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和《临江之糜》内容或语言角度的分析与比较

2023-11-30 06:02

1个回答
关于《黔之驴》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容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而这个解释和评论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语焉不详。另外,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孙昌武先生说:“这个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明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驴》)“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我们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穷”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驴”比喻外强中干、实无所用的庞然大物等等

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恐惧--------------怀疑------------大喜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寓意
相关问答
出自临江之糜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0:18
至死不悟 【拼 音】:zhì sǐ bù wù     【解 释】: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出 处】:柳宗元《临江之麋》: 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
全文
黔之驴形象分析
1个回答2024-03-01 12:07
明确:虎的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虎的形象:小心谨慎,本领大 驴的形象: 明确: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
全文
文言文《临江之糜》:临江之人畋,得糜麑。
1个回答2024-01-13 20:29
[编辑本段]寓意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写.《三戒》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讽刺了社会上的三种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说,"临江之麇"所讽刺的是"依势以干非其类",...
全文
江郎才尽.黔驴技穷
1个回答2024-04-01 22:33
从你所说的可以看出 你智商挺高 好动 喜欢到人群多的地方去 当一个人的时候就显的很急躁 呵呵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所以我觉得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弥补自己的劣势 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戴上...
全文
分别从驴和老虎的角度说说黔之驴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10 12:37
(1)从“驴被老虎吃掉的角度”: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2)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
全文
黔之驴中的黔之驴用来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21:48
黔之驴中的黔之驴用来比喻外表强大,没有真本事的人,从虎的角度来说,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小心。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
全文
黔之驴中的黔之驴用来比喻什么
1个回答2024-02-04 15:02
黔之驴中的黔之驴用来比喻外表强大,没有真本事的人,从虎的角度来说,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小心。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不能贸然斗争,要...
全文
黔之驴中的黔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1-30 07:40
黔指贵州,也泛指四川。黔之驴的意思是贵州的驴子。
黔之驴形象分析
1个回答2023-12-01 10:47
明确:虎的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虎的形象:小心谨慎,本领大 驴的形象: 明确: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强...
全文
解释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1-26 14:52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基本释义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 处 寓言故事见唐·柳宗元《黔之驴》。 黔驴之技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