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为什么认同“原生家庭决定论”的人,恰好都是失败者?

2023-12-01 12:13

1个回答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徐昭君 崔贯利

小明语录:

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犯错,因为我们有犯错的资本。年纪渐大以后,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犯错,因为这时错误犹如生活本身。人生就是一个错误接一个错误的修行, 一路错下去,也就对了。

承接上文:赵小明:为什么说你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重大风险?

本文节选自“看电影学心理”系列,我们继续以电影 《波斯语课》 为素材,来学习心理学。

上文中,我们谈到了人的存在,有身体的存在、有家庭关系的存在、有学校与老师与同伴关系的存在,还有语言的存在。我们接着 探索 关于人的存在。


那么我们特别给大家强调,我们心理咨询治疗的不是原生家庭的病,我们治疗的是人的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一旦失去存在的意义,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人活在世上,只要你满足了吃穿住行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人所有的精神需求其实都是在试图创造一种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儿童也是一样,如果儿童不能找到自己在学校生活中当前存在的意义,他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这个问题轻一点就是沉迷 游戏 ,重一点就是辍学、厌学,宅在家里,再严重点就是放弃 社会 ,退出 社会 ,放弃生命。

人为什么会产生一种存在感危机呢?

我们还是先以孩子为例,从大家最容易理解的地方入手。

你们想想,现在我们的这些小朋友们,他们在学校里面上学,他们每天存在的方式出现了哪些存在感危机?


大家记住,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存在是一个常态,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哪怕是单亲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

所以,哪怕是单亲家庭,家庭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孩子追求的首要目标。

因为孩子更重视的是在学校中的存在,除非一个人连家都没有,每天连吃穿住行都满足不了,比如说每天都吃不上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存的存在、家庭的存在才会变成他的首要追求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现在每天能吃饱饭,那么生存就不会成为他每天存在所追求的主要意义。

那么,再比如说,一个人他已经进入到了小学、初中阶段,只要他有一个父亲、母亲在他身边,他就不会把家庭的存在作为他的最重要的存在方式。

这个时候孩子会把学校带来的存在感,作为他最重要的存在方式。

很多人可能对于这一点理解不了,大家都认为家庭的存在应该更重要。

不是的,我们前面给大家说了,除非这个人没有家庭,他是个孤儿,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对他的存在就变成了最重要的存在。

但是即使这个人是个孤儿,他没有家庭,但是如果他进入到了 社会 生活,我们说的 社会 生活并不是指他成年以后的 社会 生活。

而是指未成年的时候,他进入 社会 , 社会 生活、学校生活也会成为他最主要的存在的方式。

很多人还是很难理解,就是为什么一个孩子不会把家庭的存在作为他最主要的存在方式呢?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家庭不是人生存的目标,人生存的目标实际上是 社会 。

因为人是社群动物,人们并不是生活在家庭中的,其实人是生活在 社会 中的。

所以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会以 社会 标准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标准,而不会以家庭标准作为自己最首要的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说孩子更重视自己在社群中的表现,在学校中的表现,而并不会在乎自己在家庭中的存在方式。

如果大家对于这一点还是有质疑的话,我们继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当你的孩子长到了三岁,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里面对他的教育就是,如果你吃饭时,饭菜掉到地上就不要再吃它了,因为饭菜脏了。

可是当你的孩子去上幼儿园之后,幼儿园老师给了他另外一种教育。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再遇到饭菜掉在地上,他马上就捡起来放嘴里去了。

然后你给他说,脏!你怎么把脏的放到嘴里去了?

你说孩子会听你的还是会听幼儿园老师的?即使幼儿园老师现在不在他身边,他听谁的呢?

但凡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孩子一定是听老师的,而不会听家长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一个小孩儿都能明白,社群的存在、 社会 的存在才是他这一生最主要的存在方式,而不是将家庭的存在作为他的主要存在方式。

04、社群才是人生的参考标准

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他永远会以社群作为他最重要的参考坐标、参考系。

而不会以家庭中所发生的一切作为他的参考标准。

心理学关于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比如说,一个孩子他到底会不会学会抽烟,他在青少年阶段会不会学会抽烟,并不是因为家庭的影响。

家里面父亲、母亲抽烟,并不会决定这个孩子是否抽烟。

但是只要在这个孩子的同伴中,在他青少年的同伴中,但凡有一个人抽烟,他马上就会学会抽烟。

为什么?

因为孩子会拼命地以他的同学、同伴,作为他最重要的参考系去加以模仿。

因为孩子更害怕的是在社群生活中,在学校生活中被孤立,所以他们一定要在社群中寻找共同的语言。


所以,有些孩子,你会发现父母给他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习惯,但是孩子仍然会以他生活中的同伴,作为他最重要的模仿对象。

明白了这点,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孩子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家庭的存在方式。

孩子并不太重视家庭的存在方式,孩子更重视的是社群的存在方式,学校的存在方式和同伴的存在方式。

小明语录: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为了完成一个使命,有些人忘记了他的使命,始终迷茫一生,使命帮我们发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存在过的证明。努力去发现你丢失的使命,找回之后更要有勇气去实现。


三、“原生家庭论”是一个伪劣命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给大家说,原生家庭这个词是一个伪劣命题,是个假冒伪劣心理学。

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根本就没有那么大,任何人都是以社群作为他最重要的参考系。

看到原生家庭论是伪命题,很多人就会说,不是呀,我就是被家庭影响的呀,你看我现在所有一切都是家庭影响的!

