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日出的出至于谁的

2023-11-30 16:22

2个回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

“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特别是研习圣贤之说。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奇迹接知识,它是一个人闭门苦读的过程。

孔子年轻时读书极勤奋,《论语》里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孟子少时发愤读书,浑然不知昼夜,遂通《诗》、《书》、《礼》、《易》、《春秋》等经。求知以“博览群书”始,实不失为合理之举,因为以个人有限的精力,万万不足以亲身一一发现、经历,且无此必要,明智之举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把已有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
清代钱泳: 《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眼镜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明代画家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 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宋代水利专家刘彝: 《七经中义》(但找不到原句)。

唐代杜甫:  如杜工部甫人谓不由万里路不读万?书。(清张延玉转述)

但我找到最早的典故,是来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当中转述春秋时代的一个《炳烛夜读》的故事:

”晋平公问乐师师旷:我已七十岁了,想学,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说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平公曰:善哉。我理解,炳烛之明,既是日月之光的延 续,也是生命之光的延续。吾年六十,老将至矣!惟平生有三愿:登万重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现行将退休,更要炳烛而行,要借炳烛之明,实现平生炳烛三游之愿。”

相信这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早的典故。

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应是近代改变原句意思的说法。因为在古时功名挂帅的日子,“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放在平等位置,已是很前卫,很难得的想法。
相关问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18 15:10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3-10 14: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出自清代钱泳的>中钱泳生平简介: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梅溪居士,无锡人。生于1759,卒于1844,享年85岁。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
全文
读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你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5-07 20:18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才能将学到的应用到生活。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1:28
明代的大探险家徐霞客撰写《徐霞客游记》,游遍名山大川.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发生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
全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是读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8:57
是一句古话,谈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不是读书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4-05 05:51
更多的知识就会造就的道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4-19 05:1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在早期哲学思想里,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以思为主,也以读书为主。但是慢慢地人们发现光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
全文
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5:48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说:1、万景躬亲在现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是不可能的,读书可以弥补 。 2、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没进入富裕的阶段,要成天去旅游金钱是不允许的,而对那些有钱的人来说行万里路更是不...
全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亲身经历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21 20:09
我非常向往法国,那美丽的国度,但我毕竟还小,于是我买了许多关于法国的书籍,我在那书中寻找我向往的城市。我很快乐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