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干粮的作者是刘文章吗

2023-12-03 04:11

1个回答
一袋干粮的作者是刘文章
《一袋干粮》

1961-08-16 03:35:48 中国青年1961年2期
刘文章
编者按:最近,许多地方的团组织都在对青年进行广泛深入的革命传统教育。他们通过请革命长辈作报告,访问老红军、老干部、老工人、老农民,看反映过去革命斗争的戏剧、影片,参观革命文物古迹等方式,使青年更具体地了解过去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革命前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这对于提高青年的共产主义的政治觉悟、革命志气、共产主义的道德和风格,鼓舞青年更加坚定地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都是大有好处的。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从本期起我们特开辟这样一个专栏,陆续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希望读者们把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写给我们,也望各地团组织多向我们推荐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每当想到长征中那些艰苦的日子,我就想起了终生难忘的谢益先同志。
谢益先同志参军前是个贫苦的农民,他和母亲、还有一个几岁的弟弟,一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直到红军到达他的家乡,才翻了身。可是不久,反动派又回来了,并且打死了他的母亲。他含着眼泪埋葬了母亲,把不懂事的弟弟寄养在亲戚家里,自己参加了红军。
谢益先同志日常言语不多,工作可比谁都做得多。来到部队以后,很快便成了一个很好的红军战士。一到战场上,他就不顾一切地冲杀敌人,恨不得一下把所有反动派消灭光。但对待贫苦的人民,却恨不能把心都掏给人家。
部队到了毛儿盖,上级决定在这里筹粮,准备过草地。那时虽然正是收获季节,可是由于部队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斤麦子。大家都把它看成宝贝,缝成小布袋装起来,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谁心里都明白,这不仅是三四斤麦子,而是自己的生命呵!缺了它,要想走出草地是困难的。
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了茫无边际的草地。
一天,我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饥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哭声是那个妇女怀里的孩于发出来的。看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就可以知道饥饿在折磨着他们母子三人。但母亲总是母亲,虽然她已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仍一面拍着怀中的孩子,一面安慰着:“好孩子,别哭,明天妈给你买烧饼吃。”身旁那个大孩子听说烧饼,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问:“妈妈,能买到烧饼吗?”母亲脸上滚着泪珠,鸣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了。我们的心象被什么打击着,人们都在这里停了停,有的抓出一把炒麦递给了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已干瘪了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
部队又继续前进,但行列里却看不到谢益先同志了。正在着急,他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他:
“你怎么掉队了,病了吗?”
“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他沉重地回答。
“你认识他们吗?”
“我怎么会认识他们呢!那个妇女说,她是川陕苏区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房子也烧了。她和一些老乡们在红军掩护下,才带着孩子逃出了虎口。如今他们断粮了,大人还好说,可是孩子怎么受得了?”
听了他的话,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部队默默地前进着。
从那之后,谢益先同志有了不寻常的变化: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跑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
凉水了事。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以凑点!”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节省点。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
“别把身体拖垮了!”
“没什么,在家里吃苦吃惯了。”
话是这样说,但他的身体却愈来愈不顶事。我们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直打晃;也常看到他很吃力地不声不响地紧腰带。那时候我们都很瘦,但他瘦得比我们更厉害。就是这样,他的工作仍丝毫没有松懈,有事就和别人抢着干,哪次到远处送信都少不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上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后来听副班长说,他在牺牲以前,嘴里还喃喃地叨咕:“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到团里送信的同志曾经看到那个妇女还跟着团部的时候,他那瘦削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大约是在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正东张西望,一下子认出了我们,便高兴地走进来,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喂,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
“叫谢什么?我们有好几个姓谢的。”
“唉,就是不知道叫啥名,问他几次他也不说。要不是他留下这条粮袋,我连他姓什么还不知道呢!”说着,她拿出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一个“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怎么到她手了呢?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了:
“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直看着我那空米袋子摇头。后来,他把自已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着,丢下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他不应,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几三个早就饿死了……”说到这里,她又问那个姓谢的同志在哪里。
现在我们才明白,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他没有粮食了。谢益先同志啊!你在这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只是别人!我们都忍不住地落下泪来。
“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
“他……他死了!”我们有个同志回答。
她楞住了,眼圈红了,紧接着两颗亮晶晶的泪水,顺着她那干瘦的面庞流下来。她低下头,两手抖动着紧紧抓住那条已经空了的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
“妈妈,别哭,今天不就走出草地了吗?”那个大孩于扯着母亲的衣角说。
母亲象从梦中惊醒,弯下腰,对着孩子们一字一泪地说:
“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可要记住呀,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原载“星火燎原”第三集)
相关问答
一袋干粮的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1-26 18:59
一袋干粮》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
全文
《一袋干粮》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31 02:26
白雪皑皑、千里冰封、银妆素裹、冰肌雪肠。 《一袋干粮》写了一个叫谢益先的红军战士,看到带着两个孩子的妇女跟随红军过草地,饿倒在路边,他瞒着大伙儿把自己所有的粮食,连同米袋子都送给他们。等这个妇女...
全文
《一袋干粮》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9 22:55
白雪皑皑、千里冰封、银妆素裹、冰肌雪肠。 《一袋干粮》写了一个叫谢益先的红军战士,看到带着两个孩子的妇女跟随红军过草地,饿倒在路边,他瞒着大伙儿把自己所有的粮食,连同米袋子都送给他们。等这个妇女...
全文
读完一袋干粮这一个小故事我体会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16:06
一袋干粮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
全文
一袋干粮的故事简介
1个回答2024-02-01 21:15
一袋干粮》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
全文
读一袋干粮有感
1个回答2024-02-17 16:11
正所谓“人间处处有真情”,所以感人的故事也有很多,我今天就阅读了一个名叫《一袋干粮》的感人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长征时期,有一个十三岁的小红军。一天,她的干粮被河水冲走了,她为了不让大家担心,...
全文
一袋干粮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0:47
一袋干粮》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
全文
一袋干粮全文
1个回答2024-03-30 14:12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
全文
一袋干粮的故事简写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0 11:35
《一代干粮的故事》内容: 一袋干粮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
全文
读完一袋干粮这一个小故事我体会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8:36
最近,我读了一篇长征的故事——《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 13 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小心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