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宋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2023-11-30 09:25

3个回答

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给大家一个说法,杜绝谣言。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几经传言后却变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这个故事说明,对待传言,要持审慎态度,更不要以讹传讹,要经过辨别考察,才能确定其是非真相。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像这样追求听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给大家一个说法,杜绝谣言。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劳力。”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后)节约出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像这样求问,不如不求。
相关问答
宋国有个性丁的人,家里没有井......是哪个成语小故事中的
1个回答2024-01-22 01:49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以讹传讹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
全文
翻译:“宋之丁氏,家无井......”
1个回答2022-09-12 23:43
宋国的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
宋之丁氏,穿井得一人,告人,不若无闻也。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5 11:11
意思是:听到的传闻像这样,还不如没有听到。 出自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
全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02 20:44
意思是说,宋国姓丁的那家人,家里没有井,所以要出去外面打水灌溉。
用一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1个回答2024-01-20 18:24
穿井得人 成语词条:穿井得人 成语发音:chuān jǐng dé rén 成语释疑: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成语“丁公凿井”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1-19 01:29
解 释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 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出 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
全文
成语“丁公凿井”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2-24 19:11
丁公凿井 ( dīng gōng záo jǐng ) 解 释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出 ...
全文
丁公凿井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28 13:13
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需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得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丁氏穿井
1个回答2024-02-24 04:10
道:说 闻:听到了。 翻译 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出去打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凿了口井的时候,对别人说:我凿了一口井,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传说道:有个姓...
全文
丁氏穿井的道理是什么?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3-13 14:12
以讹传讹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