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将沙粒变成珍珠,苦难才能叫人成长。

2023-12-03 05:43

1个回答
      蚌将沙粒变成珍珠,苦难才能叫人成长。——简•奥斯汀(英国)

  只有经历苦难,所有的树干才能全部绽出新芽。大兴安岭火灾后,被烤得焦黑的树干被林业专家判了“死刑”,谁料到,第二年春天一到,所有的树干却又全部绽出新芽,火化的灰烬,成了孕育新枝的肥料。有了苦难,才会在绝望中重新看到希望,从而,重新有了生命。

    只有经历苦难,才能写出郎朗上口的诗句。恍惚间,我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做官时的一次次贬职,在与家人分隔两地时只能对月畅饮,但没有忘记送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福。接踵而至的磨难让苏东坡尝到无穷的酸楚,在他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再次坚强,留下“大江东去”的豪情,“樯橹灰飞烟灰”的豁达。如果没有当初的贬职,没有当初的离别,又哪有今天朗朗上口的诗句?

只有经历苦难,诗人李清照才能写出易安脍炙人口的优美宋词。“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坎坷的人生让人赞叹。晚年战争不断,丈夫身亡,书画财产被扫荡一空,一下跌入贫困深渊。才有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伤感。可见,我们需要苦难,有了它,才有了易安脍炙人口的优美宋词。

  有了苦难,我才能变得更坚强、更勇敢。复读那年已远去,我更坚强、更勇敢的场景却还历历在目。复读那年,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即五月初,我成绩一落千丈,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关注、嘲笑、排斥和恶作剧让我越加沮丧,但是我没有放弃,因为我有一句座右铭为“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所以我因此变得更坚强、勇敢起来,我把苦难化作动力,奋斗没收眼泪,我因此向老师、同学和同班朋友请教难题,后来成绩稍有起色,也没有沾沾自喜,依然努力向前,披荆斩棘,最后取得了还过得去的成绩!所以啊,有了苦难,我才能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这并不是一句谎言,而是真话!

      蚌将沙粒变成珍珠,苦难才能叫人成长。这句话是简•奥斯汀说的,是的,苦难不仅能叫人成长,而且还会让人通向成功的彼岸。
相关问答
材料作文沙粒、蚌和珍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09 12:46
以 《蜕变》 为题
蚌壳里的沙粒变成珍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12-02 13:16
以下为几个立意,仅供参考: 1.不经历孤独,怎能蜕成珍珠 2.不畏孤独,挑战自己 3.坚持做自己要做的事、相信自己是对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沙粒怎么变珍珠啊经过多少磨难呢?
1个回答2024-01-14 09:07
沙粒进入贝类的身体,就会刺激它分泌一种角质层,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珍珠!那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实每一份辉煌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其实人类也可以制造珍珠,胆结石就能算一种,哈哈说实话,有的胆...
全文
材料作文沙粒、蚌和珍珠的故事
2个回答2023-11-28 10:47
贻贝玉,蚌遇到困难,最终转移的沙子变成珍珠,经历艰辛的人会变形,缺点或不足的身体成为一大亮点,如在“史记”“汉书”说:“文王逮捕和发挥易经,聂颂春秋,屈原放逐,被赋予了“离骚”,左丘失明,厥文华斌的脚...
全文
材料作文沙粒、蚌和珍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06 17:37
贻贝玉,蚌遇到困难,最终转移的沙子变成珍珠,经历艰辛的人会变形,缺点或不足的身体成为一大亮点,如在“史记”“汉书”说:“文王逮捕和发挥易经,聂颂春秋,屈原放逐,被赋予了“离骚”,左丘失明,厥文华斌的脚...
全文
沙粒变珍珠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2-23 21:41
其实沙粒并不会自然变成珍珠。 当贝壳不小心让沙粒进入壳里,他就会认为沙粒是“入侵者”,所以马上释放大量珍珠质将“入侵者(沙粒)”团团包住。过一会儿,珍珠质凝固了,珍珠也就形成了。这也是为什么珍珠里...
全文
沙粒和珍珠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3-02 09:09
这世间的平凡人都是沙粒,但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变成珍珠,之所以珍珠那么少,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没有应对苦难的坚毅,所以只有能够忍受一切磨难只为梦想的人,最后成为了稀有的价值连城的珍珠,他们就是人群中...
全文
沙粒和珍珠的寓意
3个回答2023-11-28 10:44
这世间的平凡人都是沙粒,但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变成珍珠,之所以珍珠那么少,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没有应对苦难的坚毅,所以只有能够忍受一切磨难只为梦想的人,最后成为了稀有的价值连城的珍珠,他们就是人群中的佼佼...
全文
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1个回答2024-02-27 07:41
沙粒进入母蚌体内,刺激母蚌分泌出物质,大量的会包住沙粒,也就是碳酸钙。就会成为珍珠.
蚌珍珠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07:38
老蚌生珠 [lǎo bàng shēng zhū]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出 处 汉·孔融《与韦端书》:“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北齐书·陆卬传》:“吾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