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哪里可以改进的

2023-12-02 11:06

1个回答
就是可以把故事描述再生动一些,让更多人能够理解深层的寓意和哲理。
我国寓言的历史更为悠久,初具雏形的时期,是在三千多年前,比伊索寓言产生的时代早五百多年。我国古代寓言是在一般譬喻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经过了一个由文辞简约趋于富赡、由哲理浅显趋于深刻、由缺乏人物情节而趋于故事完整的演变过程。
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集《尚书》中,已明显地出现了一些形象的譬喻。如盘庚迁殷时教训臣民的话:“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途,其犹可扑灭乎。”用火势来比喻大势所趋、不可违抗。后来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为精确表达思想内容和哲理而将譬喻升华提高,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我国古代寓言在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关问答
将这个寓言改成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14:06
猫吃鸡吗? 改成狐狸好些. 这一天,鸡们忽然接到狐狸的大红请贴,说他要过生日了,在森林里举行生日宴会,请鸡们参加去吃饭。 鸡们开会商量这件事,有的说不能去,应该狐狸和鸡一向不和,他会吃掉我们的。 有的...
全文
寓言改编的要点有哪些 简述寓言改编的要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2 02:51
通常写寓言时,要留意下列几点: 1、以某种动物做主角,要了解某种动物的习性,不可以写牛爬树,羊吃肉,以免笑掉人家大牙。 2、下笔以前,先决定主题,再安排内容。 3、不要在文字中带着教训的意味,更不可以...
全文
改编成语小故事,寓意不变
1个回答2024-01-06 01:46
是什么成语啊?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一样的寓言?
1个回答2024-03-09 17:5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相对意思的句子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应该可以算相似吧:“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寓言改编
1个回答2024-01-18 10:53
在那无理性的动物集会里,猴子站起来跳舞。他得到大家的称赞和喝彩,那骆驼觉得妒忌,也想能够得到这种待遇。因此站了起来,他那威武的动作得到了大家的阵阵喝彩,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从此以后,骆驼成了动物群里...
全文
穿井得一人寓言改写
1个回答2024-02-20 20:26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全文
黑暗寓言10是由那部童话改变的
1个回答2024-01-18 16:33
是《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故事 作    者:(英) 斯旺 (Swan.J.)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