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2023-12-02 10:23

1个回答

养娃过程,我们可能都发怒过。有时候不是因为孩子有多糟糕,而是自己累了、烦躁了、糟心了,正好孩子做了点不合时宜的事,于是就爆发了。


父母易怒、容易失控,他们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愤怒情绪?这篇来分享一下。



愤怒是一种自然情绪,它并不全是负面的。


比如,愤怒会让人感到力量,就是那种“豁出去了”的感觉。这种力量,可能会让人克服恐惧,把一些本来不敢做的难事给顺利完成了。


另外,作为父母,当我们自己感到愤怒时,试着合理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这对孩子来讲也是一个好榜样,言传身教。


比如,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非常愤怒,但是我们尝试深呼吸,或离开愤怒的情境,而不是直接情绪爆发,这个能让孩子学习,如何更好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是,愤怒有时候确实是负面的,尤其是频繁地发怒,发怒后失控。




看到家长发怒,孩子可能会直接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错,感到自责。家长的愤怒,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在易怒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将来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家长总是对孩子发怒,使用伤害性的语言,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就是不好的,是没用的人。这些负面的感受和体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 健康 。


比如孩子慢慢地变得无法专注、与其他同龄人相处困难、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又或者变得粗暴激进,出现睡眠问题等。


除此之外,家长愤怒失控,一旦动手体罚或虐待孩子,后果也非常严重。


研究发现,体罚会增加孩子将来出现反 社会 行为、强攻击性、自卑、心理问题、消极关系的风险。


除此之外,愤怒之下对孩子动手,一旦失控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比如,家长愤怒之下,大力摇晃婴儿可导致摇晃婴儿综合征,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另外,暴力虐打、踢、抛、扔等,都可能给孩子人身带来重大伤害,甚至致死致残。


我们说,冲动是魔鬼,其实愤怒,有时候真的会像着了魔一样。




养娃不易。


我们经常需要各种平衡,比如在处理各种生活琐事、做家务、处理工作的同时,还要陪玩、陪学习等。当生活中千头万绪,有时候事情又不那么顺利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失去耐心,感到烦躁甚至愤怒。


养孩子的过程,我们与队友意见不一致也非常容易导致情绪爆发,愤怒烦躁。比如, 育儿 理念不一致、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有时候生活事务安排上的不一致,都可能引发愤怒情绪。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当我们的努力还被对方否定、忽视、低估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引爆。


另外,愤怒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的愤怒和挫败情绪可能会让我们也觉得愤怒。比如,孩子发怒闹情绪,故意对着干,这时候我们也可能会变得烦躁起来,反过来“还击”孩子。这种情境,可能不少家长都有过,一般都是事后就后悔了。


另外,身体不舒服、工作或经济上的压力、缺觉、失去自我的感觉等,这些因素也都会让我们在 育儿 过程变得焦躁,甚至发怒。




愤怒的情绪无法彻底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这种情绪。简单来讲,可以分3步。


第一步

认识自己的愤怒情绪


当我们要发怒的时候,身体其实是有“早期信号”的,认识这些信号很重要。发现了自己要发怒的信号,记得说出来:我很愤怒,我很火大。哪怕是自言自语也好,把当时的愤怒情况说出来。比如“你这个样子,让我很愤怒”。


关于早期愤怒的信号: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 负面想法 也会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愤怒,或者让愤怒情绪加重。因此一些负面想法,我们也要保持警惕。


打个比方,

忙了一整天,工作上也不是非常顺心。回到家,屋子里一塌糊涂,或者孩子们在吵闹打架,这时候就可能糟糕的情绪比较严重了。接下来,如果让孩子做啥,孩子偏不做,又累又烦躁的时候,一些 负面想法 就开始了:


“啥都要我来做,就没人可以帮我一下”

“怎么这孩子这么不省心”

“你乖一点,我就不至于那么累那么愤怒了”

“你干嘛总是故意激怒我?”


一旦脑海里开始出现想法,我们就要引起重视,我们可能需要停一下,让自己缓一缓,以免下一步就是愤怒爆发。



第二步

学会自我舒缓和放松


一旦发现发怒的早期迹象或者意识到脑子里出现的负面想法,就要记得提醒自己,需要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如果不能直接走开

留下孩子一个人的情况,可以尝试:


如果可以短暂地离开一下孩子 ,可以试试:


离开孩子的时候,确保孩子是安全的。如果有人可以帮手,那可以让其他人代为照顾孩子,然后自己尽量放松一下。


一般来讲,心跳速度放缓了,全身的紧绷感缓解了,肌肉放松了,这些迹象都是提示放松平和下来了。


第三步

反思和回顾


等自己情绪平和下来了,其实可以回顾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愤怒的状态。这个回顾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以及类似的情况出现了,也能更好的应对。回顾过程可以试着问自己:



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愤怒而伤害孩子或他人,是不可以的。


发怒之后,如果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对你发怒了”,会让孩子觉得发怒这个情绪是不对的。


其实,我们应该说的是:“对不起,妈妈对你大吼大叫了。”这样会让孩子明白,偶尔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用好的方式来控制和管理愤怒的情绪。


失控对孩子发怒,吼了孩子

这时候怎么做?


我们总归会有没控制好自己的时候,可能对孩子发怒了,吼了孩子,或者说了一些自己觉得后悔,其实不该对孩子说的话。


虽说偶尔一次失控吼了孩子,不至于立刻就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但是,偶尔失控之后,可以试试跟孩子说:


平和的情绪,其实不仅促进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夫妻关系。每一次的努力,也许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管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


养娃不容易,要记得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太难为了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不论如何努力,情绪都很难平和,频繁感到愤怒、焦虑、伤心、难过等,请一定记得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推送精选:

相关问答
易怒型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1-26 07:59
易怒型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 01先说第一个 我有一个学员,父母是那种很暴躁的脾气,孩子见到别人不敢大声说话,特别害怕别人不高兴。为此他天天委屈求全,做了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去...
全文
易怒型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1-25 17:13
易怒型的父母会养出怎样的孩子? 01先说第一个 我有一个学员,父母是那种很暴躁的脾气,孩子见到别人不敢大声说话,特别害怕别人不高兴。为此他天天委屈求全,做了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去...
全文
易怒型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有四个缺点
1个回答2024-01-16 17:06
易怒型父母养出来的孩子有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社交能力差、容易焦虑、缺乏耐心等缺点。 1、情绪不稳定 易怒型父母的情绪波动大,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很容易受到影响。这些孩子可能会经常出现情绪波动...
全文
关关于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的感悟
1个回答2024-01-23 10:20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寒假中,“孝心作业”让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当我给爸爸妈妈端茶倒水、垂腿梳头的时候,爸爸妈妈是那么的高兴,心里的喜悦都从脸上写了出来。尽管...
全文
用什么描写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02:57
含辛茹苦 ▲释义 辛:辣;茹:吃。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出处 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示例 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
全文
用什么描写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15:59
含辛茹苦▲释义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示例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
全文
我发现养个小孩真的挺不容易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1个回答2024-03-07 13:47
正因为不容易,我们才更加感恩父母。
为什么总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
1个回答2024-04-09 09:56
我觉得因为中国家长很爱惯着孩子,所以总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容易“养废”孩子。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却导致孩子性格古怪怪异。懒惰懒散是父母的纵容,让孩子有了“做”的信心,也是他们无私的...
全文
父母不养孩子,孩子还用养父母吗
1个回答2024-01-25 11:40
法律分析:从法律角度上讲,即便父母不抚养孩子,但是孩子对父母仍然有赡养的义务。不能因为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义务就拒绝赡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