讨论)

  生 恶劣

  生 荒谬

  师 何以见得?

  生 首先,窦天章是一介书生,却落魄到卖女还债的地步;其次,一个“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的江湖庸医却成了“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欠人十两银子就想着勒死债主;再者,张驴儿凑巧救了蔡婆,就恃恩耍赖,涎着脸皮硬逼要双双入赘;更荒唐的是,“明镜高悬”的衙门里坐的竟是念叨着“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一类话的贪官所以,窦娥很不幸地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是非颠倒的社会

  师 很好,戏剧一般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的主要矛盾属于什么类型?

  生 (齐声)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师 对,正是无赖张驴儿和昏官桃杌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无情地毁灭了一位具有美好灵魂的女子随着剧情发展,眼见着善良美丽的窦娥一步一步被推向死地,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既痛苦又无奈,特别是看到窦娥指天骂地那一段,让人有撕心裂肺的感觉

  师 真情流露,鲁迅先生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窦娥冤》活生生地展示了黑暗社会吞噬人的过程,使观众的情感得到涤荡,激起人们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课堂小结

  师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戏剧情节,并分析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初步领略了《窦娥冤》的悲剧美,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关汉卿笔下的悲剧世界

  布置作业

  师 同学们,欣赏戏剧光阅读剧本是不过瘾的,我们应该向关汉卿学习,“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亲自登台演出,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排演第三折戏下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微笑)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欣赏了《窦娥冤》,今天我们来重点品味第三折,在这一折中,剧情走向高潮,窦娥的形象在剧烈的戏剧冲突中被塑造得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本折可以分为几个场景?

  推进新课

  生 可分为三个场景

  情节结构

  师 很准确,我们先朗读第一个场景的两段曲子,读的时候要充分体现窦娥当时的激愤情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 好,读得很不错,说明同学们已能体会窦娥当时的心情了那么这两段曲子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 写了窦娥的愤怒控诉

  师 控诉什么?

  生 控诉天地不公

  师 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现在怎么却成了斥骂的对象呢?

  生 善良美丽的窦娥蒙受如此深重的冤情,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难道不该骂?所以当窦娥痛快淋漓地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我心里痛快极了

  师 说得好,窦娥是真的要骂天地吗?

  生 老师,我觉得这里的“天”指的是封建统治者,而“地”则指的是昏庸的官吏,实际上,这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怀疑,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激烈控诉

  师 深刻,那么,你从中读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呢?

  生 有一股怨气,“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平白无故地被送上断头台,当然怨了

  生 还有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生 很无奈悲哀,“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有屈无处伸,这种痛苦是无法言喻的

  师 看来同学们是用心去读了,这两首曲子感情是如此的激昂,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营造这种效果的?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师 哪位同学先来发表高见啊?

  生 这里用了对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句式整齐,语气连贯,使感情犹如水银泻地酣畅淋漓

  生 还用了对比,“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有寿延”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生 呼告,“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强烈的情感喷薄而出,有极强的感染力

  师 看来讨论很有成效啊,正所谓思想的碰撞会产生火花嘛,几位同学分析得都很有见地,这正反映了关汉卿语言大师的英雄本色(学生笑)这两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人民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因此,这两个曲牌,就已把剧情推向了高潮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场景,先请几位同学来表演“诀别婆婆”这幕戏好不好?

  生 (齐声)好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表演,气氛热烈)

  师 从掌声中听出,这几位同学的即兴表演还是很成功的,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 我来说说吧,首先很难为这几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流畅地演完这一幕戏,基本还是能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情感特点,特别是那个刽子手就演得出神入化,(学生大笑)美中不足的是,窦娥的那种悲彻动人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演员表演有点造作,不是发自内心的

  师 很中肯,那么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 悲彻痛楚,哀婉凄恻

  师 非常准确,这一场景汇总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生 (齐声)善良、孝顺

  师 很好,作者实际上有意通过这一场景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生 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通过善良被毁灭来揭露社会的黑暗,窦娥越是善良孝顺,揭露的意义就越深刻

  师 真是一语中的

  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重点欣赏了第三折戏的前两个场景,领略了窦娥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美,更进一步体会到黑暗社会吞噬善良的悲剧性

  布置作业

  师 关汉卿是以“本色化”著称于世,他所写的人物的唱词,在抒情中蕴涵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情境,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剧本找出例句加以鉴赏点评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微笑)上节课,我们就开始进入《窦娥冤》高潮部分,这节课呢,我们将进入高潮中的高潮了,(学生大笑),第三个场景写了什么?

