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必读书目

2023-12-03 05:53

1个回答

主题教育必读书目如下:

1、一、二年级书单

《没头脑和不高兴》、《小马过河》、《格林童话》、《弗朗兹的故事》、《来喝水吧》。

2、三、四年级书单

《爱的教育》、《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万物简史》、《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父与子》。

3、五、六年级书单

《呼兰河传》、《城南旧事》、《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海错图笔记》、《寂静的春天》、《昆虫记》。

4、《没头脑和不高兴》

是一本影响几代人成长的儿童文学经典,书中的语言童真童趣,特别贴近孩子的心灵。《小马过河》是经典的哲理小故事。《格林童话》是全世界孩子都爱看的童话,主题涵盖成长、探险、励志等,包罗万象。

5、《爱的教育》

是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记录了他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家人之爱,师长之爱,朋友之爱,让孩子从小充分感受到爱的美好,他们会更阳光健康的成长。

6、《呼兰河传》

以简洁,灵动,深情的笔触,回顾了一百年前,一座北方小城的风土人情。有童趣,但也弥漫着旧时代独有的萧瑟与悲凉。《城南旧事》是一本读起来有些伤感的书,将教会孩子们如何去直面成长。

7、《安徒生童话》

是一座可以丰富孩子童年的城堡,即便是长大了,它也能为每个因为世俗繁琐而疲惫的灵魂,提供片刻的憩息。《小王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它浪漫而温馨的故事里,学着去体会什么是牵绊,什么是付出与爱。

8、《窗边的小豆豆》

讲的是一个问题孩子小豆豆,在身边人的爱和引导中快乐成长的故事。故事充满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万物简史》从宇宙、物理、化学多学科角度带孩子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父与子》记录了父亲平凡却可爱,儿子淘气又懂事的故事,以幽默的笔触诉说着浓浓的父子情。

相关问答
学前教育必看的电影
1个回答2024-02-23 07:24
1 《看上去很美》 在大人和老师眼里,方枪枪不是个好孩子,他调皮捣蛋不听话,一进幼儿园,就被老师追着剪了辫子。方枪枪(董博文 饰)生活的幼儿园里有几百名小朋友,在那里他认识了杨南燕(宁元元 饰)、...
全文
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吗?
1个回答2024-01-22 00:42
————个人认为孩子的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大人也不必因为觉得尴尬不好开口而完全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其实性教育不只是讲“羞羞的事”。 在日常工作中,性教育专家们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家...
全文
男生发育期必看的书
1个回答2024-02-12 17:08
《父母送给青春期男孩的枕边书》                                                                         内容简介:青...
全文
为什么说育儿必先育己?
1个回答2024-01-20 16:09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所做的就是孩子今后做的.......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语言行为都是从父母的一举一行模仿来得。一个良好的家族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做事认认真真,儿女做...
全文
老师必读的教育类书籍
1个回答2024-01-19 01:18
老师必读的教育类书籍: 1、《给教师的建议》 推荐理由: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
全文
谁给推荐几本妈妈必读书啊?要亲子教育类的,我宝宝今年三岁了。
1个回答2024-01-20 13:42
最近出版的比较火的亲子教育书是《淘米妈妈战歌》,用真实案例改编的,里面还有孩子的心语和妈妈的手记,我感觉对亲子沟通挺有帮助的,而且不枯燥,不说教。 (*^__^*) 嘻嘻……我比较幸运,在微博上参加...
全文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9 21:43
有如下: 一、《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二、《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全书的都在论述“绅士教育”,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阐...
全文
学前教育的孩子有必要练字么
1个回答2024-01-26 19:57
肯定要练字,可以提高专注力,字如其人,练出一手好字,以后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去
教育孩子必须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吗?
1个回答2024-02-29 18:45
教育孩子必须从小抓起,目前人们对“胎教”的重视就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父母想要把孩子培养成志向远大、有才干的人,必须从小进行引导,不但要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其实,孩子就像...
全文
有必要进行死亡教育吗
1个回答2024-02-08 22:11
有必要,有必要的,应该进行死亡教育,首先我们先分析死亡教育的含义,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的看法与态度,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智的判...
全文