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道理非常简单,我先把结果放在这儿,然后再给大家慢慢分析。

原因是,一个人一旦在社群生活中失败了,受挫了,他就会要找另外一种支撑他的方式。

很多人就开始找家庭的问题和麻烦了。因为他总要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理由。

所以一个人在社群生活中越成功、越顺利,越不会去想家庭给他带来的影响。

一个在社群生活中越受挫、越失败,他越会去找家庭给他带来的影响。而实际上家庭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只是因为他们在社群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的证据了,产生存在感危机了,他才需要去找家庭的麻烦。


那么,如果大家还不相信这一点,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你们想想,现在的很多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照顾得都很好,他也能够吃饱饭,父母和他的关系也不错,但为什么孩子还会出很多问题呢?

然后家长们就会仔细地检索,自己是不是哪里教育不对,是不是哪天对孩子吼了,对孩子骂了,会对孩子不够好?

实际上你尽管去找,父母永远都能找到自己对孩子不够好,不够完美,达不到100分的证据。

但是你再去看那些没问题的孩子,人家的父母从来都不是100分的教育,从来都不会是完美的一个家庭。

03、雷锋的经历告诉你,社群存在感可以弥补一切家庭的不足

很多没有问题的孩子,他的家庭反而有重大问题,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这个孩子对他影响更重要的社群生活很顺利。

也就是说,孩子进入三岁之后,他更主要存在的方式是群体、同伴、学校的存在感。

他要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只要在这找到自己的存在的方式、存在感和自己存在的意义,家庭对他来说根本就无所谓,无足轻重。

我要给大家这样讲,是因为有很多证据,最典型的证据就是雷锋的例子

这个例子我给大家讲过很多次了。

雷锋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大家都知道,父亲没有,母亲被地主凌辱,在他的面前上吊而死。

这些事情如果放到今天这帮心理咨询师的嘴里,那就是重大的原生家庭创伤,没错吧。

但是在雷锋的成长过程中,他得到的是什么?他在社群生活、 社会 生活中得到了成长。

雷锋16岁就在生产队开拖拉机了,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

所以,他在社群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还有,他很早就当了兵,当兵之后,他当的是 汽车 兵。

这些都为他带来了最好的存在感和存在的方式,所以他不会有问题。

四、人不仅仅需要社群存在感,而且要多元化

那么我们再反过来说,一个孩子出问题,是什么出问题了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在学校生活中他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了。

现在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感是什么呢?现在的学校生活几乎忽视了孩子和孩子之间共同玩耍的时间。

现在的学校生活,老师能够看见一个孩子,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往往只是因为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好。


所以这就造成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要想找到存在感,甚至他在学校里面要得到其他同学的友谊,他必须或者说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他必须要学习好。

如果他学习不好,同伴都不愿意跟他玩耍。

所以学习好就变成了这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唯一的存在方式了。

那大家想想,如果这个存在方式受挫了,或者这个存在方式失去意义了,这孩子立即就会失去存在感,失去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可是在一个学校里面,在一个班级里面,能够称得上学习好,一定是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是只有几个学生。


一旦一个孩子失去存在感,失去自己存在感的价值和意义,他就会发生存在感危机。

这时候,这个孩子就会产生与此有关的所有的心理问题,我们前面都已经给大家反复谈过了。

未完待续


小明语录:

一定要尽早一些,去做那些你欢喜的,乐在其中的,能获取持久快感和热情的,你本该做却一直未做的事情。不要让力比多辜负了岁月,不要让自己和生命等得太久。在今年的中秋,我自豪地说,我做到了。

相关问答
“我可以承认失败,但是我决不认输,”是病句吗
1个回答2023-03-31 17:57
不是病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总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失败,我们绝不能被这些失败打垮,也不能因为这些失败就放弃,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可以把这些失败当做成功的动力,来激励自己前行。
有哪些失败者理论
1个回答2024-02-08 01:10
许多没有取得成就甚至没有真正去努力的人,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匹配不成熟;但事实却是 在同样的环境下,同样起点甚至起点更差的人却难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环境当然影响环境...
全文
古时候有没有人因为不认真做事而失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3 15:24
悬梁刺股”、“囊莹映雪”、“ 凿壁偷光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
全文
《童话二分之一》中赵庭雨假扮赵庭谖认不出追了赵庭谖两年的那个男人在剧中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2-17 07:41
剧中的名字 李天泽真实名字叫 李茂 ,在 15集的7:00中可以看到。
有没有认为自己教育儿子,失败的人出来
1个回答2024-03-14 00:56
我算一个,我儿子明天满两岁,就目前他的脾气性格,已经证明我教育失败
赵本山的小品写出恰当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14:15
妙趣横生 miào qù héng shēng 【解释】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
全文
温故:“为什么我要谈论失败的好处
1个回答2024-02-24 01:16
因为,失败意味着脱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不再欺骗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开始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唯一关心的事情中。如果不是因为从没成功过,可能就不会坚定地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成功。 人生的最低点,成了重...
全文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和失败失败的家庭教育呢?
1个回答2023-10-09 11:30
成功的家庭教育大体一致亏前,失败的家庭教育则各有各的不幸。 成功教育三种状态: 1.孩销雀清子自信阳光,积极向上。 这应该来源于父母或岁仿者至少有一方的乐观开朗。
细节决定成败事例论证
1个回答2024-02-03 21:25
细节决定成败事例论证 一对新婚夫妻因做生意,不想急于要孩子,但又不能不办那事儿。于是,套儿成为既办那事儿又不会有孩子的安全保护神。但是,在办那事儿时,由于没有检查套儿是否漏气,结果意外有了孩子。...
全文
古代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讲而失败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0 22:06
在来我们北京天通苑金色雨林测评的孩子中有很多注意力不集中、读书跳子漏字跳行,甚至上课坐不住话多的,丢三落四,磨蹭马虎、看错题,写作业慢,这些孩子如果在7岁前给予训练效果非常好,如果12岁前培训还有效,...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