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邯郸学步和自相矛盾的古文、注释、翻译.

2023-12-03 03:40

1个回答
邯郸学步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于:介词,向
未:未曾、没有
其:代词,他的
直:副词,竟然
况且,你难道没有听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向邯郸人学习步法?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竟然只好爬着回家了.
自相矛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鬻(yù)——卖.
誉——夸耀.
陷——攻破.这里是穿的意思.
或曰——有的人说.
莫不——没有不
应——回答
或——有人
“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坚——坚固
以——用
俄而——然后
莫能——没有什么.
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称赞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相关问答
邯郸学步古文注音版
1个回答2024-01-20 21:24
《 zhuānɡ zi · qiū shuǐ 》 《 庄 子 · 秋 水 》 原 文 :世桥皮 qiě zǐ dú bù wén fū shòu línɡ yú ...
全文
邯郸学步的原文及注释?
1个回答2022-11-13 06:06
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
全文
邯郸学步的原文及注释
1个回答2023-12-02 12:49
一个燕国人到邯郸,发现邯郸人走路都很好看,就学者走,却越学越难看,连他以前的步子都不会走了!!次为”邯郸学步”,比喻半吊子,东施笑颦!
邯郸学步的故事邯郸是不是人名?
1个回答2024-01-30 02:50
不是 邯郸是地名,是古时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现在邯郸是河北省邯郸市,在河北省最南端与河南接壤,是个四线城市。 邓丽君祖籍就是邯郸大名人。
什么是邯郸学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
1个回答2023-12-02 11:50
邯郸学步,就是学别人走步,最后呢不会走自己的步,也没学会别人的走步方法。 滥竽充数,在一人队伍里混着摇头晃脑,好像他是主角。 掩耳盗铃,捂着耳朵到别人家的零,不要以为你听不见,别人就听不见。 自相矛盾...
全文
邯郸学步造句 邯郸学步解释
1个回答2023-12-08 03:20
1、“邯郸学步”造句: (1)邯郸学步,生搬硬套,是学不会真正的东西的。 (2)学习别人的经验,不能邯郸学步,要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他的行为无异于邯郸学步,引来了一片笑声...
全文
邯郸学步的文言文 最好有注释
1个回答2023-04-19 06:06
1、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2、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 ...
全文
邯郸学步自相矛盾刻舟求剑都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3-12-18 04:47
三顾茅庐和闻鸡起舞都是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闻鸡起舞是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两人刻苦个训练的故事。
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邯郸学步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11-30 06:59
《韩非子》《庄子秋水》《晋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相矛盾是出自于《韩非子》,杯弓蛇影是出自于《庄子秋水》,邯郸学步是出自于《晋书》,都是一些经典的成语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是主要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夸...
全文
邯郸学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2:11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模仿别人,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丢掉原有技能。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战国时燕...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