  推进新课

  生 写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

  师 哪三桩?分别说明了她的什么愿望?

  生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师 三桩誓愿在程度上……

  生 (抢答)逐步加深

  师 情感也逐步达到高潮,非常好,这三桩誓愿是向谁发下的?

  生 (齐声)向天地

  师 这就奇怪了,在第一个场景中,窦娥不是刚刚把天地骂了个狗血淋头吗?干吗现在又去求人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学生议论纷纷)

  生 我认为并不矛盾,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而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则希望上天来主持公道

  生 我不同意,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这说明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师 不错嘛,能够联系作家背景去分析,还会透过作品去分析作家思想,见解深刻这誓愿在现实世界里能实现吗?

  生 不能,是幻想

  师 那为什么它们在剧中还能一一兑现?

  (学生热烈讨论,老师巡视答疑)

  生 这里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表现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师 分析得很好啊,在第四折里,作者又用了同样的手法安排窦娥的鬼魂出现向已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伸冤,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沉冤得雪,张驴儿和赛卢医得到应有的惩处,张驴儿被砍头,赛卢医被流放

  (学生鼓掌)

  师 (笑)真是大快人心!关汉卿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证明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将找出的语段画出来,时间23分钟)

  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例子评点一下

  生 我要评的是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那些话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也使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生 张驴儿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连言语也令人作呕,他对蔡婆说:“你教窦娥随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这虽是三言两语,却活现出一副恶棍无赖的口吻

  师 评得不错啊,戏剧大师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欣赏

  课堂小结

  师 在本课中,我们结识了一个善良而美丽的灵魂,也感同身受地体会了遭受丑恶社会势力吞噬的孤独无助的痛苦,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它让我们憎恶邪恶,向往善良,希望我们在戏剧的艺术世界中沐浴,洗去心灵的尘埃

  布置作业

  师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感的心灵,请课后继续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

  《窦娥冤》教学实录 黑龙江/姜国栋

  师: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十三世纪的中国版图,就会惊奇地发现,那个时代的中国疆土是如此辽阔。蒙古人已经凭依着他们的强悍和凶猛将铁骑的足迹印在了通往多瑙河的大路上。然而,历史老人的讲述永远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只是把历史看成是一部英雄传奇来加以评说,乃至于忽略了那个晦暗年代的许多生活细节。幸好,我们有关汉卿,他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剧《窦娥冤》,让我们能够穿越历史时空听到窦娥那微弱但却坚定有力的呼声。今天,我们就想通过梳理课本中的相关情节,透析造成窦娥悲剧的内核和原因,品读这个文学画廊中千年不朽的形象。

  (板书)窦娥冤关汉卿

  师:请大家先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然后用一句最简练的主谓句概括出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我们先来分一下组,组员之间可以讨论、研究,看哪组概括得最好。第一组概述“楔子”部分,二、三、四组分别概述一折、二折、三折内容。好,先讨论二分钟。(学生讨论)

  (板书)楔子

  一折

  二折

  三折

  (讨论结束)

  师:好,我们先请第一组的代表来谈谈你们的概括。

  生:讨论并回答。(略)

  师:老师也拟了几个小题目,你们看看。

  (板书)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都很强。大家想一想,这些情节都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的呢?

  生:(齐答)冤!

  师:对,就是“冤”字!

  (板书)

  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冤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师:确实,在生活中,有时我们受了委屈,往往就说“我比窦娥还冤啊!”可见,窦娥确实很冤。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造成窦娥冤屈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结合情节加以分析、讨论。(给二分钟)

  生:社会黑暗。

  师:是的,我们可以借用小说构成要素里的一个概念来说,那就是“社会环境”。

  (板书)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冤 社会环境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师:我们看一看,生活在窦娥身边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生1:婆婆。(胆小,糊涂,性格软弱)

  生2:赛卢医(凶狠,自私自利)

  生3:张驴儿父子(无赖,狠毒)

  生4:桃杌(贪财,凶暴)

  师:这就是与窦娥打交道的一批人。他们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与窦娥有着矛盾,都是把窦娥推向死亡深渊的刽子手。除此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了窦娥的冤死呢?

