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解读方法

2023-11-30 10:26

从各个方面详细啊!
1个回答
解读一篇寓言
解读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

二、写作准备

1.了解寓言的基本内容,学习理解寓言的寓意。

2.了解寓言的一般特征,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

三、知识储备

关于寓言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有人说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级、某一个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诫。

寓言的基本特征是教训和讽刺。作者通过讽刺和嘲笑揭露敌人的丑恶残暴,教育人民提高警惕,加强团结,打击敌人。也用讽刺和嘲笑某些人的自私、虚伪、愚蠢、懒惰等缺点,使人在笑声中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这些教训,讽刺一般在作品的开头点出来,有的在作品的最后直接说出来,有的则隐含在故事中间,让读者加以思索找出来。《南辕北辙》的最后一段中就直接点明了:“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另外,寓言常用拟人、比喻手法,把动植物、无生物“人格化”,用它来比喻社会上某些人。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远古时代就在各民族之间流传。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奔走于各国,游说诸侯,都必须致力于言谈的技巧,使之寓于说服力,因此,在他们的著作或言谈中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四、写作指导

寓言往往是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寄托某种深刻的道理。故事是外壳,道理是内核,因此解读一篇寓言就是要善于透过表面故事去探寻其中蕴涵的深层道理。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会多种角度思考。解读寓言,一般要从其内容(即故事)入手,在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其深刻的寓意。有的寓言内容简单,寓意单一;有的寓言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就会得出不同的启示。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篇寓言的寓意。如《黔之驴》,我们可以从驴的命运方面总结寓意:批评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必将自招祸患的人;也可以从虎的角度去思考得出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还可以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思考,总结出寓意:要想做事成功就得坚持,不放弃,而且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甚至还可以从好事者的角度去思考,得出办事要因地制宜,否则会劳而无功的寓意。这样多角度的思考,有利于拓展自己写作的思路,并有利于自己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写作。

二、学会联系生活解读。在进行解读寓言的写作,解读寓言的寓意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例加以说明。如理解《南辕北辙》时,联系实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也说明了朋友的提醒忠告是很重要的。这样联系现实生活来谈感受,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学会从形式谈特点。解读寓言还可从它的形式入手,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写作特点。自然,这对大家的要求要高些,同学们必须掌握文章的一些表现手法,再结合所要解读的寓言的表达特点来具体分析。如《杞人忧天》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的。杞人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晓之者”作解答,这样一问一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使文章结构如一条线贯穿起来一样,层次分明。此外,有些寓言还常常采用对比、夸张、以小见大等手法来表现寓意,这些都值得我们注意。

五、写作示例

狐假虎威的故事解读

一天,一只老虎饿了,四处搜寻东西吃。碰巧,它捉到一只狐狸,准备美餐一顿。可狐狸却对它说:“你是不敢吃我。我是天帝派来的,他封我当百兽之王。你要是吃了我,那就是违抗天帝的意旨。”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肚子饿得咕古咕叫,不知如何是好。狐狸看到老虎在犹豫,又说:“你以为我的话是假的吗?那就让我在前面走,你在我后面跟着,看看百兽见到我后的样子,它们不逃才怪!”

老虎觉得有道理,就跟着狐狸一路走去。果然,众兽看见了,都吓得四处逃窜。老虎不知道所有的野兽是因为怕自己而逃走的,它还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呢!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它以很简单的故事寄托生活真理,往往有很明显的教育意义。写动物的寓言往往借用或假托动物的行动别有所指地道出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进行劝喻或讽刺。《狐假虎威》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危急时刻,狐狸用“老天爷派我来管理百兽”蒙住老虎,带老虎到百兽面前走一道,利用老虎的威风来吓唬百兽;老虎见了,便真以为狐狸是百兽之王。这引来了人们的讽刺: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来吓唬百兽,是指非常狡猾的狐狸。这句话像“紧箍咒”一样,警告我们不要和狐狸一样狡猾。

可是,我却很佩服狐狸,要为狐狸平反昭雪,我认为这是冤枉了狐狸。仔细想想,这明明就是狐狸的聪明机智嘛!要不是狐狸想出这个大胆的主意,并且装得神气活现,不早就成为老虎的腹中餐了。我很敬佩狐狸敢于和强大的老虎斗争,更敬佩狐狸在危急的情况下相处解救自己、保护自己的高明办法。狐狸能树立“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信心,去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认为狐狸极为聪明。

【点评】文章在介绍了故事内容的同时,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故事的主角进行了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此外,作者没有停留在原有寓意的基础上,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对故事中的主角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解读,使寓言生发出新的色彩。

前两段内容讲述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明确故事的基本内容。值得指出的是,一般来说,这类故事的解读,往往不是全文讲述故事内容,而是概括介绍。

接下来是对故事进行解读。

这里首先明确语言的一般特点,接着从故事情节出发,抓住故事主角进行了分析理解,并指出它的讽刺意义。

运用逆向思维,指出狐狸的聪明,并进行了分析论证,从而发掘出新的寓意,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关问答
两个寓言古事的寓意(只要寓意和寓言题目,内容不要)
1个回答2024-02-21 16:19
题目:亡羊补牢 意: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题目:掩耳盗铃 意:自欺欺人
十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只要寓意,谢谢!
1个回答2024-01-22 09:32
《叼着肉的狗》:寓意--这只小狗太贪心了,已经拥有了最好的肉了,他却想要更多,结果两块肉都没有得到。这就是贪婪的下场。 失算的狐狸:聪明是好的,太多疑则有时候就会害了自己了。 断尾巴的狐狸:即...
全文
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近的一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3-08 01:19
寓意:要认清自身条件和优势,如果盲目模仿别人,非但失去自身特色,还会招人们厌恶。 类似成语: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都可以。
驴子与农夫的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即如是寓意
1个回答2022-07-17 16:21
伊索说,这故事说明,许多人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好,却并不了解别人的生活同样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我们不妨说, 对待工作不要这山盼那山高。
三个有关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三个有关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9:05
1、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他正在田里耕地,突然, 有一只兔子,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全文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寓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1个回答2024-01-19 03:55
成语释义 解释: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 典故: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
全文
《古代寓言二则》学了这两则寓言,你认为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23:31
《古代寓言二则》学了这两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 寓言故事大多简短,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寓言故事大多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翻译要短寓意要长
1个回答2024-01-27 23:58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
全文
什么是寓言?寓言有什么特点?寓言和童话有哪些异同?
1个回答2024-02-12 04:52
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教训和哲理的简短故事 寓言的特点: (1)明确的寓意 (2)生动的比喻 (3)精炼的语言 寓言和童话的关系: 寓言和童话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都比较广泛地...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