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是出自什么故事的

2023-12-02 22:18

2个回答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现在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说的话不能自圆其说.
2.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 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谁看得出来!
南郭先生终於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 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
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 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 溜走了.
这句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 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3.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说的是南北朝梁武帝命令张僧瑶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四条龙,但他却没有给龙点眼睛,说如果点了,龙就要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执意让他点上,张僧瑶刚点了两条,不一会就雷电大作,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飞而去,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
“画龙点睛”常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力.
1.画地为牢
2.滥竽充数
3.守株待兔
4.望梅止渴
5.闻鸡起舞
6.指鹿为马
7.拔苗助长
8.叶公好龙
9.高枕无忧
10.掩耳盗铃
11.一鸣惊人
12.一字千金
13.刻舟求剑
14.铁杵成针
15.画龙点睛
16.熟能生巧
17.画蛇添足
18.狐假虎威
19.亡羊补牢
20.自相矛盾
21.愚公移山
22.对牛弹琴
23.井底之蛙
24.江郎才尽
25.洛阳纸贵
26.三人成虎
27.天衣无缝
28.胸有成竹
29.一举两得
30.八仙过海
31.毛遂自荐
32.请君入瓮
33.三令五申
34.势如破竹
35.枕戈待旦
36.黔驴技穷
37.郑人买履
38.杯弓蛇影
39.南柯一梦
40.图穷匕见

41.惊弓之鸟
42.盲人摸象
43.囫囵吞枣
44.杞人忧天
45.塞翁失马
46.望洋兴叹
47.坐井观天
48.夸父追日
49.围魏救赵
50.下逐客令
51.夜郎自大
52.分道扬镳
53.梁上君子
54.投笔从戎
55.鹬蚌相争
56.悬梁刺股
57.打草惊蛇
58.东窗事发
59.东施效颦
60.高山流水
61.嗟来之食
62.老马识途
63.乐不思蜀
64.门可罗雀
65.抛砖引玉
66.卧薪尝胆
67.一丘之貉
68.班门弄斧
69.破釜沉舟
70.朝三暮四
71.邯郸学步
72.南辕北辙
73.狼狈为奸
74.按图索骥
75.沉鱼落雁
76.沧海桑田
77.草木皆兵
78.纸上谈兵
79完璧归赵
80.百发百中
相关问答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成语犹豫言故事的来,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1 11:52
坐井复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制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
全文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来历
1个回答2023-11-30 07:18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到:“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全文
点睛之笔、滥竽充数、自相矛盾造句
1个回答2022-11-29 05:24
这句话可谓文章的点睛之笔,使整篇文章活了。 滥竽充数只是暂时的,还得要有真本事才能有立足之地。 前面说一套后面说一套,皆是自相矛盾,到头来会被人看穿的。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这三个寭言故事都是哪本书上的?
1个回答2023-12-04 12:13
都出自《韩非子》一书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这三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08 03:47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或用差劣的东西冒充好的东西....
全文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共同点
2个回答2023-12-19 22:14
自欺欺人,荒堂可笑
杞人忧天精卫填海滥竽充数自相矛盾是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18 17:53
精卫填海不是寓言故事,是神话故事。 滥竽充数,杞人忧天,自相矛盾是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是出自什么故事的
1个回答2024-01-08 03:47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
全文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是出自什么故事的
1个回答2024-01-05 10:04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
全文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都是出自于哪的
1个回答2023-12-04 06:50
都出自韩非子。 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