  生:性格。

  师:很好。

  (板书)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冤 社会环境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人物性格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师:西方悲剧基本有两大类:一是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是这种主张的代表;一类是性格悲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为代表。中国的古典悲剧往往是社会悲剧,它反映的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软弱和无力。比如《氓》中的弃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的命运悲剧是因为个体人格在社会环境的强大压力下的扭曲和变形,乃至于生命的毁灭。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印象中的窦娥到底有什么性格?每人只说一条。

  生:善良,刚强,反抗精神。

  (板书)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冤 社会环境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人物性格 善良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刚强

  反抗精神

  师:我今天就要重点谈谈反抗性。(读《滚绣球》)大家想一想,《滚绣球》中表现出窦娥反对的到底是什么?

  生:天地鬼神,也就是人间的社会秩序。

  师:在一个鬼神崇拜的时代里,窦娥为什么会产生反对鬼神的念想呢?

  生:这源于她对社会现实的高度绝望;源于她对礼法制度的信心崩溃。

  师:窦娥反抗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是什么?请概括。(讨论)

  生:有三条。

  (板书)楔子 天章托孤女

  一折 婆婆遭横祸 冤 社会环境 善良

  二折 贪官判冤案 人物性格 刚强 血溅白练

  三折 窦娥赴法场 反抗精神六月飞霜

  亢旱三年

  师:这里我有一个疑问。窦娥的仇敌到底是谁?她的三桩誓愿是直接针对造成她

  悲剧命运的敌人吗?

  生:是张驴儿父子,是桃杌。

  师:那作者这样设计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突出窦娥的冤屈(标题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惩治丑恶。

  师:那又何必亢旱三年?这不是善恶不分吗?

  生:这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其反抗精神;这样符合阅读者的审美需要。

  师:这样确实更能抒发情感。实用审美是理性的,抒情审美是感性的。这里使用的是后者。

  总结:窦娥的不幸命运是与她生活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的。

  作业布置: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与写作者活泼的语言风格分割不开的。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元代的口语语言。回去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相关问答
窦娥冤窦娥冤,窦娥到底有多冤?
1个回答2022-12-28 18:58
接上面的回答, 关于这个故事有句经典名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想要知道窦娥到底有多...
全文
<<窦娥冤>>中,窦娥到底冤不冤?
1个回答2023-01-17 05:39
当然冤啦,要不然怎么会六月的时候下了那么大的雪,不是说老天爷都觉得她冤嘛,对别人好,但是别人却害了自己。
窦娥冤的故事窦娥的故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1-27 18:44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 元朝 。《窦娥冤》的故事主要是讲叙了 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
全文
《窦娥冤》中窦娥到底冤不冤枉,为什么?
1个回答2022-10-15 02:35
窦娥当然是被冤枉的。因为古代社会过于黑暗,很多正常的诉求都不能解决。
《窦娥冤》中窦娥到底冤不冤枉,为什么?
2个回答2022-12-16 07:13
窦娥是非常冤枉的,也正是因为她的冤枉,所以才有了6月飞雪的故事,而且她本身就非常的冤枉,最后也没有得救。
著名的《窦娥冤》中,窦娥到底是冤还是不冤枉?
2个回答2023-01-19 02:50
非常冤枉。在戏剧中,窦娥是个悲剧人物,在临死之前发的三个毒誓都一一验证了,说明她很冤。
《窦娥冤》中窦娥是怎样的一个人?
2个回答2022-10-01 05:10
既不飘亮又不聪明,无才便是德类型的封建女性。
比窦娥还冤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18 23:46
窦娥很冤 但是 你更冤
急求窦娥冤话剧剧本!
1个回答2023-05-06 13:11
抄课本翻译就完了
求窦娥冤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2:27
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