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注重心志的培养——北师大教授 于丹

2023-12-02 09:37

1个回答
作为中华文化的体验和传播者,文化学者于丹做客《文明之旅》,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童年时,父亲的循循善诱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如今,作为六岁女儿的母亲,于丹用什么方法教育自己的女儿?面对当今社会上家长们为了儿女成才而报的奥数班、英语班、暑期海外游学班,以及各种兴趣班,于丹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在中学生一定要有规范的训练,在中学生以后要严谨,要有逻辑。因为中学生他的心智发育基本上趋于一个成年人了,他开始有了很多的判断的能力了。
  但是,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让一个人对于他的尊严和自由有一种确认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首先是在家庭要完成的教育。第一,因为学校不能完成一个孩子的这种完全人格和品质的教育。第二,学校不能完全去完成一个孩子心智和态度的开发。学校是可以把很好的知识系统给一个孩子。但是,学校没有义务,也没有承诺说:我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我开发他心智怎么样;这不是学校教育的那种完全的义务。如果家长抱的希望值太高的话,最后你可能会很失落。
  我们有太多的孩子是替父母完成他们的希望和心愿。其实,我们要做好家庭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确定人格品质的过程,首先保持快乐,要信任,你要让他觉得他有自尊和有尊严、有自由。这些不是乞求得来的。
  教育心志和态度的培养学校是做不到的,也完成不了,完成的只是教育系统。
  心志是意志、志气、心意、心性、性情多方面的问题。
  心智的培养:
  归根到底,做什么事情无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有时一个念头就可以决定你的一切。谁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做一件事,如果你抱定非做成不可的决心,在做的过程中就会竭尽全力、动用你的一切力量,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结果多半都会成功;如果一开始心里就是动摇的,可做可不做,或者认定做不成,做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劲头,并容易懈气,容易半途而废,多半事情就做不成。所以托尔斯泰才会说:“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所以奥斯丁才会说:“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在做一件事上如此,整个人生也是如此。只有认为自己行的人才能赢,只有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伟人才能如愿以偿。
心志能量,决定着一切方面。例如,心志决定着学业上的成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只要解决好心的问题——有了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意志,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就能够自动、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上就会特别出色。大凡成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都是在开发心志能量上做得特别出色的。那些了不起的伟人巨匠,他们的父母的文化并不高,在家教上花费的精力也并不大,没有什么“陪读”,也没有请家教,为什么能够十分成功呢?原因就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很好地开发了孩子的心志能量,培养了孩子的志气、兴趣、自信、意志。
  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学习的热忱、向上的精神,是学习最重要的原动力。没有这种热忱和锐气,丧失了求学之心,就不可能继续学习、终身学习。青年人之所以被看作是最有活力的人,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很多人年青的时候,满怀憧憬,满怀希望,很有向上的积极性。可是等到他们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希望没了,憧憬没了,学习的劲头儿也就没了。尤其是成家之后,对自己失去了希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正是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特别舍得,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进行投资。这完全是因为自身心志丧失的缘故。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人死则次之”。心死了,人就完了。许许多多的成年人,都是对自己心死了的人。难怪当年钱玄同激愤地说:该把四十岁以上的人全部枪毙。话虽然说得偏激,但却颇有道理。心都死了的成年人,怎么可能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心志不仅决定着学业的成功,又决定着事业的成功。
要培养孩子有相濡以沫的精神。孩子在人群中成长是更好的环境。培养他们的相容性。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的快乐——在玩中就快乐了。还有是依赖性的快乐,但是,你有可能买了你喜欢的奢侈品你是高兴好多。但是,你所有的快乐都是依赖的;你就会知道你一定会在哪一天会被剥夺掉这些快乐。那么你怎么才能让自己有一个最高境界的快乐呢?那就只有自己创造性的快乐。
  于丹老师在这里又讲了一个故事:就是林语堂写《苏东坡传》的时候,给苏东坡一个评价,他管他叫“不管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因为这个人过好日子的时候,他在苏杭他是快乐的,但是,他被贬到天涯海角他还快乐。他说:“九死南荒吾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说这个地方山水好我可以玩。然后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他说我有荔枝吃我就不想东坡肘子,他说:“良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我有月亮就过中秋,我见菊花就过重阳,我天天在过节。
  其实咱们看他这不是没心没肺吗?但是人家就能乐观成这样。
  这人就是流离失所贬到哪里他说:“此心安处是我乡”我心能安顿在这里这就是故乡。林语堂说这人真是不可就要啊!我们想这个境界,就是贫困、疾病、折磨,乃至于死亡都是不能剥夺的一种乐观。这是多大的快乐。
相关问答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个回答2024-03-06 05:10
孩子的专注力越早培养越好,因为3-5岁是小朋友“执行功能”快速发展的阶段,7岁以后平稳发展。 “执行功能“也就是指孩子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所以我...
全文
专门演讲怎么教育孩子的一个女的叫什么丹的教授
1个回答2024-03-11 05:28
专门演讲怎么教育孩子的一个女的叫什么丹的教授:应该是于丹。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是
1个回答2024-01-27 09:22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父子的关系已经不存在跟群臣...
全文
如果想要自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应该如何培养呢?
1个回答2024-05-11 19:20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体育精神,当然是从小就让孩子接触体育项目,比如说多陪孩子跑步,打球,踢球之类的,让他们喜欢上运动。有能力的当然可以帮孩子报兴趣班,以此来锻炼孩子。还有就是经常陪孩子看运动类的电视节...
全文
培养与培育的意思 怎么理解培养与培育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9-26 08:47
1、培养,汉语词语,读音为péi yǎng,意思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2、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出处冰心《寄小读者...
全文
6岁的孩子怎么培养他注意力
1个回答2024-01-18 16:27
平时多让他听故事,他自己独立做任何一件事时别打扰他,或者让他做积木,画画,每天半小时可以了,太长时间了他坐不住,久了就可以培养了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培养要注意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10:30
注意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面对学习表现得更加积极、自律,而这也支撑着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愈挫愈勇,不畏困难。上课时认真听讲,放学后主动完成作业,这种学习中的自觉性将会成为孩...
全文
注重人才培养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4 22:29
成语】: 经师人师 【拼音】: jīng shī rén shī 【解释】: 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
全文
怎么培养孩子注意力?
1个回答2024-02-09 04:16
我家小宝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打小差,老师都找我谈话了,这家伙上课不专心听讲。 为了训练小家伙注意力集中,我决定开始行动了! 1.看看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让孩子坚持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孩子的专...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