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的英译赏析

2023-11-30 05:08

1个回答

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的英译赏析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的英译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杨译:

  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Her wit to sing of willow-down, poor maid.

  Buried in snow the broken golden hairpin,And hanging in the wood the belt of jade.

  霍译:

  One was a pattern of female virtue,One a wit who made other wits seem slow.

  The jade belt in the greenwood hangs,The gold pin is buried beneath the snow.

  解析:

  1)此判词,运用典故。“停机德”和“咏絮才”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停机德”指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贤妻良母的品德。而“咏絮才“运用晋代谢道韫的典故,指女子聪明伶俐。曹雪芹此处使用这两个寓言的目的是描述薛宝钗的妇德和林黛玉的才华。

  2)杨译采用意译将“停机德”译为“her wifely virtue”,而对“咏絮才”则采用直译“her wit to sing of willow-down”不免会另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这两个典故,莫说西方读者,就是中国读者也知之甚少,所以此处笔者认为这两个典故意译为佳。

  3)判词中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玉带林”中有林黛玉的姓,且回文并谐音“林黛玉”;“雪”谐音“薛”,“金簪”语义双关“宝钗”,这里代指“薛宝钗”,两种翻译都失去了原文修辞的'韵味。虽然译者尽力体现其艺术性,但不可能保证诗词内涵的等值。这也是翻译中无法避免的文化损失。

  金陵判词使用了大量修辞格,暗含玄机,原文中的许多修辞格几乎无法翻译,翻译难度可想而知。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仅选取三位人物的判词进行简短分析,两种译文皆是大家之笔,都体现了译者为把判词所包含的意境美、形式美、音律美和文化内涵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
相关问答
解读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的判词~`
1个回答2024-01-20 05:31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
全文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什么用同一个判词?
2个回答2022-09-20 16:09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首页上有四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四句诗是并题在一幅画上的,说的就是黛玉和宝钗。俞平伯先生提出“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这两个...
全文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为人处世是分别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1-28 10:43
“玉”具有脱俗之美,但容易破碎;而“金”虽世俗了些,却不怕烈火考验。所谓“金玉质”,便代表着女子身上两种美好的品格。 曹雪芹塑造的这两个女子形象非常的生动,有魅力,征服了无数的读者,但...
全文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为人处世是分别怎么样的?
1个回答2024-02-04 18:04
“玉”具有脱俗之美,但容易破碎;而“金”虽世俗了些,却不怕烈火考验。所谓“金玉质”,便代表着女子身上两种美好的品格。 曹雪芹塑造的这两个女子形象非常的生动,有魅力,征服了无数的读者,但是你不敢...
全文
为什么起名叫宝玉 与 与薛宝钗 和林黛玉的名字有关吗
1个回答2024-03-14 10:55
有“二宝”和“二玉”叫法,应该有些联系,但是应该在《红楼梦》的一些诗句里有联系吧,《红楼梦》是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啊,所以还有待研究啊,呵呵
红楼梦中有关~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晴雯~的故事名
1个回答2024-04-20 15:42
有关林黛玉贾宝玉的故事有:>,> > > > > > > >
红楼梦里这首诗的作者是宝钗还是黛玉
1个回答2022-12-26 13:20
敢问是哪一首?
求红楼林黛玉与薛宝钗同人文
1个回答2023-05-22 00:43
  黛玉的新生活   红楼夜话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黛玉当家   红楼之黛心如玉   红楼之黛玉新传   红楼之黛眉倾城   红楼之禛惜黛玉   红楼之成为宝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