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育问题和改进对策

2023-12-02 19:30

1个回答

  导语: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勃兴,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从而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但是,隔代教育也可能阻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激化家庭教育冲突、降低家庭教育质量、加重祖辈多方负担、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

  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育问题和改进对策

  一、当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的现状

  所谓隔代教养指的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为祖辈(或大部分由祖辈)来承担,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少,甚至完全放弃孩子的抚养与教育。

  在国内,0―3岁儿童家庭抚养中祖辈家长占据重要地位。《新闻周刊》2004年报道,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上海市对0―3岁儿童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儿童抚养的共占84.6%。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很多家庭的教育特色。

  二、隔代教养利弊研究

  1.隔代教养的有利因素

  (1)祖辈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孙辈身上,一方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良好的祖孙关系并建立祖孙间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成为孙子女与其父母的沟通桥梁。

  (2)祖辈家长有抚养孩子的实际经验,对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出现的问题,处理起来比父母容易。

  (3)祖辈家长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这些正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宝贵财富。

  (4)大家庭人际关系过于复杂,而核心家庭人际关系又过于简单,使孩子在家庭社会中无法领会到全部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由祖父母和双亲共同组成的家庭教育力量能兼顾大、小家庭之长,去两者之短,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5)老人有较平和、宽容的心态,他们对孙辈的要求不像父辈那么高,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环境中成长。

  2.隔代教养的不利因素

  (1)由于一些祖辈家长的素质不高,他们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凭陈旧思想观念与过时套路来教养孙辈,易导致孙辈与时代脱节,影响其创新意识的发展。

  (2)有的祖辈家长认为孙子(女)年龄小,毛病小,什么也做不了。祖辈们就会越俎代庖,这就会削弱了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孩子们自理能力差。

  由于祖辈的溺爱与落后的教养观念,导致了孙辈思维能力的局限,从而忽视了孩子在社会中的地位。

  (3)有些祖辈出于补偿心理一味满足孙辈的要求,这种过度迁就助长了儿童任性的性格特点;许多祖辈担心对孙辈管严会使家庭失和,因而对孙辈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大量存在。随着大量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大量存在,是隔代教养成了必然,尤其是在农村。农村教育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匮乏等。

  三、提高幼儿隔代教养质量的对策

  1.转变溺爱的教养方式,理智的爱孩子

  让幼儿学会独立,这比一味帮助儿童解决所有问题更有利于儿童适应社会。加强对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多让幼儿与其他人接触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2.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

  3.提高素质,做好表率

  孩子的良好习惯,不是通过说教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的。祖辈们的行为要做孩子的表率,要慎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统一思想、标准

  儿童的祖辈应与父辈多交流,讨论育儿心得,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在教育目标上求得一致,在方法上走向趋同,统一决策,不能一个要求这样做,而另一个要求儿童那样做,引起家庭冲突。

  5.疏通亲子感情

  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周末让孩子与其父母一起去公园,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多做亲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与父母的那种亲密和幸福。

  6.扩大孩子活动范围

  祖辈家长生理机能衰退,但可以与父辈一同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旅游,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担心孩子的安全,就缩小了孩子的活动范围。

  (1)强化责任,父母充当育儿主角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是从0―6岁这阶段”所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关键是年轻的父母要担起自己的责任,树立幼儿教育应该管、必须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全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慈爱,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对今后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2)统一认识,架起沟通桥梁

  年轻的父母要多和祖辈沟通,交流教育经验,要引导祖辈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从而对孙辈实施正确的教育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双方一定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即使在教育方法上有冲突也应当私下调解。

  (3)改进方法,注重自身的模范作用

  父母的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父母对老人要关怀,要照顾,要尊重,要教会孩子爱别人,孩子具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其今后成材的根基。其次,父母不要当着祖辈打骂孩子。要学会尊重幼儿,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再者,父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在社会上、工作中的不顺心和困惑带回家中。

  (4)构筑平台,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这个道理每个父母都知道,可是面临多重角色的抉择时,孩子的心理需求往往是最先被舍弃的,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家庭结构如何改变,我们在面临不能避免的隔代教养时,父母非责任不能因此而豁免、在隔代教养家庭之中如何取得较佳的平衡点,是值得我们正视的问题,也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支持和配合,拥有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关问答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回应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0:52
几种有效回应策略:非语言、补充式、质疑式、互动式、耐心等待、归纳梳理式、赏识激励、顺应推动、追问扩思、修整提问、提升式。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个回答2024-03-09 18:11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导致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培养。 2、家长的攀比心过重许多家...
全文
幼儿园的情商教育策略
1个回答2024-02-11 15:44
不错啊,谢谢分享
隔代教育能教育好孩子吗
1个回答2024-05-11 08:43
很难,父母能带孩子的话,最好不要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几点害处:一、溺爱过甚,孩子养成自私性格;二、教育不当,对孩子智力发育不好;三、常与老人交流,孩子心理变得比较老;四、因为分离时间长,孩子与父母关系...
全文
幼儿园教育政策近年来有哪些改革
1个回答2023-12-25 03:36
关于幼儿园教育政策近年来有哪些改革的问题如下: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积极发展...
全文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有哪些有效的指导策略
1个回答2024-04-11 17:2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
全文
音乐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2-08-06 04:00
培养幼儿的乐感
幼儿教育学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哪些启发
1个回答2024-01-30 07:08
浅谈对当今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启示,敬请专家指正。 一、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 期培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
全文
怎样才能做好婴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时期应该做什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2-09 07:22
快两岁了,是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玩耍等,可以教宝宝一些平时礼貌用语的,多讲故事的,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一些亲子游戏等,多出去见世面开阔见识
育儿书为什么对孩子问题束手无策
1个回答2024-01-26 07:44
每个人遇到的问题都不桶,每个宝宝的习惯喜好也不一样,书当然不会百分百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