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历史:第七十七章 战国儒家的集大成者

2023-11-30 22:36

1个回答
  孩子们,在战国末期,儒家学派出了一位非常厉害的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名叫荀况,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到了齐国的稷下学宫游学,很快就成为了学宫中知名的学者,还曾经多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jì)酒,也就是校长的意思。

  荀子认为自己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却不认同孟子的观点,他提出了人性本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直接相反。

  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教养来转化人的本性,来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而圣人也是普通人通过努力和积累可以成就的,也就是“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荀子特别重视学习和教育,留下了许多的名言警句。

  比如“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思就是做事情不去一点一滴地积累,就永远无法达到目的。

  再比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è),与之俱黑。”

  意思是蓬草长在麻丛里,就自然会长得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变得一样黑。

  这句话是形容人在好的环境里才会健康成长,而如果把好人放在不好的环境下,也会跟着一起变坏。

  还比如“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这句话就是成语“锲而不舍”的出处,用来形容做事情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

  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更看重道德的教化不同,荀子除了重视礼的作用外,还同样重视法,所以更加贴近当时的现实需要。

  不过因为后来的儒家学者们更加认可孟子的观点,孟子在儒家学派的地位越来越高,与孟子针锋相对的荀子就渐渐地被人忽视了,一直没有被列入儒家圣人的行列。

  一直到了现代,人们才更多地发现了荀子思想的价值。

  荀子在战国末年,整理传承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还流传下来了《荀子》一书,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荀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弟子当中,有三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气。

  一个叫做李斯,是帮助秦始皇统一全国的重要大臣,后来还做了秦朝的丞(chéng)相。

  第二个叫做韩非,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治国的思想基础。

  第三个弟子叫做张苍,帮助汉高祖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建立汉朝,后来做了汉朝丞相。

  这三个弟子的故事,我们以后还会单独讲到。

  荀子真不愧是战国诸子中的佼佼者。
相关问答
儒林外史第十六,十七,十八回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2-06-21 17:46
匡超人的发迹史
如何评价《儒林外史》第七回中的范进?
1个回答2024-03-14 23:45
《儒林外史》第七回人物性格特点:范进形象特点:是一槐罩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
全文
《儒林外史》第七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25 19:15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范进去拜隐困见恩师周进。因范进要去山东任学道,周进叮嘱范进到山东后关注荀玖使其进学。其时荀玫已同王惠共同考中。两人遇到了算命先生陈礼,并为王惠的前途算了一...
全文
历史上的七月七日发生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3-15 08:59
连着多不知道 你可以到国外问一问
夜的第七章中第七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15 23:21
夜的第七章→爷的第七张,就是指杰伦的第七张专辑😏
儒林外史第七回内容概括
1个回答2023-12-02 11:42
《儒林外史》,中国清代章回小说、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全书共五十六回,约40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花了他十几年的时间完成。描写了明朝时期科举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第七话的...
全文
武林外史之我是朱七七
1个回答2023-05-28 01:36
已发送 请查收
青春 十七岁 文章
1个回答2024-02-09 10:52
青春·理想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叫做《青春·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
全文
《童年》第七章内容
1个回答2024-02-17 04:05
《童年》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
全文
《童年》第七章内容
1个回答2024-02-18 15:26
《童年》第七章也可以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写“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环境,下篇是写“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上篇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