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孩子坐高铁吃泡面,遭乘客指责,爸爸的回怼让人无语

2023-12-02 11:12

1个回答

有这么一句话,看似有理,实则不讲道理:跟孩子计较什么?总有家长认为,不管孩子犯什么错,都能以年龄为借口规避责任。在他们看来,孩子不懂事才会犯错,这种无心之过,理应被理解、被原谅。

然而,现实状况是,人们对于尊老爱幼这项传统美德的认可度,正在逐年降低。特别是熊孩子问题, 社会 舆论从过去的“可以退让”到现在的“必须严惩”,态度对比非常明显。



孩子在高铁上吃泡面,乘客说没教养,爸爸:跟孩子计较什么?

最近这么一段视频突然走红,网友纷纷指责视频中的孩子没教养,孩子的父亲无担当。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爸爸带娃坐高铁,孩子半路突然饿了,想吃泡面。



正常情况下,在高铁这种封闭式的公共场合,除非是那种可以吃东西的车厢,一般人都不会吃泡面,大家都知道那个东西味道极大。不过这位父亲却不走寻常路,他很麻利的帮助孩子泡了一碗泡面,一时间,整个车厢内全都是那个味道。

有人实在受不了,就上前交涉,结果孩子的父亲完全不为所动,他并不觉得在高铁上吃泡面有什么不对。



“这是公共场合,我凭什么要迁就你?就你事情多!”在他看来,公共场合的定义是,只要不明确违规,所有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言不合,二人争吵起来,周围的人也看不下去,纷纷上前帮腔,指责孩子没教养。见惹了众怒,那位父亲才消停下来,最后扔下一句话:你们都这么大人了,跟孩子计较什么?

显然,他也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行为确实不妥,只是碍于颜面,死活不低头。



作为传承了5000年的文化古国,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领先全世界,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国内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完善程度还不如 历史 远不如我们国家的美国。

至少美国有非常完善的未成年保护法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法,只要犯错,就得接受惩罚。相对于成年人,惩罚力度肯定要小很多,但它至少能保证一点,孩子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糊弄过去,他也得付出代价。



教育大师樊登早在5年前,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评论,他说自己很担心中国孩子的未来,尤其是溺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没有孩子天性是坏的,可是如果他们从小在迁就中长大,久而久之,往往会无视正常的为人处世观应该是什么模样。自私、小气、性格怪异,这些特性融入性格之后,其未来发展可想而知。

一位网友总结的很好,“爱幼”是传统美德,不是孩子犯错的理由,它只能由外人主观发起,而不是成为“逼迫”他人退让的工具。



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孩子不能娇生惯养,但一旦落实在自己身上,态度就容易出现变化。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小孩子不懂事,家长如果不及时纠正,教育得体,危害极大。

1、儿时偷针,长大偷金

古人总结出来的深刻道理,其实讲述的正是现代儿童教育中的放大学说:

儿时的教育缺陷会随着行为能力的增长而不断被放大,简而言之就是,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坏,破坏力越来越强。

就好比前文中的孩子,今天他只不过是在高铁上吃个泡面,事情很小,但未来他就有可能因为父亲的纵容而养成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的性格。

一个只知道为自己而活的孩子,谁会愿意与其相处呢?别说是兄弟,他连朋友都交不到真心的。



2、变成“白眼狼”的概率极高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白眼狼”新闻冒出,我们在感慨世风日下之余,也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生活条件远超过去的今天,孩子反而变得越来越小气,越来越不懂得孝顺?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所有的“白眼狼”都是父母在自作自受,要不是他们的教育理念出现差错,孩子又怎么可能变成那个样子呢?

大家都知道娇惯与纵容会让孩子变得自我,但看得清不代表能做到,很多家长一边讲着大道理,一边放任自己孩子胡来。

看似出于父爱母爱,实则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3、 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大家喜欢与什么样子的人相处,交友?总结下来不难发现,其实所有人的喜好偏向都差不多。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具备那些品性,在集体中将很难混得开。

慷慨、友好、礼貌、善于换位思考等等,这些才是家长真正应该交给孩子的财富,相对于物质上的富足,它们往往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保质期也更长。

现在每当有人说谁没出息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观察那个人的性格,如果是因为运气不好,那叫倒霉,属于不可抗力。可要是因为性格问题,父母的责任往往很大。



4、 父母不教育, 社会 来教育

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我都会想起前些年发生的“暴揍熊孩子事件”,从网上舆论不难看出,那个人虽然违法了,但他的行为让无数人忍不住呐喊一声:爽!他做了大家都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父母不教, 社会 来教,这句话流传了十几年,那可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家长自己教育,力道、程度都可以掌握,可到了 社会 上,一切可就是未知数了。孰轻孰重,相信大家自有定论。



不论孩子犯了什么错,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道歉,特别是在影响到别人的情况下,低头不是怂,它同样是一种美德。

矛盾往往发生在争执中,心平气和,大家都会选择各退一步,除了极个别人,没人愿意真的在孩子身上挑刺。

解决了外界矛盾,再去教育孩子,小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的教育流程才更加深刻。

相关问答
爸爸重小轻大该如何怼过去?
1个回答2024-04-07 15:53
如果您的爸爸重小轻大,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应对: 1. 坦诚沟通:与父亲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表达方式,不要用攻击性的言词,而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 2. 强调价值观:亲身体验让他们了解到大小并不一...
全文
坐在爸爸和妈妈之间 英语
1个回答2024-03-21 17:55
I sit between father and mother.
我和爸爸坐在火车上,
1个回答2024-05-03 02:35
just。。还仅仅是好感。。从你们的年纪来看 对你产生好感的原因:1 形象 2 爱笑 。。。
妈妈为什么坐在爸爸身上叫
1个回答2024-05-17 10:06
问问你妈就知道了,为什么在这问别人,别人没看见怎么知道,这得问问你妈本人,可能是你爸骂你妈了,她气得叫吧,或者是你爸挠你妈了,她痒的叫吧!总之你问你妈就啥都明白了!别人没法回答你真实的结果!
铁路边的孩子们 爸爸去哪儿了?
1个回答2024-01-25 12:22
《铁路边的孩子们》.中爸爸离开了家再也没回来。 爸爸是政府公务员,他虽然很忙,但只要在家就随时准备跟孩子们做游戏。妈妈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她不但经常跟他们玩,而且还会为他们写故事和有趣的诗。这是一个非...
全文
看《带爸爸做高铁》有感
1个回答2024-03-13 04:50
当我品读完《效率专家爸爸》这一篇章时,觉得心情开朗了许多,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似的,我下决心要跟“拖沓”这个坏朋友绝交,跟“效率”这个好朋友建立友谊。 这一篇文章写了作者的爸爸看了几本讲效率的书,就常做实...
全文
巴巴爸爸是不是泡泡糖?
5个回答2022-12-25 08:15
肯定不是泡泡糖,泡泡糖是没有生命的,巴巴爸爸更有点像生物界的阿米巴变形虫。
爸爸泡泡糖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3-03 07:57
陌生人  播放 歌手:蔡健雅 语言:国语 所属专辑:陌生人 发行时间:2003-06-01
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来了客人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06 08:54
先请客人进屋坐下,给客人端茶倒水,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留客人等爸爸妈妈回来,还是问清楚客人有没有什么事情,如果客人要走就要挽留,走的时候要送客。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